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信息产品设计研究

2017-10-21魏涓涓李芳宇

工业设计 2017年5期
关键词:精神需求老年人

魏涓涓 李芳宇

摘 要:介绍了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和老年人产品的不足之处,通过对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内容的梳理与分析。并进一步地提出了基于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信息产品设计策略,包括细化人群定位,提供好的交互流程与体验,融合通用性与个性化设计。再将其运用到实际的信息产品设计当中,以验证理论的可行性。

关键词:精神需求;老年人;信息产品设计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人口力量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得到火箭式的增长,但迈入千禧年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愈演愈烈。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所得数据表明,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近9%。另外,模型数据预计我国老年人占人口比例将于2020年逼近13%。种种直白显眼的数据资料代表着我国已经不得不加紧着手处理老龄化问题。然而,老年消费群体在身体机能、消费理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上与其他消费群体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经常被养老产业人员所忽略。因此在将老年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产品设计时,尤为重要的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个性化设计,注重精神需求方面上的设计。

1老年人精神需求及产品现状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政府与社会各界致力于从硬件设施方面解决养老问题之时,却严重地忽略了精神方面的措施。在当今生活水平飞速提高的现代社会,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老年人也会追求心理咨询、休闲旅游、家庭服务等非物质消费。随着对于老龄化问题的深入研究,老年人群体的精神需求问题愈发地表现出深度和多样性,我国对老年人群体的精神心理上的帮助和服务远远填补不上其所需,明显存在着供不应求的失衡状态。匮乏的文化娱乐场地和项目,敷衍而不夠善解人意的社区服务福利,以及配置简陋、供不应求的养老机构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我国从家庭、社区等渠道给老年人提供的精神服务也没有全面地、深入地覆盖并解决问题。

现有的老年人产品存在市场和功能定位不清晰。对比于青壮年群体的清晰细化的市场策略,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并没有根据不同的用户要求和不同的产品功能对老年人群体进行细化。目前的老年人产品主要注重社区服务、养老保健等方面,且产品操作杂乱无章,功能模糊笼统,没有针对老年人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细致化设计。

2老年人精神需求分析

随着物质条件的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愈发需要重视,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同等重要。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特点,本文将从五个方面,结合现实生活,对老年人精神需求进行分析:

(1)情感需求:毋庸置疑,老年人同样拥有丰富和强烈的情感需求。通常来说老年人的情感比较含蓄,并不会奔放而易于释放,但这不表示老年人无需情感上的关怀,反而,针对其情感特点应使用特别途径方法满足其情感需求。即使因为体贴说着一个人挺好的,但是也害怕孤独,害怕寂寞。

(2)社交需求:老年人行动不便,生活社交圈不宽,随着年龄增长而缩小,老年人过多的空闲时间所造成的苦闷乏味等消极感受急需通过人际交往来缓解。因此,与他人沟通交往,分享生活中所见所感可以填补老年人的社交需求。

(3)娱乐文化需求:老年人群体退休后拥有了大量闲暇时间,从长期稳定有序的工作状态突然转入到松散休闲的生活状态,这样的变化使老年人需要寻找新的目标事物来依托充实感。

(4)信息教育需求:受制于身体机能限制,老年人并不能快速接受新事物,而且受限于狭窄的生活圈,他们对于很多新事物新信息是陌生的。我们的社会日新月异,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而老年人并不因为自身社会角色的转变,退休而甘于平静。

(5)自我价值实现需求:身体机能下降、对晚辈的担忧、空洞的精神追求等悲观事件让老年人越发陷入消极情绪,这让他们感到恐惧和忧虑。老年人不服老,渴望更多的途径能发挥余热,奉献力量,继续追求自我价值和理想,以获得社会的认同与自身心理的成就感。

3老年人精神需求信息产品的设计策略

根据上述的老年人精神需求分析可得,老年人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在受身体机能下降所带来的困扰的同时,狭窄的社交环境、无处寄托的理想追求以及亲朋好友给予的内心压力等因素造成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特殊性。因而,在针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信息产品设计中,不可忽视以下几点:

3.1细化人群定位

对于老年人产品的设计,要考虑老年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应该区分不同年龄段、职业、气质的特点,提炼出他们的个性因素,设计要多元化。分析、归纳并挖掘老年人群体的不同兴趣爱好、显著特点和潜在能力,为老年人搭建继续发挥其价值的平台和机会,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以及追求寄托。

目前的老年人产品存在用户人群定位模糊的问题,使用笼统粗略的整体来掩盖老年人群体之间的差异性。老年人群体的共同特点明显,但其中的差异性不能忽视。因此,进行产品设计时,应考虑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对其进行明确细分。

3.2提供好的交互流程与体验

与产品的最终结果相比,设计师更应该考虑提升产品的操作体验流程,使用户能够在操作体验时得到轻松、欢乐的使用感。通过优化交互流程来消除老年人的科技恐惧感,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简单舒适的体验感。(1)任务流程简化:老年人由于感官和思维灵敏度的下降,记忆力集中注意的能力有限,相较于繁琐的多列布局,简便的单列布局配合明显直白的按鈕有利于老年人客户更快速理解交互流程;除此之外,老年人由于视力的降低,常常因为层级界面的多元化而困于界面中。结合用户需求和特点,通过功能属性分类,在保证层级界面完整性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根据优先级突出重要层面,降低层级的复杂性对老年人使用信息产品所产生的困扰。再者,老年人学习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学习速度较慢,当老年人面对一款新产品时,他们的感觉是陌生的,甚至会存有排斥情绪。因此,增加清晰易懂的导航有利于节约老年人的学习成本,方便他们迅速熟悉产品。在设计中,可以通过视频短片、语音提示等来达到导航效果,或则可以通过图案光标指示等具有暗喻性的元素对用户进行导航。(2)连续性与多向性:前期调研发现老年人用户使用产品使存在一个问题,即操作被打断后难以继续,这令设计人员不得不重视交互流程中的连续性。需要弱化传统的通过弹框而产生的交互过程,由此一方面可提高界面友好度,另一方面也可改善用户对产品的参与度。对于老年用户而言,便捷和高效意味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熟悉掌握产品的流程和功能。在交互流程的操作中,老年用户遗漏或错失信息的概率较大,特别是在页面多次跳转的过程中。

3.3融合通用性与个性化设计

老年人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不似年轻用户追求个性化设计,对产品有着更大的包容性。但是对产品的包容性并不意味绝对无底线的通用性,老年人希望能拥有属于他们的“专属”产品。更多的注重老年人丰富的人生阅历、敏感细腻的情绪以及更为柔软的处世态度。因此对老年人的产品设计在考虑到安全舒适等物理需求外,更要重视老年认的精神需求。

4设计实践

4.1前期调研

本文在前期调研过程中,结合老龄化问题现状分析,以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调研。此外,对现有市场上的信息产品分析其优缺点并采纳有益信息。如此,由對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得出其五个部分。

4.2构建产品功能需求

通过前期对老年人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得出老年人精神需求,划分出的四个主要功能模块,根据需求及功能梳理出信息架构图,根据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准确有效得出能服务于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设计。使老年人用户更易于理解(见图1)。

4.3 产品交互设计

有了产品功能的确定,根据功能再进行原型设计的考虑,考虑交互的流程,使其更符合老年人的心智模型。

4.4 产品原型设计

运用原型工具进行设计,设计目标需求及评估的标准,通过邀请老年人用户,进行产品的体验,验证产品是否满足了用户对产品的诉求。经过评估再对产品进行完善设计、维护,便于产品的迭代(如图2)。

5 结语

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以交互设计为切入点研究老年人精神养老的相关课题依然稀缺,致力于为老年人精神生活服务的产品较少。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提高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以及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同时实践了政府及社会关注并提倡的积极老龄化措施,通过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服务,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为老龄化社会和谐作出极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绍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人口和发展[J],2015,11(6).

[2]李倩.基于需求理论的城市老年人精神需求研究.沈阳理工大学[J],2013(06).

[3]刘颂.城市老年人群精神需求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14年1月第20卷第1期.

[4]周静.老年人产品开发原则的研究.包装工程[J].2008(07).

[5]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摩尔.体验经济[M].机械工業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精神需求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新媒体时代媒体功能转变研究
知识型员工精神激励研究
大众文化发展趋向探究
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