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仿生设计对汽车造型设计的影响

2017-10-19欧阳宏达南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院421001

大众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外观结构汽车

欧阳宏达 王 潇 (南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421001)

浅谈仿生设计对汽车造型设计的影响

欧阳宏达 王 潇 (南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421001)

仿生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工业产品设计的影响深刻。进入多元化设计时期以来,仿生设计已不再局限于外观仿生,而是逐渐走向更内在的文化植入,本文将从仿生设计的角度对汽车造型设计的影响与发展进行探讨。

仿生设计;汽车造型设计;文化仿生

随着社会脚步的不断加快,汽车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外观形态是它展示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汽车的外观是否受人喜爱将直接关系这款车型的未来。在上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世界上诞生了几款受人喜爱且实用的车型,菲亚特500、大众甲壳虫、迷你汽车,并一直量产至今,因为它们能够准确捕捉当时欧洲消费者的审美观以及实用价值。汽车不同于其他的工业产品设计,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汽车的外观设计、内饰设计、结构设计、总布置设计等等。汽车造型设计不同于一般产品设计的原因不单是由于汽车本身的复杂性要求进行分工和设计专门化,更因为汽车相对于一般产品的独特属性。所以,汽车造型设计不仅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更是一项艺术性的工作,怎样去掌握已有的美学知识,将一个生命赋予给汽车让它能够一直延续是汽车造型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生命”在汽车造型设计体现出价值,并且与所有具有主动性的生命形态(人、动物)一样,汽车的形态也反映了这样一种主动性——表现自我的存在。也就是说,汽车不仅要具有美观、时尚的造型,更要体现出这种造型的生命力。因此,仿生设计对汽车造型设计的影响极其深远。

一、早期汽车造型中的仿生设计

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科学技术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这些自然界的“优良设计”,有的机能完备,让人叹服;有的结构精巧,用材合理,符合自然的经济原则;也有的美不胜收,让人爱不释手;有的甚至是根据某种数理法则,形成合乎“以最少材料”构成“最大合理空间”的要求。仿生设计主要是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设计产品机械的设计方式。在早期的汽车造型设计中,主要受到仿生设计的两种方式的影响。即,利用仿生设计赋予汽车“大自然属性”、对汽车的结构进行仿生的优化处理。

1.赋予汽车“大自然属性”

汽车设计从诞生以来经历了各种造型的演变,从甲壳虫型车、鱼型车、船型车到楔型车,伴随着人们对于汽车性能要求的逐渐提高,汽车本身的产品性逐渐得以完善,其中仿生设计对汽车设计的促进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在早期的汽车设计中,将形态上的仿生手法融入汽车设计非常普遍,比如汽车的前部造型就是一种仿生设计,俗称“前脸”;保时捷以青蛙的外观作为整体形态的仿生;大众甲壳虫以“甲壳虫”作为整体形态的仿生;劳斯莱斯早期的“加特农神庙”式格栅等等,这些早期的汽车形态都是以自然界存在的一些自然物进行的整体或者局部的仿生外观设计。当代德国著名仿生学设计大师路易吉•科拉尼(Luigi Colani)依据仿生学原理设计的交通工具,把仿生形态造型的设计提高到新的境界,形成独特的造型风格。其1989年为法拉利设计的带有血盆大口的超级跑车,1999年设计的一款以毒蛇毒牙为前脸造型的超级跑车最为经典。他的设计作品有强烈的仿生意味和变化意识,试图去打破固有的理性,设计出来的作品看起来奇怪,但又符合科学的原理。这种极端的仿生造型手法无疑使汽车造型更加的接近自然,就像是模仿自然界向我们揭露出来的客观世界,同时也赋予了产品更加接近自然的属性。

图1, 毒蛇外观仿生跑车(Luigi Colani)

2.汽车结构仿生

如果说赋予汽车“自然属性”只是单纯的外观造型设计,那么模仿自然物的生理结构、生理功能进行的结构仿生则使汽车仿生设计更加成熟。早在16世纪,达芬奇模仿蝙蝠的生理结构绘制的扑翼飞行器在19世纪末成为了现实,这便是早期生理结构仿生的成功案例。生物的自然选择与进化过程中,生物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它是决定生命形式与种类的因素,具有鲜明的生命特征与意义。结构仿生设计通过对自然生物由内而外的结构特征的认知,结合不同产品概念与设计目的进行设计创新,例如,鱼的头骨形状与生理结构能够帮助鱼类在水中的阻力减小,将其应用在汽车结构设计上能够尽可能的降低风阻系数;奥迪公司利用鸟类的骨架特性将其应用在汽车结构上,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同时能够极大的减轻车身质量;宝马GINA概念车利用人体皮肤特性将汽车蒙皮设计成软性材质。结构仿生使产品设计在具有自然生命的意义与美感特征的基础上,更能凸显出产品的性能。通过对客观自然物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对工业产品设计功能的延伸或者新产品的开发能起到促进作用。

图2, 奥迪车身结构仿生

二、符合当代审美的仿生设计延伸

汽车造型设计发展到现阶段,“文化”一词对于汽车造型的影响非常大,例如北美的“肌肉造型”文化;意大利的“热情、火辣、随性”文化;德国的“理性、实用、科技”文化等。对于中国来说,文化在汽车乃至所有产品设计上的体现也显得越来越常见。产品的意向仿生作为仿生设计的一种方法,以及它具有文化内涵的设计方式已经逐渐被大众所认同并成为一种审美趋势。

图3,长安CS95概念车

以中国汽车为例,意向仿生的设计方式对当代中国汽车发展过程中非常清晰明确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最浅层次的文化表象的仿生,如,吉利熊猫汽车的外观造型表现为抽象的熊猫式前脸造型,整体风格趋向于小巧、可爱,文化的表象仿生通常以任何文化特征或者符号为模仿对象,对其进行具象或抽象的提取,在众多的设计大赛作品或者国产汽车企业的新车发布中,都能够寻找到以水墨、斗拱、竹等元素进行表象仿生的汽车设计。第二个阶段为文化意象的仿生,产品造型设计发展至今,单纯的进行外观上的刻板设计已经不再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开始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情感寄托,因此,将文化通过精神与情感的寄托所呈现出一种意象设计更能引起人们共鸣。“文化仿生”的汽车设计逐渐成为如今人们审美的主流趋势。

三、结语

仿生设计对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早期单纯的“外观仿生”使人们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人”与“机械”的关系,使人们在使用产品时更加的贴近自然;“功能结构仿生”让汽车的产品性能提升;“意象仿生”则赋予了产品更深的情感与精神寄托。总之,对汽车进行仿生设计能够将产品的生命力凸显出来,这也正是我国当代汽车设计师需要认真审视的一个问题,将文化完整的提取与保留,探索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品牌基因的汽车造型设计。

[1]姚平,路易吉•科拉尼.仿生设计传奇[J].艺术与设计,2004(5).

[2]侯敏枫.汽车车身形态仿生设计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2.

[3]于帆.仿生设计的理念和趋势[J].装饰,2013.

[4]李文江.仿生设计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

[5]方方,关惠元等.文化仿生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机械设计,2014.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2016CY007):关于交通工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研讨——如何合理分配和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猜你喜欢

外观结构汽车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鸟类能识别植物的外观等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结构
汽车的“出卖”
论《日出》的结构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