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商品过度包装的几点思考

2017-10-19梁英

消费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治理危害

梁英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商品包装水平已与发达国家相当,而由商品过度包装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消费者和生产企业对此认识远远不够。在全球大呼“低碳经济”的今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研究,加强宣传引导和治理,遏制商品过度包装。

关键词:商品包装 过度包装 危害 治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推动包装产业得到极大发展,计划经济时期的一等产品三等包装的落后局面早已不复存在,大小商场里堆满成千上万的包装各异的商品,在消费水平提高,包装产业得到发展的同时,由商品包装,尤其是商品过度包装所带来的浪费与污染等诸多问题也日趋严重。

一、商品包装与过度包装的界定

我国商品标准《包装术语基础》将包装定义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采用特定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将商品包封保护和美化的一种措施。商品包装具有容纳、保护、便利和促销等作用,而其中最基本的作用是容纳和保护作用,保证商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不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侵害,保证商品的数量完整,保护商品的质量完好,而美化和促销作用只是附加功能。

商品过度包装是指功能和价值相对过剩的包装,其表现是用材过多,过大,分量过重,装潢过奢华,成本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包装行业的不断推进,竞争加剧,对包装的要求不仅仅表现在其自然物质功能上,很多企业为追求包装的促销作用而过分强调其附加价值和所带来的晕光效应,导致包装失衡,豪华包装层出不穷,生产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由过度包装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社会财富的浪费难以估量。

二、过度包装的危害

(一)增加消费者负担,损害消费者利益

人们购买商品的目的首先是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其次就是讲究物美价廉,两者皆完美才能使消费者的购买满意度达到最佳。商品的包装的基本功能是保护商品,是包装的本质,而促进销售的功能只是附加功能,但许多产品的包装远远不是保护商品,过分强调促销功能,商品包装和商品极其不相符,许多商品包装里三层外三层,越来越复杂,商品成本提高了,销售价格随之提高,,企业将过度包装巨额的包装费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消费者不知道是购买的商品还是包装,面对越来越高的产品价格,消费者无能为力,只能叹息。企业获得由包装费用转化的产品附加值,却大大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增加消费者负担。

(二)加重污染环境

包装对于商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质包装确实也能给商品增加一定的附加值。但是包装多属于一次性消费品,寿命周期短,80%的包装成为废弃物一生活垃圾。据统计,2000年,全国688座城市产生垃圾1.9亿吨,其中20%是包装废弃物。生活垃圾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污染源,包装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包装工业生产中排放出的各种废气、废水、废渣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过度包装从取材、制造到变成废弃物都使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三)浪费资源和能源

包装材料的生产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现代包装材料主要是纸、塑料、玻璃、金属材料,包装的生产要耗费大量资源和能源。以纸质品为例,生产1吨纸需用胸径为10cm的树木7棵,我国每年全国平均生产12亿件,包装盒用纸量就24万吨,相当于砍掉168万棵树木。而成千上万种商品用到纸包装,算一算多么惊人的数字。塑料、玻璃、金属包装材料的生产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包装废弃物的焚烧等处理要耗费能源。

(四)使企业走向无序竞争

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不在产品质量上竞争,而是在豪华包装上竞争,夸大包装的装饰促销功能,造成过度包装在市场上泛滥。虽然能从消费者那里获取更多的价值,短期内企业营利会有明显增长,但实际上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使企业之间处于激烈的不正当竞争中,造成恶性循环,使企业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对治理过度包装的建议

(一)加大生产者责任,推行绿色包装策略

在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信誉就是企业生命,企业应从长远利益和持续发展出发,树立正确竞争观,以人为本,推行绿色包装策略,包装的设计应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遵循目前为世界公认的减量化、重復使用、再循环、可降解原则。

(二)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

过度包装之所以有市场,与消费者错误的消费观念有关,一些消费者只被商品华丽的外表所吸引,而忽视商品本身的质量,致使不能对商品价格做出正确判断,给那些使用“过度包装”的不法商家以可乘之机。我们要引导消费者能从环保的角度出发,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抵制商品过度包装,增强环保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让商品过度包装彻底淡出市场。

(三)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过度包装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国家应当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虽然政府相继制定了《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等针对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包装法》,但现有法律仍没有形成包装法体系,呈现出不足,较滞后于发达国家。我们应参照世界各国成功经验,制定更严格更健全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强监管力度,,明确各个环节的法律主体,责任分明,从包装设计环节就开始实行许可证制度,加强生产和市场定期抽查监督,这样才能真正让商品蜕下华丽,实现包装简约、环保,让我们在发展经济,丰富和提高人民生活之时,拥有一个绿色的地球。endprint

猜你喜欢

治理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肥胖危害知多少
药+酒 危害大
网络的危害(三)
酗酒的危害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