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到水穷处 自是云起时

2017-10-10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淡泊青菜汪曾祺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散文创作上颇有成就,《胡同文化》《端午的鸭蛋》等膾炙人口的名篇都是其代表作。

汪曾祺散文中流露出的人生态度是真实、淡泊、超然的。他在文中多次谈到这种态度:“淡泊,是人品,也是文品。一个甘于淡泊的作家,才能不去抢行情,争座位;才能真诚地写出自己所感受的那点生活,不耍花招,不欺骗读者。”又说:“人要有一点自知。我的气质,大概是一个通俗抒情诗人。我永远只是一个小品作家,我写的一切,都是小品。”正如他所说的,他追求的就是一种平淡柔和的人生,他的笔下总是生活中细小的景,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这种淡泊超然的人生态度如细流一样在他的散文中缓缓流淌,随处可见。可是,淡泊超然并不等于超然得无心世事,没有社会责任感和对世人的关怀。他的超然是以留心生活、细腻感知作底子的。在回忆金岳霖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他讲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问:那么《红楼梦》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这段文字不长,却行云流水般,气韵流转;寥寥数笔,一个“怪”教授,跃然纸上。在这里,作者写出了金教授那“治学精深”的品质,同时也通过一处细节描写不无幽默地道出了金教授憨厚、朴实和有趣的个性特征。此处细节描写就是一连串“捉虱”的动作描写,先“伸”后“捉”再而“捏”,最后定格为“得意”,这些动作小而传神,如在读者目前,既让读者忍俊不禁,也使读者见识到真正的大师不拘小节的风范!

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

放了寒假,就可以睡懒觉。棉衣在炉子上烘过了,起来就不是很困难了。尤其是,棉鞋烘得热热的,穿进去真是舒服。

我们那里生烧煤的铁火炉的人家很少。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脚炉和手炉。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里面烧的是粗糠。粗糠装满,铲上几铲没有烧透的芦柴火的红灰盖在上面。粗糠引着了,冒一阵烟,不一会儿,烟尽了,就可以盖上炉盖。粗糠慢慢延烧,可以经很久。老太太们离不开它。闲来无事,打打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脚炉里粗糠太实了,空气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脚炉暖人。脚不冷则周身不冷。焦糠的气味也很好闻。仿日本俳句,可以作一首诗:“冬天,脚炉焦糠的香。”手炉较脚炉小,大都是白铜的,讲究的是银质的。炉盖不是一个一个圆窟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手炉有极小的,中置炭墼(用炭末做成的块状燃料,多呈圆柱形),以纸媒头引着。一个炭墼能经一天。

冬天吃的菜,有乌青菜、冻豆腐。乌青菜塌棵,平贴地面,江南谓之“塌苦菜”,此菜味微苦。我的祖母在后园辟一小片地,种乌青菜,经霜,菜叶边缘作紫红色,味道苦中泛甜。乌青菜与“蟹油”同煮,滋味难比。“蟹油”是以大螃蟹煮熟剔肉,加猪油“炼”成的,放在大海碗里,凝成蟹冻,久贮不坏,可吃一冬。豆腐冻后,不知道为什么是蜂窝状。化开,切小块,与鲜肉、咸肉、牛肉、海米或咸菜同煮,无不佳。冻豆腐宜放辣椒、青蒜。我们那里过去没有北方的大白菜,只有“青菜”。大白菜是从山东运来的,美其名曰“黄芽菜”,很贵。“青菜”似油菜而大,高二尺,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家家都吃的菜。咸菜即是用青菜腌的。阴天下雪,喝咸菜汤。

舂粉子。有位邻居,有一架碓。这架碓平常不大有人用,只在冬天由附近的一二十家轮流借用。碓屋很小,除了一架碓,只有一些筛子、箩。踩碓很好玩,用脚一踏,吱扭一声,碓嘴扬了起来,嘭的一声,落在碓窝里。粉子舂好了,可以蒸粉、做“年烧饼”(糯米粉为蒂,包豆沙白糖,作为饼,在锅里烙熟)、搓圆子(即汤团)。舂粉子,就快过年了。

(选自《冬天》,有删改)

技法借鉴

1.多种感官细腻真实

“棉鞋烘得热热的”是触觉描写,“焦糠的气味也很好闻”是嗅觉描写,“菜叶边缘作紫红色”是视觉描写,“此菜味微苦”是味觉描写。不难发现,在本文中作者动用各种感官,全方位、立体地给我们再现了自己家乡冬季特有的生活场景,使读者可触可感,可嗅可闻,细腻真实,值得我们借鉴。

2.细节描写打动读者

很多同学在写记叙性散文时,都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往往忽略人物的细腻勾勒,就是描写人物,往往在意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忽略或不会进行细节描写,非常遗憾。汪曾祺大师的这篇散文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例如最后一段“踩碓”的描写,人“脚踏”,碓嘴“扬”,糯米粉“落”在碓窝里,一气呵成,非常生动。再如“豆腐冻后,不知道为什么是蜂窝状”,看到这里,作者完全调动了我的生活体验,立刻会心一笑,赞叹不已。因此,我们也要多注意观察生活,尤其留意人物比较细小同时又能打动你的动作和神态。

3.朴实情感渗透始终

此文写的虽然是冬天的生活场景,但“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是南方冬天的冷,人们因为冷而想出的各种暖手、暖脚的妙法,还是冬天的青菜特有的做法、吃法,作者都不厌其烦,娓娓道来;难能可贵的是整篇文章中汩汩流淌着一种真挚的情感,那就是对家乡的深切的爱,这也是这篇散文格外动人之处。endprint

猜你喜欢

淡泊青菜汪曾祺
我终于不讨厌吃青菜了
饿狼
青菜爷爷
爱吃青菜的大公鸡
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爱逃课的汪曾祺
人生处处可淡泊
吴小旋 淡泊的奥运冠军
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