APP下载

培养良好的小学生学习语文习惯策略研究

2017-10-21王洋赵苗苗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王洋 赵苗苗

摘 要: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针对这种状况,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语文方面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每天都对课文进行相应的预习,并且还要培养他们的阅读以及诵读习惯,以求学生在良好学习习惯的支撑下,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其自身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习惯培养 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属于基础性的教育,针对学生习惯的养成而言,是特别重要的,所以,在平时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习惯方面的教导,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心理特性,以及他们的一些思维活动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通过一些合理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养,进而让他们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这样的话,就能有效提升最终的效率,然而,应该利用什么方法或者措施,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养呢?

一、预习习惯培养

在平时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在上课之前,要让他们首先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预习,这是特别关键的一个环节,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阶段让他们养成预习的习惯:一,对教材当中一些比较难懂的词语,进行相应的掌握;二,在老师进行讲解之前,首先让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阅读,最好可以自己过 3 遍;三,给学生制定一些相应的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就能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首先把一些生字生词写在黑板上,接着,组织学生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阅读,再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相应的评价,这样就能让他们之间根据彼此的状况,取长补短共同解决难题,学生就能对文章进行更好的理解。由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个过程中,在平时听课的过程中,他们就不会分散注意力,对最终的效果也会比较好。

二、朗读背诵习惯培养

通常情况下,学生背诵的文章,都是一些特别具备文采以及能激励人奋进的文章,所以这些文章都能带给他们或多或少的好处,让学生从中受益,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他们。扩展自己的阅读量,并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相应的探究,在《新课程标准》当中,要求老师在平时对学生进行相应教导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他们的朗读水平进行相应的提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提升他们在语文方面的素养,进而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提升自身的素质,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在平时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

三、勤用工具书习惯培养

在平时的学习中,工具书是特别好的一种教学工具,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工具书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相关的任务,在平时的课堂上,当学生遇到一些比较难的词语时,老师可以先让他们自己查阅资料,通过相互合作进行相应的解答,长此以往,就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素质教育当中特别关键的一部分。另外,在平时一定要要求他们随身携带《新华字典》等一系列的工具书,这样就能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文章有更好的理解,如果查阅不到相关的知识,那么就要让学生对词素进行查阅,接着,再根据相关的内容,对文中的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经过这样反复的练习,就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有效倾听习惯培养

小学的学生正处于思维特别开阔的一个阶段,同时他们特别活泼、希望能时常表现自己,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上,往往会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老师一定要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导,让他们可以安静地听别人的讲述,学会聆听。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传授一些有效倾听的方法:首先要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对老师讲解的知识和另外一些学生回答的提问进行仔细的倾听,并且对出现的错误进行相应的记录;接着,在别人回答完毕之后,再根据自己的记录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此同时,还要学会分析别人的回答,进而选择出好的方面进行相应的学习,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一定的弥补。

五、良好阅读习惯培养

1.注重在阅读中进行思考

针对阅读而言,其不仅仅是指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浏览,而是通过表面的内容, 对深层次的含义进行思考和探究,所以,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且养成这种习惯。在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引导,接着,可以让他们进行单独的思考,进而开阔他们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注重对阅读内容的选择

阅读的目的不是增加阅读的数量,而是通过阅读受到启发,从而对自己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有些学生并不注意这些,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不管有没有用都进行阅读,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爱好加以引导。课外书籍是課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学生如果能够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就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教师也要对其进行指导,当学生看一些不能起到正面引导作用的书籍时,教师要进行干预,并为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课外书籍。

3.注重朗读与默读的有效结合

朗读与默读是阅读的两种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朗读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规范学生的读音,培养学生的语感,当遇到需要学生背诵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加快学生背诵的速度。相比朗读来说,默读适用的范围更广,不受环境的约束,而且默读速度比朗读速度快,可以增加阅读量,所以学生需要快速浏览文章时可以选择默读的方式。朗读与默读相结合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加快学生的背诵速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并且对文章深层次的含义进行相应的理解,这种习惯能让他们受益终身,并且还能推动他们今后的发展。身为一名老师,一定要认识到习惯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适当地融入相关的教育,并进行合理的引导,提升他们最终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