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活动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2017-10-21全志刚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实践与思考研究性学习小学数学

全志刚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在学校教育领域应用,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使学校教育再次面临严峻挑战。计算机或多媒体教学已屡有尝试,但它们大都是在制作成课件后实施的,或作为背景材料、课外练习材料提供的,真正借助互联网资料实时进行教学还鲜有所闻。本文重点分析小学数学活动课如何开展研究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研究性学习 实践与思考

一、构建现代化课堂氛围,利用网络更好地学习

当今,校园网络建设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应用网络和校园网进行教育教学正成为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制高点。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校校通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小学阶段借助网络开展数学教学已成为可能,如何让网络资源进入课程领域的学习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纲要明确指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如何实施和进行研究性学习既是当前教育的焦点,也是一个难点。基于此,把网络技术和研究性学习整合,把网络巨大的、开放性的教学资源与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相结合,把培养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和基于网络的小学数学活动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尝试成为了新的难题。

二、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网络技术和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跟传统教学相比,网上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基于网络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机会。有学者认为21世纪的教育是信息教育,为了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从记忆型转变为信息型教育,即培养我们的学生从记忆信息转变为应用信息,这正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方向。基于网上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感到信息来源变得丰富快捷,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利用信息技术获得信息资料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获得信息资料的方法。网上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和基于WFB的WWW服务等基本技能,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掌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本领,这种本领应该说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在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于学习过程始终: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把自己想到的、发现的告诉大家。甚至通过网络,整个班级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合作关系的形成,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网络的小学数学活动课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力求形成一套新的数学活动课教学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变革当前的数学活动课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要对学生建构意义提供帮助,就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要示等。让网络进入教学,有目共睹,网络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学生的操作、实践等活动,也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它只是一个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好工具,师生操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壞,加强网络技术操作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课题的选择至关重要,课题的选择越有真实性、生活性、趣味性,越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动力。教师必须制定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要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鉴于此,我们对基于网络的小学数学活动课作了如下概括: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活动课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关注获得知识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初步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和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是小学教学中的主要对象,教师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喜爱,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对推进小学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家高.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实践略述[J].新课程,2016,(1).

[2]欧珠多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策略[J].教育世界,2016,(4):32-32.

猜你喜欢

实践与思考研究性学习小学数学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