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友情是“不懂事”时的感情

2017-10-10西

中外文摘 2017年19期
关键词:小儿子友情友谊

□ 罗 西

友情是“不懂事”时的感情

□ 罗 西

二十多年后,好不容易联系上一个过去“用同一个尿壶”的朋友,我如长江决堤似的一个劲表达高兴、激动、有情有义,而他则像黄河断流似的寡淡,仿佛我是10086正给他发短信,提醒他已欠费,而他正忙着在有Wi-Fi的机场刷微信,心不在焉甚至根本没看到。但我还是保持二十几岁时的心情、心智对他问长问短,知道他在澳洲而不是之前我记忆里的新西兰,知道他已婚育有一对可爱公主……

问到他的大学专业油画,他说早就没画了;他曾经的呼吸诗歌呢?他停了好久才回我:早丢了!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二十多年没主动找过我这个老友,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打拼,现在也有40多岁了,现实的压力让他必须面对现实而放掉青春里所有的梦想与热爱,诗画都放了,还会留着最随性随风的友谊吗?不会的。

爱情生于心,友谊生于手脚,一个人手忙脚乱的时候,还会背什么友谊的行囊?淡忘、疏远是最好的减负。少年、青春之所以奢侈,是因为有一件可消费可消遣的奢侈品,它叫友情,过了这个村就没了那个店!

想起我的另外一个发小,好多次他半夜发信息给我,都是想借钱的,而且是群发,最鲜明的一次是他儿子要进贵族学校,最近一次是因为生意低潮,资金周转困难……曾经那个矜持骄傲的少年死了,友谊的尊严值几个钱?而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一个中年人的生活逻辑、丛林生存规则……说严重一点,脸都不要了还要什么友谊?

也许真的只有纯真少年的干净的青春里才有白衫、友情、诗歌、骊歌,人到一定年龄后会自动放弃很多非功利的东西,比如友谊。友情薄了,脸皮厚了。

记得小儿子读初中一年级时,与班里一个男同学像是两肋插刀的兄弟一样,周末基本是在他家玩,手机里存有这个同学妈妈的电话、他堂姐的电话。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同学是班里的“坏学生”,我就让儿子少与他接触,甚至要儿子与他断绝往来,那时,小儿子还小,居然哭了:“他对我很好,上楼还会背着我……我可以不玩游戏,但是要跟他玩。”我心一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一个练散打、练腹肌的硬朗少年,居然为了保住一段同学友情而落泪!只有幼稚的时候才可以做到,过了这个年龄他或许会被自己的曾经逗乐,或者会心一笑。不过,这份幼稚那么热情那么美好。现在,17岁的小儿子若有向我通报他出去玩的信息,一般是这样写:去他家。每次我看到“他”字又好笑又嫉妒,此刻,亲情不敌友情啊!

友情是免费的,如阳光,却不是空气。友谊是幼稚年龄里看到的列车外的风景,一晃而过,却总那么惊艳。友情是玩笑、嬉戏的一部分,你、生活一严肃,它就没了。

爱情都不可能天长地久,友情更是过期不候,像在银行里取号,看排队那么长就溜出去买一杯咖啡,回来时发现过号了,人家也不认我这个号了。友情比爱情更经不起光阴的流逝,有一辈子的朋友,但是,大部分友情都是临时性的一次性的。

我们有时怀念曾经,却忘记了我们都已不是曾经的自己。我一定是人格不成熟,幼稚,没长大却老了,所以对友情的需求还在,守株待兔,这不合时宜,也与年龄不符,多情应笑我,或是闲得蛋疼,或是返璞归真。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有闲情的人才会需求更多的感情,一个忙得连上厕所都没有时间的人,往往容易变得淡漠。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7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小儿子友情友谊
以城为“媒”话友谊
向美好友情进发
当友情遇到禁忌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友谊之路
山鸡舞镜
我有友情要出租
我们的友情
爷仨钓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