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个思考”到“三个牢牢把握”

2017-10-20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领导决策信息 2017年34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阶段性阶段

从“三个思考”到“三个牢牢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为全党认识和把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和基本遵循,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

★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新华社陆续推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

★8月3日至5日,《南方日报》连续刊发3篇评论员文章,纵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大型媒体进行了转载。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本文重要信源】

1.颜晓峰:充分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孙蚌珠:从战略高度认识党和国家的行动纲领;3.郝继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新指引

扫二维码下载本栏目增值服务《领导智库文选》

“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三个思考”到“三个牢牢把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的重要论述,为辨明历史方位、把握发展机遇、开创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1 “三个思考”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的方法论

“三个思考”,站位高远、把握全局、抓住重点,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运用,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的方法论指导。

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思考,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一方面,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思考,就是要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坐标作出精准定位,发现处于历史与现实汇聚点的时代特征,不把初级阶段当成一成不变的过程,而是要认真考察党领导改革创新事业带来的新变化、生成的新内涵、造就的新实践,使党的思想更符合变化了的实际,党的战略更适应新阶段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思考,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成果,坚持从实际出发,防止出现把握阶段性特征问题上的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此外,从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思考,既要有全球意识,世界眼光,又要有独立思维,自立自强,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确定中国的发展方向、路径和重点。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开启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综合国力跃升到世界前列,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并“前所未有地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两个前所未有”的坐标下,党的十九大将对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新部署,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提出科学行动纲领。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需求等,不仅是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正确反映和深刻把握,而且主导发展实践,融入阶段性特征之中,塑造新的发展阶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最大大局。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是为认识而认识、为把握而把握,而是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新特点,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科学制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决策看点】

●8月18日,山西省委召开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暨巡视整改自行“回头看”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全面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抓住关键问题、难点问题、共性问题,继续以案件调查分析深化评估,分类解决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和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抓好“三试点、一探索、一研究”改革探索,努力拿出高质量的试点“样品”。巡视整改自行“回头看”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效果,扛起主体责任,把自己摆进去,深入开展肃清流毒警示教育,做细做实“三清单一制度”,做到巡视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链 接】

从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看十九大的方向和调子

近日,有关党建专家撰文指出,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为十九大把了向、定了调。一是透视出十九大报告的基本内容与内在逻辑。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有可能作为关键词出现在十九大的主题之中。二是讲话强调理论创新,党的十九大将会对“两个一百年”之间的时期进行进一步的阶段细分。三是整个讲话最后落实到党的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突出亮点,也是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预计十九大在党建方面将做进一步的集中系统阐述,一定会有新的思路举措。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7月31日

2 “三个牢牢把握”是认识中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总依据

“三个牢牢把握”,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清醒认识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入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原则,目的是为了更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确保我们在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早在2012年11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就做出这样的判断。一方面,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我们继续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一心一意谋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鲜明特点,就是初级阶段的性质、层次、坐标的发展变化。当前,我国已经处于初级阶段与现代化的衔接过渡期,处于走出初级阶段的酝酿加速期,处于初级阶段的质量水平提高期,处于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跃升期,同时既要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爬坡过坎”,又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在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任务,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新的发展阶段必然具备新的阶段性特征,新的阶段性特征表征新的发展阶段。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看,已经从改革开放前的较低水平、改革开放后的中等水平,发展到现在和今后几十年的中高水平。从经济发展方式看,经济增长速度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国家治理方式看,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国使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从全面小康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将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庄严承诺将得到人民认可并永载史册。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不变的宗旨,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认识,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按照历史主体的普遍意志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经济下行压力下各项民生指标逆势上扬,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一步步实现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确保如期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并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努力,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决策看点】

●8月21日,民进中央中心学习组在京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总 书 记“7·26” 重要讲话精神。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指出,“7·26”重要讲话的指导作用,一是揭示历史新阶段的主要矛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不动摇;二是明确奋斗目标,对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动员令;三是坚持从严治党不停步;四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为“四个自信”夯实理论基础。

【链 接】

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明确“三个相统一”

近日,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撰文指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的重要论述,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实事求是的新判断。一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相统一。新的发展阶段,是进入了由大向强发展的阶段、由注重“量”的积累向注重“质”的提升转变的阶段、从发展的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阶段。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相统一。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要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但全局谋划和战略设计现在就应展开。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相统一。

资料来源:《求是》2017年8月15日

3 “三个思考”“三个牢牢把握”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指南针

“三个思考”要求站位高远、把握全局、抓住重点,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只有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思考上,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坐标作出精准定位,发现处于历史与现实汇聚点的时代特征,才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只有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认真总结各个历史阶段的阶段特征并深刻认识新的发展阶段的根本标识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核心内容,才能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只有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认清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才能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只有不断深化“三个思考”,才能进一步增强战略定力,才能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才能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和新的举措。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必须重视思考的力量,通过“三个思考”认清中国是走向现代化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走向现代化的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思考,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力量源泉,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备能力。在思考的力量里,严密的辩证思维、深邃的历史思维、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协同发展的系统思维、防患未然的底线思维、公平规范的法治思维、开放发展的全球化思维等,都是我们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须努力掌握和善于运用的科学思维方式。

★从8月7日起,《人民日报》在“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内推出“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全面反映各省区市的生动实践和不凡成就。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阶段性阶段
初中历史学科阶段性复习课形式的探讨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汉语初级口语词汇教学初探
化学阶段性创新测试题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化学阶段性创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