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

2017-10-21苗淑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阅读教学策略

苗淑艳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文本细读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与小学生的身心特征相符,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础。本文重点研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希望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文本细读 策略

通过对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分析,教师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公,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总是运用灌输的方式,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不但很难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并且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阻碍。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善用文本细读这一教学手段,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转变课堂教学形式

所谓文本细读,主要是逐字句的对文本作品进行钻研,了解文本表达的内涵,品评其精彩的语句。结合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针对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笔者阐述了一下几种教学手段。

1.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教师在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种类的小组,往往会对同一问题产生不一样的回答,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这些答案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学生思维上的优势与缺陷。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争吵》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对文中主角的认知度往往有所差异,部分学生认为主人公不够理智,遇事过于鲁莽。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主人公看中轻易,知错能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根据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展开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且课后进行总结,从而对学生的缺陷与优势进行充分的把握。

2.通过影视作品片段来开展阅读教学。现阶段,被改编成影视的文学作品多种多样,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运用影视作品的片段来辅助文本阅读教学。比如,在进行人教版教材《草船借箭》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三国演义》这一影视作品中的故事片段展现在课堂上。在进行人教版教材《倔强的小红军》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将《长征》这一影视作品中的故事片段展现在课堂上。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在进行影视资料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深刻的体会文本阅读带给自己的体悟与感受。

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1.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核心内涵

文本细读的基础性工作进行把握其核心内涵,在深入把握文本核心内涵的过程中,才能有效的把握文本的动向,理解作者进行文本创作的根本目的。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假如学生没有有效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没有充分的体会到文章中的内涵,往往很难真正理解作者的真正意愿,文本细读也会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科里亚的木匣》这一课的过程中,学习开展文本细读时,主人公运用数自己步子的数量来找到自己所埋藏的木箱,这里面蕴含着“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一根本内涵,学生如果对此没有充分理解的话,就很难达到文本细读的真正目的。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一文本进行细读的过程中,需要对文本后面的内容进行充分把握,从而充分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

2.短促学生对好词好句进行积累

在学生充分掌握文本的主旨思想之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发现文本中的好词好段。文本中的句子与词汇所表达的往往并非表面上的含义,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文本的根本内涵。因此,教师在开展文本细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笔记本上摘录文本中的好词好句,并且要求学生对一些段落进行仿写,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鼓励学生对文字的魅力进行欣赏

很多学者认为,文本结构的美感与意境的美感,有效的提升了文本的魅力与层次。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善于寻找字里行间的美感,充分体会文本的魅力。在深入分析文本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还需要对文本所蕴含的美感进行充分的鉴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泊船瓜洲》这首诗的过程中,里面有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到,作者在进行这首诗的创作过程中,曾经写过“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句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比较这三句诗的优势与劣势,充分的体会“绿”这一字眼在全诗中画龙点睛的妙用。

三、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文本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很难辨析事物的根本。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体会观察新鲜的事物,深入理解事物的真相,帮助小学生积累认知经验,这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因为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不具备自主文本细读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文本細读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层层推进的方式来进行。教师需要先将一些建议的文本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之后逐渐的提升文本细读的难度。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秋天的怀念》这一课的过程中,文中充分的展现了母爱的伟大。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在引入课堂内容的过程中,应当将一些较为抒情的称颂母爱伟大的小诗引入到课堂当中,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的思考文中所要表达的主题。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文本细读工作,教师不仅要转变以往的教学形式,还应当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深入的思考文章中所表达的主旨内涵。学生具备阅读的兴致与热情是开展文本细读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合理的手段,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深刻的体悟到文本中所蕴含的美感,从而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龙伟光.“文本细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29.

[2]周朝阳.文本细读,催生教学智慧——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16(07):20-21.

[3]蔡晓红.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运用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1):136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