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构成教学引入校园景观小品应用研究
——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2017-10-10朱宇婷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小品景观校园

朱宇婷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系,安徽 芜湖 241000)

三维构成教学引入校园景观小品应用研究
——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朱宇婷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系,安徽 芜湖 241000)

三维构成作为艺术类学科的基础性课程,对于设计思维与艺术审美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多数艺术院校将立体构成并为三维构成设计,但是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将实践项目引入教学过程当中,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将三维构成教学引入校园景观小品的设计与制作,成为校园风景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

三维构成;实践教学;校园景观小品

实践教学是应用类高校提倡与重视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当中对理论教学起到了补充和拓展的作用,其教学成果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实用性,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在三维构成教学过程中,引入校园景观小品作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三维构成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高校三维构成教学现状分析

三维构成课程是高校艺术类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动画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和建筑、景观、雕塑等紧密结合学科,学生最终不仅需要掌握三维构成的基本概念及知识,还要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但是现代高校艺术类的课程多半是由教师讲述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不具备教学特色,忽略学生作为主体,对于学生来说,枯燥的理论课程并未对相关的艺术蕴含的意义有过多了解,教师往往也会布置关于构成的作业或课题,但都是与现实脱节的虚拟项目,这种缺乏灵活性,创造性的课程是现代教学的一个弊端,这就需要将这种多媒体讲学的传统授课方式融入到实践项目中.三维构成作为基础性课程之一,对学生未来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怎样将三维构成课程运用到我们的生活设计,需要高校教师进行不断摸索探究.

2 三维构成与校园景观小品的关系

校园景观小品是根据校园的文化特色,教育理念而设计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学生习生活环境的景观设施和相关附属服务设施等.三维构成中的点、线、面、体、肌理和色彩,利用形式美法则,构建一个个具有创造性的景观小品.三维构成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对于校园景观小品的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三维构成对设计景观小品从前期的构思到后期放置环境中形成的小景具有重大意义.

3 三维构成教学引入校园景观小品

3.1 概念元素的实际应用

3.1.1 点的构成在校园景观小品的运用

概念点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点是线的开端和终结,是两线的相交处.在造型意义上说,却有不同的含义.点,必须是其形象的存在才是可见的,它可以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各种形式的存在形式,在三维空间中,一个物体是否被称作为点,并不是取决于这个物体的体积大小,而是在整体环境空间中是否具有形成点的条件.校园景观小品中不缺有这种点元素设计作品,比如沃克为哈佛大学校园内所设计的唐纳喷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运用形态各异的石块进行在喷泉外围进行排列组合,将周围纷繁浮躁的公共空间形成一块静谧空间,可以提供学生休憩.运用石头的粗糙质感与水细腻质感,运用朴素的美感来充斥整个环境中.运用点元素的活泼多变的特质打破校园环境的呆板形式,利用点的在环境不同摆放方式使环境空间展现不同的视觉感受.

在三维构成的教学当中,学生会做出非常有创造性的构成的作业,但是这些作业往往最终被遗弃在某个角落不被人重视,于是考虑如何将这些优秀的作品长期的保存并被人观赏或是实用,于是在校园内发现一块空旷的草坪,并与相关部门沟通后,我们课上的小练习变成实际的校园景观设计,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轮胎作为素材,将轮胎表面进行图案设计,再组合创造,成为一个个造型,既能够种植花卉,又能够供人休息.

3.1.2 线的构成在校园景观小品的运用

线元素中包括直线和曲线,这两种线条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建筑大师曾经说过,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合理的利用曲线是可以将所在的空间环境更具有变化性,更为自由,富有节奏感和韵律.中国美术学院内的许多景观小品都是由线构成,可能是因为需要搭配中国美术学院的建筑外立面的风格,在校园内经常能看到木质线条的坐凳和木质的公共艺术,都是由学生制作的优秀作业,将其放入环境中,构成的课程更好的配合校园环境,创造独特氛围.运用直线木条创造出具有曲线节奏的公共艺术,使所处环境更为精致,整个形态的变化会让人觉得环境内容变得丰富、有趣、有吸引力.通过运用曲线和直线的搭配产生的对比关系,创造出其小品的节奏性.

线的构成往往是最能够出作品的一个元素,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校园内,缺少了设计的氛围和气息,学院是以产业、行业和企业需求、职业能力要求为人才培养导向,重点在于强化学生的设计、开发等综合实践能力,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这样一个重视应用型的院校,线的构成教学正好可以融入进去,学生通过分组,然后进行草图设计,最终选定素材,做出了4个优秀的校园景观.

第一个是利用了PVC管,对PVC管进行切割,组合成一组高有2米的造型椅.PVC管在日常生活中触目可及,它的特点是非常轻,而且耐压强度高,耐腐蚀,安全方便,是被大家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学生考虑的比较全面,室外的景观不等同于平时的虚拟作业,需要考虑到室外的环境因素,天气因素等.最终通过分组讨论和考察,学生选择了PVC管,然后经过草图、效果图阶段,最终完成一个名为《国王皇后》的特色椅子作品.

第二个是利用了毛线,通过对毛线的编织,绘制成一幅宽1.2米,长2.8米的壁画作品.毛线是日常中非常常见的物品,大家对绘画的印象都停留在油画、水粉、水彩、漆画等分类上,那么利用一些特殊的材料同样可以绘制一幅绘画作品,并且具有一定的特色.学生通过分组采购材料,编织,总共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完成这幅作品.

第三个是利用了铝合金方管和防腐木,通过切割打磨,做成了一个具有年代感的老爷车形象.防腐木经过人工添加化学防腐剂之后,具有防腐蚀、防潮、防真菌、防虫蚁、防霉变以及防水等特性.能够直接接触土壤及潮湿环境,经常使用在户外地板,工程,景观,防腐木花架等,供人们歇息和欣赏自然美景,是户外地板、园林景观、木秋千、娱乐设施、木栈道等的理想材料,深受园艺设计师的青睐,所以学生在选择老爷车的材料时选择了防腐木作为首选材料.

第四个是用竹子,层层环绕,利用了形式美中的节奏与韵律,做成了一个供人休息和玩耍的竹之屋.在选材上,学生选择了竹乡安吉的竹子,竹子也是中国人偏爱的元素,中国也是研究、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其柔韧性极强,可以编织成各种造型,能和自然有着和谐的关系.

这四个线的构成在校园景观里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生对每一个作品认真的投入了精力,并为其取了相应的名字,参与的积极性也变的高涨.这些作品相较于学生之前的作业来说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丰富的校园环境.

3.1.3 面的构成在校园景观小品的运用

概念面是线运动的轨迹,概念面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厚度,它表示一个体积的外部界限.运用不同形式,大小不一的面组成一个小品整体,也可以利用一个面进行扭曲,拉伸,穿插,拼接等方式将面进行组合,使面具有多样的形态,小品整个形态变化多端.东南大学逸夫楼门口的景观小品,整个景观小品运用一个抱着笔的人物造型来体现校园文化,箭头的造型表达了在校大学生应该有奋发向上的激情.利用了面的不同形式形进行设计,中间部分运用颜色平面金属材质组成,最外层的饰面在不改变整个人物造型的基础上运用箭头的各种形态的变化形成,运用线的叠加,穿插来展现整个面的造型.运用元素的排列形成一种律动,整个景观小品富有层次性,富有趣味性.小品的体量在整个环境中合适,让整个环境更为和谐.运用冷暖色彩的对比和各颜色所占的面积对比,产生强烈的效果.

3.1.4 体在校园景观小品的运用

概念提示平面运动的轨迹,概念体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但没有重量.他表示体积所占空间的大小,但在立体构成中它作为空间存在的实际物质,具有一定重量.体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通过视知觉去感受的.体块的存在让整个环境会具有一定的稳重感,充实感.体块通过切割,变形等形式丰富空间形态.四川美院的校内的其中一个景观小品运用较大的体块将校园进行美化.将尺度较大的景墙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与后方的植物景观搭配,形成富有形式美感的景观环境.小品整体造型个性张扬,运用较为古朴的青石料堆砌而成,设计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元素.运用不同的材质进行装饰,创造出具有浪漫艺术色彩的景观雕塑小品,运用不同的形象打破周遭规矩的环境,使整个环境吸引人眼球,也突出四川美院其独特的校园氛围.

3.2 综合材料的表述

概念性的点,线,面,体并非实际存在,是帮助我们认识形态的有效途径和依据.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元素确实可见的,有体量感的物质.因此,我们应该理解概念元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转化关系.我们在分析校园景观小品设计时,不难发现景观小品的设计也离不开三维构成的概念元素,因此,我们需要善用概念元素并灵活的运用在景观小品设计中才能创造出更为创新的符合校园环境的景观小品,并且在室外的景观设计中让学生对材料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有些材料适合在室外长期保存,有些材料却不适合.

3.3 学生分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对于三维构成教学引入校园景观小品的实际制作中,让学生通过对于课程中学习到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将三维构成课程带入到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中进行授课,让学生动手制作三维构成的作业,并结合周边的环境,注重实践教学.在实践设计训练中,让学生分组合作,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对专业课程的喜爱.通过实践来理解课程中的相关内涵.制作成品后,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对于材料的认知能力,对于施工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美化了校园环境.

4 总结

高校教学中对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三维构成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学生通过教学过程中自己动手制作构成作业,需要教师将学生的能力放大,将动手制作结合实际项目,突出学生的成果展示,例如作为校园景观,以此来促进立体构成教学的创新.通过各种形式的课程安排使学生积极的动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方式的变化可以促进对于教学思考的转变,为了更好的教学成果,我们应该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

〔1〕郑美京,王雪青.三维设计基础[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2〕顾贤光,田硕,乔彦荣.立体构成的艺术美在建筑形态中的体现[J].山西建筑,2007,33(35).

G642

A

1673-260X(2017)09-0208-03

2017-06-24

校级教科研项目:艺术类基础造型课程引入高校景观公共艺术小品的创新型研究

猜你喜欢

小品景观校园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景观别墅
《临宋人小品》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