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乐园的膜结构分析与制作

2017-10-12潘越蔡超琳程云杉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儿童乐园

潘越 蔡超琳 程云杉

【摘要】:现如今儿童乐园的建造已经越来越受广大家长的重视,儿童乐园在启蒙儿童、激发灵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儿童乐园的游乐设施因为儿童群体的特殊性显然有别于其他设施,我们就膜结构对儿童乐园的景观功能小品作详细分析。

【关键词】:儿童乐园;多结构;膜结构;建造研究

1、儿童乐园简析

1.1什么是儿童乐园?

儿童乐园不应该是设计师以成人的眼光在图纸上设计的精致的公园,也不应是儿童器械堆积的游乐场所,而是一个有趣的场所灵魂,能够让孩子主动地在空间里玩耍,想象并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1.2基于木构的思考

当代社会,资源逐渐匮乏。节能、环保、可再生成为热词,也成为我们追求的一个境界。我们通过研究木构与儿童之间的联系,使儿童在娱乐中不仅能强健身体,而且能培养社会认知能力,产生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意识。

1.3创新充气膜结构的应用思考

现代膜结构起源于德国,帐篷作为膜结构的雏形,是最古老的应用方式。系统来说,膜结构是由一个仅承受拉应力织物面层和一个支撑体系组成,从结构上分为大致三类:骨架式、张拉式、充气式。

2、膜结构与木结构的简析

2.1膜结构

膜结构在现今儿童乐园中的使用普遍,优点很突出:一造价便宜;二灵活多变;三易与环境相融合。膜结构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年限短;二是气候反应敏感,为风雪敏感型材料;三是不可降解造成环境污染。

2.2木结构

木结构相较于其他材料以其来源广,易获得,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被人们偏爱,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

2.3木结构与膜结构的结合

木膜结构的结合就是木结构支撑形成骨架,膜结构展开形成上层覆盖物,既保有了木结构的自然亲和力,又秉承了膜结构的灵动、飘逸。这两种材料的固有属性在现有的环境中能够发挥其特殊作用,潜力巨大。

3、 木膜结构与儿童乐园的契合点

经过上述的一番调查研究,我们总结出了木、膜结构与儿童乐园的几点契合点。这也是木、膜结构有巨大潜力的原因:

(1)膜结构灵活多变:膜结构活泼灵动、色彩鲜艳,可以吸引儿童。

(2)膜结构轻盈、平展:它能够与场地很好地融合,不显得突兀。

(3)木头材质温和,冬暖夏凉,有亲和力:与钢铁不同,木制品有独特的纹理、气味,能够激发孩童的思考与想象,儿童有着亲近自然的天性,木制品也更加有吸引力。

(4)木、膜结合的功能保障:既保证家长的休息,也能让儿童有游乐之地,一举两得。

(5)经济因素:膜结构造价仅为同等体量其他材料的十分之一左右。在建造、维护的过程中经费使用也会较少。

4、 膜结构的制作尝试

4.1研究背景

本项目立足于“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以及程老师指导的儿童乐园项目,旨在研究以膜结构、木结构等多结构组合为基础的,具有灵活性、适应性的小型儿童乐园体系。我们的初衷在于尝试着运用非传统的方式,采用并不繁复的方法构筑出一个微妙的活动空间。

此次恰逢金坛一号农场需在场地内规划一处儿童乐园,我们便借助其推进了实践。农场的划定区域两面临水两面通路,整体的场地肌理为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具有极强的发散性,我们想借此思路,做一个集观赏、休憩、游乐为一体的构筑物。

4.2方案设计与制作

首先,我们在沙盘中复刻了此处场地的肌理呈旋涡状上升地形。为了与场地契合,我们认为构筑物也应是一个“螺旋”的姿态。

我们认为螺旋大致分为四种:一,平面螺旋。但這显然无法运用在立体的构筑物上。二,立面螺旋,如水车。但是水车的样式过于呆板,也难以做出创新。三,双螺旋,形如DNA。一些极具未来感的建筑就是双螺旋上升的,它的构型也符合儿童猎奇的心理。但是难度过大,造价过高,不符合实际。最后一种便是单螺旋,即上升或下沉的螺旋,形如龙卷风。此法是最切合实际的,顺着这种思维我们先做了一个微型的草模,如图2所示。整体结构由3-3-1七根木棍撑起三张膜,最上面一根木根挑起膜顶,上升中展现了螺旋。这个构筑物造型简单,却形象生动。但是经过资料的查阅,现实中的曲面必须一一对应某一受力点,并不能像草模一样做出任意的弧度。而且功能方面,该构筑物缺少所谓的休憩和游乐功能,不符合儿童乐园构筑的需要,改造势在必行。

改造后的构筑依然由七根木棍撑起主要的结构。在不找形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种类似山形的螺旋上升模式,这恰好与场地对面的茅山相呼应。整个构筑只用了一张膜,就可行性而言强于之前的草模。这一张膜从最高点一直蜿蜒到地面,并分割了构筑物内的空间。足够结实的膜连通地面的部分,并能让儿童向上攀爬形成互动。而最顶端的膜由一根近似直立的木棍牢牢顶住,成为了整个山形螺旋的顶峰。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尽量模拟现实状况,固定一般使用挂钩(铝丝弯成)和钢索(铝丝),接口不使用粘合剂,而是通过棍子的支撑应力。这个构筑达到了我们之前预想的游乐、观赏、休憩结合的目的,也很好地契合了环境。

在多番尝试下我们发现整个膜结构在灯光下显现出梦幻的姿态,充满了动感,如图3所示,可见夜间膜结构与灯光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也可以成为未来深入研究的一项命题。

5、展望

我们在木质材料和膜材料的致命缺陷得不到“根治”之前,还不能大范围地推广膜结构,或者是木、膜结合的构筑。但鉴于他们自身的优点,便值得我们去发掘、研究。

膜结构的使用较木结构的使用尚不成熟,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发展方向:

(1)在材料特性、皱褶模拟等方面开展更加精确深入的研究

(2)加大膜结构模拟软件的开发应用

(3)开发新的材料以用于膜结构

木结构在与膜结构的结合方面要注意构筑物的稳定性、特别是考虑风荷载、雪荷载等自然荷载,在此基础上再做出吸引儿童、适合儿童乐园的造型,都是以后可以考察的方向。

第一作者:潘越(1996-),男,本科;就读于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园林专业。

通讯作者:程云杉,博士,讲师。

项目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充气结构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搭建与应用》(2016NFUSPITP145)endprint

猜你喜欢

儿童乐园
奇奇怪怪儿童乐园
儿童乐园色彩设计研究
张抱岩的诗
为母亲打造“儿童乐园”让失忆母亲“回”到童年
为母亲营造一个儿童乐园
童年的玩具
为母亲营造一个儿童乐园
儿童乐园视觉设计中儿童认知心理学重要性分析
浅析高星级酒店儿童游乐区域安全管理
绿色儿童乐园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