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7-10-21李冬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意识习惯兴趣

李冬梅

摘 要:在我国,劳动是光荣的。然而在独生子女居多的现代社会,许多家长对幼儿都是“超负荷”的包揽,造成幼儿动手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低,劳动意识薄弱,而劳动技能素质是未来人才所具备的素质之一。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尤其重要。

关键词:幼儿劳动 意识 兴趣 习惯 家园配合

一、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劳动意识

幼教专家认为:劳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阶梯,在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我们可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看图片、学唱歌曲、律动、直接参观等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给幼儿讲《小水桶》、《懒惰的熊》、《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和雷锋为人民服务的故事等;教幼儿学念《自己来》、《好孩子》等儿歌;学唱《红公鸡》、《劳动最光荣》、《值日生》等歌曲,学做《挤奶》、《采茶》、《洗手绢》等模仿动作和进行看图讲述《兰兰爱劳动》等,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劳动意义,接受劳动光荣、快乐的情感陶冶。同时带领幼儿到厨房参观炊事员的劳动,知道他们每天吃的香喷喷的饭菜,都是炊事员辛辛苦苦劳动所换来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幼儿在亲临其境中直观地认识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工人、农民、医生、科技人员、教师等成人的劳动情况,并且与幼儿一起收集各行各业人们劳动的照片、图片或画报,布置“劳动最光荣”的专栏,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周围人们的劳动情况和他们的劳动对我们生活以及社会的贡献和重要。这样,从多个角度使幼儿受到爱劳动的教育,激发起他们脑海里的劳动意识,知道要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进而意识到劳动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意义,知道要热爱劳动。

二、创设环境,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

幼儿年龄小,他们的劳动,往往从兴趣出发,颇有“三分钟热血”现象,一旦兴趣消失,没有了劳动的热情与欲望,教育就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时刻都要注意培养、发展幼儿的兴趣。首先,我们应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在实践与游戏中学习简单的劳动方法。开展“人人齐动手”等系列活动,让幼儿每天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吃饭、穿脱衣服和鞋袜、自己背小书包上学和回家、自己整理床铺、衣物等,饭后帮忙收拾桌子、搬椅子、整理图书玩具等,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激发他们热爱劳动的兴趣。其次,通过“美食街”、“儿童医院”、“娃娃家”、“小小理发师”等角色游戏活动,利用幼儿好奇、爱模仿的特点,把幼儿劳动意识与技能的学习渗透到这些游戏环境的创设中。

三、提供适当的劳动机会和条件,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幼儿劳动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我们是否会把握时机。如今的孩子不用开口、伸手,吃的、穿的、玩的、用的是应有尽有,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根本就没有动手学习锻炼的机会。其实,从孩子的发展过程来看,孩子都是喜欢做事的,他们生来就有自己动手的潜力:开始学走路就不要大人抱;学吃饭的时候不要大人喂,要自己舞匙弄筷地吃;给他水喝,要自己接水喝……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动手欲望。因此,我们应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原则,在保证安全和不怕麻烦的前提下,鼓励幼儿多动手,试着做。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契机,训练幼儿做简单的事,为他们提供劳动的机会,让他们亲自体验,用切身的体会,促进自身劳动兴趣与能力的发展,逐步养成劳动的习惯。同时,将每周一上午定为“集体劳动日”,大家一起动手打扫室内外卫生,擦洗桌椅、玩具柜和楼梯扶手、拖地板、整理、修补图书等,让幼儿充分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这样,幼儿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同时又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萌发了对劳动的热爱,培养了独立自主、自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强的意志、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在幼儿进行劳动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多给鼓励和赞美。用亲切的话语鼓励孩子信心百倍地迎接成功。

四、家园配合,步调一致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或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效果。”同样,幼儿劳动习惯的教育培养也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幼儿生长在不同的家庭里,所处的家庭环境也不同。有的家長就很注重幼儿的劳动教育,但有不少家长则过分溺爱孩子,总认为孩子还小,怕累着他,怕出危险,而对幼儿的一切事情均包办代替,因为幼儿的意志力较差和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有些幼儿本来在幼儿园已经学会了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整理玩具,回到家又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了,。老师们煞费苦心所取得的成果就这样被家长们不经意的一言一行所否定了。所以,要想劳动教育能有好的效果,就一定要搞好家园配合工作,请家长配合教育幼儿爱劳动,并主动指导家长让幼儿在家里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凡是幼儿能做的,家长均不可代替。我们不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学会简单的家务劳动,而且让幼儿知道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员,同样有义务承担一些家务事。这样,让他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时,产生责任感和做完事后的满足感,感受到劳动是光荣的。让幼儿在学会劳动技能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教育和个性品质的锻炼。美国哈佛大学经过四十余年的研究发现,适当劳动可使孩子快乐,那些童年时参加过劳动,甚至做过简单家务劳动的人,要比那些小时候不做事的人生活得更愉快。因为孩子在劳动中,不仅获得了才干,而且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成功的家教事例也表明:劳动对幼儿的意志磨练、情操陶冶、品格塑造甚至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只有家庭与幼儿园在教育时思想统一,要求一致,步调统一,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尔基也曾经说过:“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劳动,再劳动。也就是劳动能使孩子更加聪明能干。”二十一世纪是个竞争的时代,幼儿需要面临和应付各种困难与挑战,要靠自己去创造未来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利用他们灵巧的小手体验劳动的快乐,发展智力,健全生理、心理,为今后学会生存、学会自主,适应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意识习惯兴趣
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