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减负增效”策略方法研究

2017-10-21高丽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增效减负增效减负

高丽明

摘 要:21世纪是教育改革迅猛的时代,新课程实施到目前,减负增效已经成为教育界达成的共识。特别是小学数学学科,课堂上该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一直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 减负 增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当前我们刻不容缓应解决的问题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就对于教师的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负增效”——要提高课堂 40 分钟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培养学生各种素质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如何更好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谈谈对实现“减负增效”的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一、激发兴趣是“减负增效”的前提条件

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努力营造出“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的教学气氛。从而让学生“会学”“、善学”,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1.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例如,我在教学“左右”这节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老师说:“请摸摸你的右耳”,学生摸右耳,“请摸你的左耳”,“请举起你的右手??”学生对这个环节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在“动”的过程中,它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快学会了左右。

2.创设风趣幽默故事情境。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孩子喜爱的卡通人物等,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风趣幽默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创设了熊妈妈分饼的故事,讲的是熊妈妈没有平均分饼引起小熊贝贝的不满,再由学生讨论出平均分配是最公平的,最后引出分数的故事。我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优化课堂是“减负增效”的关键环节

增效是减负的真正目的,而增效重在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说,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优化课堂教学,从而真正的实现减负增效。

1.把握最优教学时间

一节课的最优教学时间是上课后的第 3 至 25 分钟。要把握这个最优教学时间,要备课认真,准备充分。如教学“图形与变换”复习一课时,教材以“你知道变换图形位置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而只改变它的大小?”两个问题为内容展开复习。为了换起学生的复习兴趣,我课前制作一些精美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图案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避免学生空想,不仅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2.選择最优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优选是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主要方案之一。优选教学手段,要以能否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是否有利于学生对教学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为依据。以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为例,教材提供的是冰箱、饼干盒、玩具盒等图片,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实物抽象出长方体的图形,并进一步介绍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

三、设计有效作业是“减 负增效”的有效途径作业是学生在校期间最经常、最重要的活动,也是教师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有效的布置作业是“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

1.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只有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做作业的积极性才会提高,才能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如,学了“认识人民币”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拿钱去超市合理地选择购买商品,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2.设计作业要有层次性

由于每个学生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生活经验、解题技能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同。教师布置作业时切忌采用统一的原则,免得优生厌倦、学困生吃力。设计作业要有层次性、多样性,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作业设计要有实践性

只有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设计出有实用性的数学题,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四、注重课后反思是“减负增效”的重要保障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此,任何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有必要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1.教师课后反思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教师要抽些时间回顾所学的内容,摸索知识之间的一些规律和自己在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为下一节课的有效教学做好铺垫。

2.指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课堂教学是开展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学习。让孩子们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反思后,能够不断地成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教育之路是漫长的,落实“减负增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育工程,它的本质是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只要我们不违背教育规律和原则,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一定会达到“减负增效”的最佳境界。

猜你喜欢

增效减负增效减负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仿生耦合风机叶片模型降噪与增效分析
轻摆渡,济江川
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研究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为英语作业增添快乐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