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助推旅游产业扶贫

2017-10-18孙俊娜胡骏黄一凤

农经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农家乐全域贫困人口

文|孙俊娜 胡骏 黄一凤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全域旅游助推旅游产业扶贫

文|孙俊娜 胡骏 黄一凤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旅游扶贫在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旅游扶贫在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和全民旅游意识的转变,以“农家乐”为基础的旅游扶贫模式面临诸多挑战,无法形成脱贫致富长效机制。

全域旅游是旅游理论和旅游实践中总结出来,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彰显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契合旅游扶贫的客观要求。

全域旅游的理念与旅游扶贫的内涵

旅游扶贫的实质就是通过帮扶措施改善贫困地区旅游发展条件,提高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与能力,进而达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目的。

2015年7月,国家旅游局携手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宣布,“十三五”时期,中国计划通过发展旅游带动17%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2020年,在全国形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受益农民5000万人,预计带动约1200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6年5月,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指出,积极发展特色产品加工,拓展产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森林旅游休闲康养,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

全域旅游理念正式在官方出现是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2016年2月5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全域旅游理念正式付诸全国实践。

全域旅游视域下旅游产业扶贫的发展

传统旅游产业扶贫的瓶颈

绝大多数贫困人口集中在偏远山区,青山绿水固然是发展旅游的资源,但距城市遥远也是其发展旅游的障碍。此外,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传统旅游扶贫产业多以“农家乐”为主,游客体验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暂、营收季节差异明显。乡村旅游管理理念缺失,多存在经营农业相似的粗放经营,导致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缓慢;还有旅游产品缺乏创意,统一的“批发款”让游客失去兴趣。

全域旅游视域下旅游产业扶贫的发展

全域旅游可以总结为“全景、全业、全时、全民”模式。“全景”是整体提升全域景观,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生态环境、民族风情、乡村民俗、风土人情等都打造成景观景点和旅游吸引物,吸引游客,这样贫困户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也会更大;“全业”是加快旅游与文化、工业、农业、体育、商贸等融合,开发一批全方位、体验型旅游产品,推出独特旅游商品,拉长产业链,将贫困户融入产业链;“全时”是打造全天候的旅游服务,缩小淡旺季差距;“全民”是调动政府、企业到个体,各行业、全社会和全民族参与旅游业发展,支持中小型旅游企业、农家乐、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等,带动全域就业。

围绕“全域旅游”,将旅游业融入社会建设和产业发展中,打破传统以景区为核心的空间局限,全面推进城乡资源和产业的旅游化发展,优化旅游产业布局,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全域旅游发展。

全国第一个旅游扶贫试验区:宁夏泾源县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可以视作对六盘山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简要概括。地处六盘山腹地的宁夏泾源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是全国第一个旅游扶贫试验区,也是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泾源县持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一条连接县城和境内主要景区的50公里旅游服务带,北达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王洛宾文化广场、荷花池等,南接老龙潭景区、凉殿峡等,极大地改善了游客出行、用餐和住宿条件,也成就了泾源县旅游的新名片。围绕20公里旅游服务带和30公里美丽公里建设,以10个旅游服务驿站为圆点,沿线布局200个农家乐。目前,已经建成旅游服务驿站6个,建成农家乐15个。

泾源县旅游采用市场化运作,整合各行各业资源,融合产业链,县级成立旅游发展集团,下设旅游服务公司、旅游产品公司等;村级成立旅游发展公司,通过外聘总经理提升村级旅游管理能力。为全面提升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水平,泾源县成立了旅游综合执法大队、公安局旅游警察大队、人民法院旅游速裁庭。

为了弘扬和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旅游驿站内开设货廊,为农户免费展示、售卖手工制品。2016年12月,泾源县冶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孟秀珍凭借着手工技艺,和同伴一起成立泾河织女手工制品公司,利用政府在旅游驿站提供的免费店铺展示、销售产品,目前公司共有30个成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1人。

泾源素有高原“湿岛”之称,是古往今来的避暑胜地。为了一年四季吸引游客,在六盘山修建了国际滑雪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同时推进服务信息化,加快智慧旅游建设,与阿里云平台合作,着力构建面向景区、游客、商家的综合性智慧旅游平台,实现旅游资源的全天候配置,旅游品质的全天候监督。

全县统筹扶贫资金1100万元,按照每户贫困户补助1万元标准,实施旅游扶贫项目1100户。目前已经落实第一批旅游扶贫项目250户,其中打造特色农家乐61户,已全部开工建设;实施旅游商品加工销售、乡村旅游服务等189户,已经验收89户制作刺绣、剪纸、串珠等旅游产品3000余件。同时还有针对全体从业者的普惠政策,经营农家乐达到三星级“改建房补2万元,新建房补4万元”,危房危窑改造补助2.4万元。

提升全民为旅游服务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庭院环境整治、乡规民约建设、村民行为习惯养成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整体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在全域旅游创建中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宣传员、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农家乐全域贫困人口
农家乐里去休闲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杜鹃花红农家乐
隐形贫困人口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一毛学琴记
——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