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2017-10-11王琦马众�オ�

山东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校建设

王琦+马众�オ�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个社会时代精神的缩影,直接反映了高校的办学思维及育人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及人生观、时间观、价值观的树立。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影响下,各高校应积极巩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为社会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的人才。本文立足新时期良莠不齐的社会文化以及日益进步的网络技术的角度,探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时代精神的缩影,校园文化也影响着大学生政治主张、行为准则及身心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我们仍需冷静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寻求文化建设问题上的新突破。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

主要的观点有:“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及整个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校园文化指学校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所逐步营造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综合大部分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学校育人环境中的所有文化现象,是一种校园精神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意识和精神氛围。具体是指师生员工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2]

二、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在多元的社会文化和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独具特色的精神、物质、制度的产物,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道德水平、价值观念、人格素养而且还能够反作用于社会使优良的传统文化蔚然成风。高校校园文化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与国家落实科教兴国的政策密不可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发挥着教育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全校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能够获得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的成果。此外校园文化还能发挥激励的作用,激励教师注重自身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则注重自身素质修养,努力成为高素质人才。因此加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刻不容缓。

三、高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上缺乏特色

目前高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的途径丰富多样,但内容上没有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时代特点,开展的文化建设活动只是流于形式不注重内涵,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从而对学生没有起到预想中的教育作用。这是各高校文化建设上的主要问题之一。

2、学生参加文化建设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对象是全体师生,单纯靠教师一方力量的支持显然是不够的,只有意识到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学生要意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使得教师和学生成为活动的共同受益者。

3、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冲击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新媒体走进我们的生活,新媒体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新媒体的存在加强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宽了获取知识的途径。从不利的方面来看,我们也从新媒体上了解到一些社会上消极的动态,这些不良信息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这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1、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新意

文化活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具体实施手段,也是最立竿见影的方式。因此不能将活动当作是任务来完成,更不能忽视举办活动的目的和实效,所以文化活动的内容要和学生自身的利益休戚相关。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化特色不明显,不能将浅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视作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许多高校开展的文化活动千篇一律,要在共性中展现个性。校园文化建设要具备开放性和创新性。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各高校应该倡导兼容并蓄,放眼世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处体现创新意识,有意识的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学生未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科教兴国政策实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学生不能只顾低头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拒绝接受人格素质上的培养。文化素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高智商的天才并不是当今社会缺少的,国家需要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在物欲纵横的时代,大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的目的不单纯,面临高校扩招,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下降,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我认为一部分同学会因为奖项激励而参加,从而增强与别人的竞争力。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失败之处,也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3、网络上不实的谣言阻碍大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知

网络平台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一方面网络促进了社会上先进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有一些负面思想趁虚而入。有些不实信息颠倒黑白、歪曲事实,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其次,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入侵。例如盲目崇尚西方文化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大学生需提高抗腐化侵蚀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

五、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以改革创新为导向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活动

在全国倡导改革创新的时代,高校不能再拘泥于傳统,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及育人理念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活动,文化活动的形式不应该局限于讲座、征文、社会实践等形式。文化活动的内容要独树一帜以独特魅力吸引学生的积极参加。学校要全面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将文化活动与德智体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教育的功能贯穿到文化活动中去,让大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收获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道理修养以及科学文化素质。

2、全体师生共同树立全员参加的意识

如今党员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位置不可撼动,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教师的责任,学生党员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学生要树立全员参加的意识。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核心力量,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中更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学生党员的带动,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的发挥着无形的力量传递于校园的各个角落,使身边的同学们深受感染,随之改变自己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偏见,并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

3、校园新媒体发挥引导育人的功效

新媒体的出现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平台。高校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优势,及时向广大师生宣传校园资讯、文化讲座及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同学们时刻感受到校园日新月异的变化并自觉融入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新媒体的推广加快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脚步,也丰富了同学们精神生活。此外,教师也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利用新媒体平台征求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意见,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学相长更好地发挥育人的作用。

在文化致胜的时代,高校一定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体现,我们一定要秉持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认识,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创建奋发向上、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培养有知识懂文化、有能力懂道德的大学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需要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

[参考文献]

[1]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2]杜晓红.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05.

[3]聂小燕.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04).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92)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高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