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新课复习导学教学中“题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7-10-16江苏省徐州市大屯矿区第二中学江同营邮编221611

中学数学教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题组正比例分式

江苏省徐州市大屯矿区第二中学 江同营 (邮编:221611)

初中数学新课复习导学教学中“题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徐州市大屯矿区第二中学 江同营 (邮编:221611)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或某几个知识点特别重要而学生掌握得又不是很好的状况下,都会选择开设一或两节习题课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或者强化所学的知识.通常的做法是:评讲学生中的错题,指出其中的不足,然后辅以一些习题加以巩固.这样做及时的解决了学生在新授课中所遇到的困惑,也会受到一些好的效果.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若能在新课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在习题课或复习课中运用题组的形式来进行辅助教学,简称题组教学,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2 新课复习导学题组的实践

把某一节新课前要复习的基础知识、知识框架(概念公式、定义、定理、定律、条件、方法、思想、技能)等整理成一组问题的形式,通过解答问题,达到再现某些数学知识的目的,帮学生做好学习准备,搭建脚手架.这组题目应较容易,题量少而精,要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通过课堂巡视指导(或课前批阅、学生当堂),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再顺势引出新授内容.

比如: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这一章节,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具体认识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体会函数的意义,理解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要展示函数形成的过程及函数图象的画法、待定系数法的应用,重视函数有关性质获得的过程.刚刚接触时,很多学生对函数的概念及形成都模糊不清,函数的性质也是靠死记硬背,不理解,易混淆.笔者在上反比例函数这节课时,设计了以下课前复习导学题组,在课前五到十分钟让学生练习.题目如下:

(1)两个变量满足什么关系称它们成正比例?试举一例.

(答:两个变量的比是个不为零的常数称它们成正比例关系,例子略)

(2)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式是什么?有哪些要注意之处?

(若将题(1)中两个变量设为y和x,常数设为k,则可得到y=kx(k≠0),称为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式,一般式中k≠0,变量x的次数为1.)

(3)正比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怎么得到的?

(过原点的一条直线,通过描点作图得到,以后画的时候除了原点只要确定一点即可)

(4)正比例函数有哪些性质?你是怎么记忆的?

(性质:当k>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记忆:背出来的或根据图象记忆)

(5)正比倒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求k的值.

(6)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

通过以上题组练习,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前2节课所学的正比例、正比例函数、待定系数法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还使学生再现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将正反比例函数进行对比学习,理解两种比例、两种函数之间的关系.

3 新课复习导学题组的编写及教学原则

笔者以为,新课题组编写要遵循以下原则:目标分解原则,即将本课时的知识点、目标分解到各个题组,有意识地训练,从而达到目标;引导性、梯度性原则;系统性、启发性、趣味性原则;多层次、多角度性原则;主要原则,即题组的编写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展开.

新课题组的设置遵循以上5个原则,使得教学目标得到分解,难点得到分散,重点得到突出.学生在掌握知识,达到预定性的目标的同时,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解题技巧.通过预习题组指导预习;通过巩固题组得到及时、真实、量化的信息反馈.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达到目标的情况,做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矫正教学策略.

以七年级上学期10.2分式的基本性质这节课设计的题组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在分式约分中的运用.重点是分式的基本性质在分式约分中的运用,难点是分式约分与因式分解的综合运用.

题组引入:

(2)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3)你是否能类比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题(1)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分数的约分内容,也为学生从分数到分式知识的扩展做好前提准备,特别可以为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做好学前准备;题(2)在题(1)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学生有了直观的复习,可以比较容易的回答出,也为学生回答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搭建脚手架;题(3)培养学生类比能力,前(2)题的引导能让学生很容易想到本题的答案,当然教师也要适当引导学生表述得正确、规范和简洁.题(4)是学生通过类比归纳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比较简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己归纳出的性质的运用,既能更进一步掌握这个性质,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一部分题组体现了以上“目标分解原则”:即通过题(1),(2),(3)实现教学目标中的“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也体现了“引导性原则”和“系统性、启发性和趣味性原则”:题(1)、(2)让学生了解到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分式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学习中是先有“数”再到“式”,也通过“数”到“式”的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构建学生知识体系.

题组巩固:

化简(约分)

因式分解

(6)3a2-3ab (7)x2-y2

(8)x2-6x+9 (9)a2-3a-4

化简(约分)

比一比

(13)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出一道分式约分的题目,另一人解答.

题(1)~(3)是分式的基本性质在分式约分中的简单运用,是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的分式的约分,题(4)、(5)是分子分母包含了多项式的分式但仍然将多项式看成整体进行约分,题(6)~(9)是针对本节课 “分式约分与因式分解的综合运用”这一教学难点,分解难度,帮学生先复习常见的因式分解方法,为下面能顺利完成3题做好准备;题(10)~(12)是分式约分与因式分解的综合运用,是本节课难点,但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也能比较顺利的完成.这一部分题组体现了“目标分解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多层次多角度原则”,题(6)~(9)将难点分散,各个击破;题(13)引起学生兴趣,并能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题(1)~(13)体现了多层次多角度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原则.

以上两部分题组都体现了主要性原则,题组引入、类比、由浅入深的巩固题组以及游戏围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分式的基本性质而设计的.

由于题组的结构性、灵活性、层次性等特点,将题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符合教育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得更科学了;加快了学生学习的速度,提高了学生认知的质量,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负担,学生学得更轻松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学得更活了、更有兴趣了,最终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07-13)

猜你喜欢

题组正比例分式
“分式”易错题
“分式”单元测试题
『分式』易错点警示
如何认识分式
商榷这道商榷题的修改题组
小学数学“题组教学策略”之管见
以“题组”为抓手,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
教,针对学之所需
类正弦定理猜想
正比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