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科书写作内容编排比较

2017-10-21邵婧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人教版

邵婧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分析两个版本高中语文教科书写作内容编排的差异和特色,期待引导教师能够在写作教学中充分利用教科书的现有资源。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人教版写作内容的独立性较强;北师版写作内容更关注实用性;此外,两个版本选取例文的角度截然不同。本文结合两个版本写作内容的优点,为未来教科书写作内容的编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人教版 北师版 高中教科书 写作内容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也是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1]一线教师历来重视写作教学,都在寻找写作教学的新思路。语文教科书的写作内容正是教师布置写作训练的重要依据,因此,更应注重教科书写作内容的比较研究。本文以人教版和北师版为个案,分析两个版本教科书写作内容的编制特点。

一、两个版本教科书写作内容的编排差异

(一)人教版教科书写作内容的主题及特点

人教版的写作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教科书中单独成立的“表达交流”模块;第二部分是与课后练习内容紧密结合的“写作练笔”。写作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2]。人教版教科书写作内容主题丰富,力求从各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表达交流”模块中的写作训练

人教版每册必修教科书中的“表达交流模块”都包括四个主题。每个主题编排由“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个部分组成。在人教版的“表达交流”模块中的写作主题基本涉及常用文体,每个阶段侧重不同写作能力的训练。

首先是记叙文,有关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写人要突出个性,记事要有波澜起伏;然后是有关景物描写,但又不是纯粹的写景,写景要抓住特征,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接着是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井然有序,纵式深入,横向展开,有反驳,有辩证,通篇下来,简直酣畅淋漓;掌握了常用文体的基本写作,最后,就是学着如何让文章脱颖而出了,立意要深刻,内容要充实,选词造句有文采不落俗套,方能让文章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一步一步夯實基础,水到渠成。

2.课后练习中的“写作练笔”

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的写作训练形式多样,不仅联系生活实际,而且能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以“读写结合”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北师版写作内容的主题及特点

北师版写作内容主要呈现在“表达交流”模块,每本教科书出现的次数不等,但每一次训练都围绕着一种文体展开。每个主题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要求,主要介绍文体的概念,并且对写作专题训练提出内容和字数上的规定;第二部分是提示与建议,基于文体的特点,围绕几个主要部分给予写作练习方向性指导;第三个部分是示例,展示一篇相应文体的完整范文。可以看出在北师版本的教科书中,写作训练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写作涉及内容全面,既有偏重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文学性写作练习,也有注重实证探究的实用类写作训练;第二,北师版教科书的写作专题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涉及的主题都是学生在日常学习和未来工作中使用的文类。

(一)人教版写作内容独立性强

两个必修版本的写作内容都将“阅读”和“写作”联系在一起。人教版的写作训练是“整体”与“局部”的结合,既有关于文体的专题“整体”训练,也有课后“局部”练笔。二者相辅相成,实现了写作与阅读的内容紧密结合。相比较而言,人教版的写作训练独立性更强。北师版教科书是将写作练习放到每个单元之后,虽然覆盖面比较广泛,但缺少系统的梳理整合。写作编排的序列,常常就是教师指导写作的序列[3]。因此,教科书写作内容的布局设计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北师版注重写作内容的实用性

一方面,人教版和北师版都很注重人文性的融入。比如人教版必修一的第一个专题“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北师版必修四的第一个专题“抒情散文的写作”,都在强调写作的“真”,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注重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两个版本的主题都涉及广泛。包括不同的文体和类别,试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写作的魅力。两者相比较而言,北师版教科书专题写作的实用性更高,它更多关注写作训练实践应用。比如,演讲稿、调查报告、小论文、读书报告等等。这些主题的写作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两个版本写作训练的范文选取各有侧重

例文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参考范式,学习例文中恰当的语言叙述、严谨的逻辑结构,能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提高写作能力。一方面,两个版本都涉及课外优秀作家作品的文章或选段,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两个版本的范文选择各有特色:人教版是以学生学习过的课文选段为主,目的是通过深入文本体会作家的写作手法,从而应用到学生平时的创作中;而北师版本写作训练中的示例是一个完整的文章,选择完整文章的好处就是,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章明确其中的章法,看到相关主题的完整结构,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明确练习文体的特点,在写作练习中注意文章的逻辑性。

二、高中语文教科书写作内容编制建议

通过以上对两个版本高中语文教科书写作内容的比较,分析了二者各自的特点,在未来的语文教科书编制过程中可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编制出更加实用、合理的写作练习系统。基于此,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一)增强写作练习的可操作性

在设计写作练习题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例如,人教版必修一《包身工》的课后练笔:“现在社会这种包身工的制度已经不存在,这是社会进步的使然,但个别地方仍然有不公正对待工人现象。如果有条件,可对现在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做些调查,在班上交流调查信息,然后写一篇短文。”这样的练习设计难度较大,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设计题目的时候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练习题的实用价值。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高效地完成写作训练。

(二)注意写作内容的合理布局

在有限的板块中展现相对全面的文体类别。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整体”写作训练和“局部”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去覆盖文体。在编制过程中可以考虑:将重点的文体作为整个独立模块的主题,把相对次要的文体散落在各个课文之后的练习题中。做到“整体”与“局部”相互配合,充分利用模块空间。

(三)增强范文案例的典型性

阅读好的文章对于学生的写作是非常有帮助的,这就要求在写作内容选文中要尽量实现课内与课外、整篇与选段相结合。课内例文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同时课外例文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整篇例文让学生掌握文体的特点,经典选段益于学生揣摩语言。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写作练习设计的独特之处,在未来语文教科书编制中可以借鉴这两种版本教科书的优点,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有层次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在编制的内容上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结构,全面覆盖文体的同时注重写作实用性。相信未来的高中语文教科书写作内容能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为教师的写作教学提供具体思路,达到提高写作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相文,韩雪屏,王松泉.语文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0.

[2]胡晓刚,刘旭.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记叙文写作专题指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3):58-59.

[3]孟凡军.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写作指导的重组思考[J].文学教育,2010(8):122-1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总体设计的合作研究重大项目“高素质教师成长规律与培养方式变革研究”(XTZX20130002) 之重点研究课题“教师教育创新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教版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四单元测试卷
空中一群雁老师
“捉—放—捉”
巧作辅助线,妙解几何题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八核心词汇闯关
一道课本习题的多种证法
人教版思想品德中考总复习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