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书法史教学的若干思索

2017-10-19李梓悦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3期
关键词:书法史书体颜真卿

李梓悦

[摘 要] 现当代书法史研究与形成体系还不够完善,在此基础上无疑给书法史教学增加了难度。对此,从有限历史文献中做一些形势分析,进行思考是现当代人应做的思索,浅谈如何进行思考并贯彻落实到书法史教育中形成较为合理的教学思想。

[关 键 词] 书法史教育;形势分析;立体史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090-0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书法史像是历史这棵参天大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部分,源源不断向主干输入养分,他们相辅相成,无法割裂。对书法史的教育也必须建立在通古博今,对人文历史有清晰的脉络认识的基础上。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书法史也在不断的继承传播中发展,如何理清这些发展脉络并贯彻落实到书法史教育中,并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其内在关联,建立个人的书法史观显得尤为有挑战性。这对教学者提出更高要求,我想从三点去阐释并提出建议。

首先,教学者自身要理清书法通史,做适当形势分析。这绝不是单纯地对书家及其作品进行时间上的简单衔接,光形成年代这一层面的时间轴是遠远不够的,在脑海里也只形成点、线状的书法史观,是简单的在平面层次上理解书法史,如武断地将篆隶草行楷书体的发展分割成具体朝代甚至生硬地排列出其出现顺序的先后,实在有失偏颇,至今所有现存史料都无法确认各书体出现的具体年代,而有些书体并列出现,人为拆分,势必做不好学问,更是误人子弟。若按具体时间段来简单论述书法史并不能武断地就将书体出现的先后顺序笼统地归为篆隶因行草楷。因为有些书体是并列出现的。例如,汉字产生于何时,目前还不能确认,而成熟的文字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刻辞和青铜器题铭,从商代甲骨文字形来看,绝大多数是象形字,由象形字为基本构成要素。其后的春秋战国是政治上的乱世,对书法史而言,却是大变化、大发展的时期,小篆是古文字的终结,而后的隶变是秦系古文字形体变革的开端。在客观史料准确的情况下,要求教学者做一些形势分析,将这些资料做适当整理并串联起来,这样便于理清教学思路。

其次,如何深入浅出跟学生讲述,让学生产生兴趣,听得懂,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解,这是教学中的另一大难点。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做到客观中立而又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进行课程导入,以事件为中心形成包括人物、时代背景、时间、地点多维度解析该时代流行此书写风格的原因,包括书家在此时间段内整个社会风气、政治背景,以及他自身遭遇的境况有无影响他个人风格的形成等。书者在其不同人生阶段书写风格的变化对其该期的具体作品的理解也非常有帮助。举例说明,杜甫与颜真卿身处同一时代,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年龄相仿,也有同处长安的经历,但现存史料中却找不到有关他们交往的记载。号称“诗史”的杜甫,无片言提及颜真卿,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疑点。杜甫在疏救房琯之前,与颜真卿是否有过接触,由于史料的缺乏,难以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颜真卿对房琯集团的弹劾,间接导致了杜甫政治生命的结束,难免使杜、颜二人之间产生一种微妙的政治冲突和情感隔阂。从事件入手,就客观地让我们对颜真卿的为人以及对其书风的理解更清晰立体。

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体、全面的认识,不应给学生强加太多个人主观观念,应当客观叙述历史事件,教师可用交流发言方式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想法,这样,学生教师彼此都有收获,不同角度,不同想法,形成的立体史观,比自己武断臆测更为科学。

最后,要单独说明书法史中的笔法和审美。纵观两千多年书法理论史,不同时期的笔法、审美、字形都存在差异,甚至是南北方都有很多不同,但能够贯穿始终的是经验性的阐释,有很强的可实践性和普遍理论的意义。字形是考察的基点,有形则有势,从字形到书写的關系是字形、笔顺、笔力、笔势,层层递进,所提出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需要我们去悟,根据古人的体验,书法美的本源是笔力,“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平时练习时中我就会遇到这种问题,原因就在于不会作用中锋,笔的锋和副毫互相纠缠,不能做到万毫齐力,平铺纸上。写字最基本的要求就在于要藏头护尾,力要在字中,下笔用力。要有肌肤之丽,而肌肤之丽的具体要求就是笔画要像人的肌肤和筋骨一样,要有骨、肉、筋、肌肤之感,不能将笔死死地平拖过去,那只会像沙盘上用竹筷画字一样,没有粗细,也没有深浅。书法的美感也在这,有了肌肤之丽,才有活力,若此时再加上势的调节变化,还可产生贯气,即连贯的感觉,字有弹力,提按变化生动活泼有生气。所以对待书法笔法的教学应纵观整个书法史脉络,也存在所谓的历史发展规律与共性。因此多看古人经典的书论、笔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人一脉相承的笔法和审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上思考的关注点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教学中,还需结合教师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经验,辅助历史文献,结合史实分析,这就对教师的知识量和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猜你喜欢

书法史书体颜真卿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颜真卿拜师
从书法典籍谈临摹与仿书的区别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劝学诗
论情性
书法史上的养生名帖研究
浅析龙岗秦简的书风与章法
极简中国书法史
东亚书法史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