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材·鲜汇

2017-10-18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一审清华示例

素材呈现 人文情怀

“尽管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未能通过本次自主招生选拔。然而请你相信,这是一个无关乎成败的结果判定,我们依然珍视你对北大的向往和热爱,在你的身上,依然有我们看重的执着和自信,而它比这次选拔的结果更能决定你的未来。”

“亲爱的同学,希望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及时调整心态,不要让一时的失落,否定你成为英雄的可能。”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招生办在公布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结果的同时,给初审未通过的考生发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安抚信”,字里行间饱含着鼓励与期望,赢得众多考生和家长的一片赞美声!正如网友所说,这封信预示着高校招生越来越人性化,也越来越具有人情味。招生不再是冷冰冰、模式化的程序,而是有温度的对话。

素材解读

1.高校招生,彰显人文情怀

从以前冰冷而刺目的“未通过”,到现在充满情怀的激励信,北大的这一举动不仅让学生和家长们体会到来自教育的温度,更重要的是,给身处低谷、失落的落榜生送去关怀、指点迷津,告诉他们“不要让一时的失落,否定你成为英雄的可能”。这些信,彰显了人文情怀,也体现出教育的进步。

2.强者的谦虚有时更让人动容

对于这所中国顶尖的大学,人们充满向往,在无数落选者面前,北大有充分的资格去表现强者的傲慢,用不可一世的冷酷体现高不可攀的神圣。但是,北大的这封信里,却体现出了强者的谦虚,同时向考生重申了这些最令人钦佩的品质:聪明者的努力,胜利者的冷静,失意者的自信,在残酷和冰冷的竞争丛林中,这股暖流格外珍贵!

运用示例

看了北大给自主招生落榜者的信,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一种招生宣传的公关技艺,用标新立异的套路“表现”真诚。当一个事物触发了人们的情感时,人们会本能地觉得这可能是一场消费人们情感的公关营销。

但我愿意相信北大的真诚,这个时候,能想到给失意的考生写一封信,站在他们的角度体味他们的失落,让失意者奋起,已经非常不错了。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得意时的赞赏和失意时的打击,最缺的是得意时让人冷静的凉水和失意时让人重拾自信的鼓励。北大的这封信里,写满了人文关怀,彰显了名校风采。

于欢案终审:考之于情,依之于法

广受关注的于欢故意伤害案,已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相比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二审虽然同样定为故意伤害罪,却依法按照各种情节判处有期徒刑5年。更重要的是,二审判决书中极为详细的事实认证以及法庭对各方意见的一一回应,仿佛一场清凉的雨,终于让沸沸扬扬的舆论冷静下来,引导人们重新客观全面地看待于欢的法律责任。

简单梳理判决书,法庭采纳的意见主要有五条:1.原判认定于欢行为不存在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应予以纠正,于欢行为具有防卫性质;2.于欢行为不属于特殊防卫;3.本案属于防卫过当;4.于欢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5.于欢当时的表现,并无自动投案的意思表示和行为,依法不构成自首。五条意见,条条击中要害,不仅抓住了影响法律量刑的重要情节,也对准了大众舆论的焦点。

素材解读

1.知错能改、重塑威严

虽然截然不同的判决结果,暴露出一审时起诉书、判决书认定事实、情节不全面等问题,对案件起因、双方矛盾激化过程和讨债人员具体侵害行为的搜集有遗漏,防卫性质认定上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硬伤”,但正义的回归过程,何尝不是司法顺应民心、勇纠错误的过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公众舆论的监督下,通过程序纠正错误,司法机关负责的态度,更能重塑形象和威信。

2.尊重个体的权利和尊严

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而刑法,也应如此。每一个生命,每一个人的自由,就是整个社会。于欢案被瞩目,民意和舆情被重视,这就是一种力量和信念:个体拥有无价的权利和尊严。

运用示例

从一审的“故意伤害”到二审的“防卫过当、故意伤害”;从一审的“不能正确处理冲突”到二审的“被害方有以恶劣手段侮辱于欢之母的过错等情节”;这是一个证据逐渐丰富、情节逐渐饱满、论析逐渐合理的过程。做得多一点,我们就能更加接近真相,更加趋近公平正义。不可否认,强大的舆论效应有时的确能对司法形成压力,但司法也需要舆论监督。于欢案的改判,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修正案例。而对于司法来说,这其实是一个规正态度、严格律己的过程,是一种不断改进、勇于修正的态度,这反映了政府部门处理社会问题时的一种进步。

人生实苦

但请你足够相信!

微信公众号“大美甘肃”发表了《一位甘肃高分(648分)考生的请求》一文,请求来自“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高三考生魏祥——定西一中毕业生。他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更不幸的是下岗多年的爸爸又早逝,只有坚强的妈妈陪着残疾但优秀的儿子一路求学,直至考上清华!他的这份请求,是希望清华能为他们母子俩提供一间陋宿,供娘儿俩容身。

很快,这份简朴的《请求》在很多清华人包括清华招办主任的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第二天,清华招办就通过微信公众号回信了。

读到来信后,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老师在该微信文章下留言道:“魏祥同学已经报考我校。我校老师已经与他取得联系,为他提供一切尽可能的资助!清华不会让任何一位优秀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

素材解读

1.顽强拼搏,书写灿烂青春

魏祥,虽然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更不幸的是下岗多年的爸爸早逝,只有坚强的妈妈陪着他一路求学,历经艰难困苦,他始终顽强拼搏,终于在今年考上清华!他用坚毅顽强书写了自己灿烂的青春,也给了我们所有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2.爱心导航,呵护贫困学子

对于清华大学来说,面对魏祥的请求,无非是提供一间屋子、接纳一个学生的事情,而对于这个学生和他的母亲,这可能是全部的希望与未来, 清华大学的做法无愧于最高学府的名声,展现了可贵的师德,让人热泪盈眶。有了爱心的呵护,一定能让这对母子顺利度过大学四年的时光。

运用示例

人生實苦,但苦不能成为我们停滞不前的理由,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悲苦。能把这样的苦,作为自己成长的动力和信念,依然选择坚强和努力,就能活成让我们都尊敬和崇拜的样子,

魏祥,一个身残志坚的孩子!他让我们身边健康却挥霍青春的同龄人情何以堪!我们活蹦乱跳的孩子还有什么理由叛逆与懒散!生活虽苦,请相信,爱不会抛弃坚强。

同时,我又想到了一位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她,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面对种种在他人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却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最后以杰出的成就昭示了一个残疾人的生命价值。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坚强,足够优秀,相信生活一定不会亏待你!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审清华示例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8岁女童学马术坠亡 父母一审获赔百余万
清华,北大,我来啦
民事一审撤诉的类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