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现状及整体性保护研究

2017-10-09李汉贵黄辉李济朱辉球吴维惠

景德镇陶瓷 2017年4期
关键词: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景德镇

李汉贵+黄辉+李济+朱辉球+吴维惠

摘要: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下了典型中国式民族的文化特征。厘清景德镇陶瓷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政策扶持、多学科共同参与、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等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原则。

关键词:景德镇 陶瓷文化 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整体性保护

景德镇有着悠久的陶瓷制造和生产历史,优良的瓷土资源,精湛的制瓷技艺,独特的瓷业习俗,使景德镇成为世界上独特的陶瓷之城。整体性原则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它也被遗产保护工作者作为标尺来衡量类别繁杂、形式多样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资源构成及内涵底蕴

1、景德镇陶瓷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构成

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的结果,并参考《景德镇历史文化名城规划(2009~2030年)》编制“景德镇陶瓷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构成”和“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构成”。

1.1 景德镇陶瓷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构成:包括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工业遗产风貌区等类,共有不可移动文物770处,(其中古遗址81处,有52处是古瓷窑址),陶瓷文化大遗址片区规模约20.87平方公里,古葬墓9处,古建筑476处,石窟石刻1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1 8 8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 4 3处。(来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

1.2 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构成:包括传统手工艺、民间美术、民俗、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等类,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52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项。

2、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内涵和文化底蕴

2.1 与陶瓷生产相关的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融合而成的手工业文化。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这种文化是由陶瓷生产相关的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融合而成,是集地方文化、时代特征、文化时尚工艺水平、美学思想等诸多因素在内的手工业文化。

2.2 窑火延绵不绝,陶瓷文化与各朝代的文化发生碰撞,积淀下了典型中国式民族的文化特征。景德镇“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千年制瓷史使得景德镇积淀了悠久的陶瓷文化底蕴。从表现形式来讲,景德镇陶瓷文化表现为在陶瓷的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它是由中国传统文化所决定的。

2 . 3 陶瓷遗存反映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脉络,为东西方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发展提供了例证。既有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窑业遗存,包括窑址、瓷片堆积层和古窑作坊以及原料坑、矿洞、尾砂堆、水碓、淘洗坑等,还有因陶瓷生产而形成的景德镇街区形制、地面建筑,也有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工艺、传统习俗、神话传说、祭祀仪式、民间信仰、瓷业术语、地名等。更有属于两者结合、存世的瓷器和沉淀在瓷都人们心中的瓷业精神。

2.4 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的价值,能为一种已经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见证。景德镇陶瓷文化不仅体现了丰富的传统工艺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民俗文化,反映了人们审美心理的时代变迁,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商业文化、精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诸多特征,并在对外文化交流、展示中国文化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景德镇陶瓷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问题

1、景德镇陶瓷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及问题

一是珠山御窑厂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湖田窑古遗址保护受限。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是元、明、清三代专造宫廷用瓷的皇家窑厂,该遗址是我国唯一一处能全面系统反映官窑陶瓷生产和文化信息的历史遗存,遗址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下埋藏文物丰富,新中国成立后较大规模地对御窑遗址的清理发掘共有5次,清理出明官窑11座,曾被评为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湖田窑东南湖田村,兴烧于五代,是中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为精美著名的古代窑场。该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目前湖田古瓷窑址的人为破坏比较严重。例如602所是创建于1975年的军工企业,位置临近窑址给湖田窑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2014年,国家文化部将御窑厂遗址(含高岭瓷土矿遗址)和湖田窑遗址列入“十二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项目库,国家共投资近5亿元用于遗址保护和遗址公园建设。

二是传统街区风貌“老化”和破坏严重,文化内涵流失严重。

近年来,景德镇市老街区一些建筑设计过分强调个体的面孔与性格,过度地追求形式上的独特和怪异,却忽略了建筑与环境的文化关系,大部分设计既无历史文化内涵,又无建筑创作者意境,导致了历史地段的民族传统、地方特色的缺失。

三是“打造景点”成为构筑文化游的热点。

(1)“假古董”雄踞昌江边,“龙珠阁”淹没在楼房中。

景德镇新建的“昌南阁”,该阁是景德镇着重打造的“陶瓷文化核心区”之一,该阁临江而建,虽已修建多年,仍然没有被真正利用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空阁”。像昌南阁这样的“打造文化”,遍布景德镇的大街小巷,而像千年瓷都存留的历史遗迹、作坊遗址、歷史街区这样珍贵的陶瓷历史文化遗产却在持续衰败中老化。

1987年龙珠阁重建后,是一幢仿明重檐宫廷建筑,其周围地底下埋藏着无数宝贵的文物遗存。景德镇自古以来,设御器厂,来此多为朝廷派遣的督陶官。故一切均以陶瓷生产为主。所有的核心建筑均围绕御器厂周边而建,龙珠阁于清之后也成为御器厂的一部分。只是解放后,政府在御器厂办公,才被独立出来。虽然御窑厂与龙珠阁已联为一体,但周边的现代建筑,已经把该阁淹没了。endprint

(2)“拆旧建新”的景德镇步行街,人造景点“御窑景巷”。

中山北路作为传统的商业贸易区,保存着许多清朝至民国时期的古旧建筑,可这样珍稀的历史街区并未受到保护,而是在原址拆掉重建,迁出了部分里弄居民,打造了一条仿古步行街。该街并未形成瓷器街的文化氛围,而是销售小百货。没有发展起来的步行街,把周边的里弄从中间割裂开来,使得陶瓷里弄文化生态遭到破坏。

目前,新修建的御窑景巷全长1.1公里,从南至北串联起19条巷弄,但毋庸置疑,这一文化遗迹上,古文物不多,多为人造“古董”,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古建筑群。

(3)“亦真亦假”的刘家下弄历史街区。

该历史街区拆迁虽然在工程收尾阶段,进行一定的抢救性保护,如在该街区挖掘出的大量日用民窑粗瓷遗迹原址上,建成了景德镇民窑遗址博物馆,但刘家下弄赖以生存的历史文化街区生态已荡然无存,该弄变成一条孤零零的“陶瓷文化重要遗存”,和弄外的昌南镇、昌南阁、仿古商业街等打造文化共同形成了“真假参半”的刘家下弄历史街区。

四是里弄建筑功能性衰退,居住生活质量下降。随着景德镇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居民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渴求,老城区的里弄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弄堂布局狭长,只够单人行走,交通不便;弄堂日照短,采光不足;里弄建筑历经岁月,建筑总体老化,随之而来的便是居民对其进行改造,从而使整条里弄变得古韵不再,曾经繁华的弄堂开始斑驳。而那些古朴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的一个个大大的“拆”字,更是加快了里弄的消失速度,一条条、一片片的里弄随风散失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五是十大瓷厂现状。除雕塑瓷厂和建国瓷厂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外,其它的大量厂房处于闲置、荒废状态,或脏乱差、或沦为百姓暂住的房屋,或被私营瓷商拿来用作梭式窑或者轨道窑生产的用地。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景德镇政府正在积极保护剩下的这些工业遗产,如宇宙瓷厂内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是2 0 1 3年全国唯一的非遗保护试点项目。该产业园涵盖建国瓷厂、宇宙瓷厂、景德镇瓷厂、红光瓷厂、红旗瓷厂等11个工厂5个片区,共占地2300多亩,将建成陶瓷工业遗产活态博物馆。

六是风景点缺乏维护,历史名村私房林立。

(1)古窑遗址景区保护方面,景德镇瑶里的龙窑遗址景区内道路崎岖不平,由高低间错的大石块铺成,行走十分不便。景区内灯柱倒在路边,梯路坍塌,未进行修复。龙窑的作坊遗存光溜溜地露在外面,连碑刻上的字都模糊不清。

(2)以瑶里东埠村为例,此村是古时的瓷业码头,主要运送制瓷原料。现如今,除了沿河一排破旧不堪的古屋,后排巷弄的旧房已经拆建成与古村风貌截然不同的现代住宅,古村的历史风貌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码头的牌匾也已看不清字样。

2、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及问题

2.1 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十大瓷厂解体,几万制瓷工人下岗,陶瓷技艺人才流失严重,大量手艺好的师傅奔走他乡,分别到了广东、佛山等地,成为这些城市瓷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无疑是景德镇最大的损失。

一部分留下来的师傅多半年岁较大,碍于瓷业的不断衰落,这些传承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事可做,更别提收学徒,因此手艺出现断层现象。年轻一代在新思潮的影响下,缺乏传统教育,对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认识略显不足。

2.2 瓷厂解体,技艺断层。

2005年,景德镇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后走访调查了2000余人,初步建立了涵盖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人数据库。尽管有20多位陶瓷艺术家和老艺人申请了“传承人”称号,但从目前景德镇市手工制瓷技艺传承来看,分布零散、不能形成规模。特别是现在,在工业瓷占主导的市场大环境下,一些瓷业工种,例如剐坯工薪资低、就业难,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去学这门手艺。

三、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策略

作为衡量遗产价值的一个标尺,整体性( integrity) 最早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后被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扩展为两层含义,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 有形的) ,建筑、城镇、工程或者考古遗址等要尽可能地保护其组织成分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 无形的) ,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整体性保护是指遵循整体性原则对遗产进行的保护。

坚持非遗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要保护非遗自身的完整性,保护其与所处自然、社会等环境的完整性;就是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利益,眼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非遗与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等整个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实现传承主体、传承人与政府、专家学者等内外部力量的协调统一,实现其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各地域之间、各民俗文化之间的协调统一。

1、多学科共同参与是构建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整体性的体系的客观需要

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中蕴含着哲学、文学、历史、宗教、艺术、天文、地理、民俗等众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它沟通历史,立足现实,联接未来。一方面,我们要尊重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另一方面,既要重视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又不能忽视其背景和环境。作为社会公众的财富,文化遗产见证城市的发展历程,遗产保护可以延续城市文化,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2、政策是实施整体性保护的前提条件

现阶段,在保护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时,要在充分发挥文物保护法和城乡规划法的双重保护效力的同时,建立起一个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首的、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权威性领导机构“景德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全面对陶瓷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管理。需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的《景德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景德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景德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奖惩条例》等一系列有利于陶瓷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法令法规。

3、规划为实施整体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建立一条以文化(文物)部门确定保护单位和范围,指导保护和维修工作,规划部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首先,通过景观控制保护文化遗产地区。既要保护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事项本身,也要保护其生命之源。其次,对遗产地区的功能引导,以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整体价值为依托,确定整体性保护原则。

4.有效的管理是实施整体性保护的保证

首先,政府应采取法律、经济、技术等多种必要措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其次,政府应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处理好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保护者之间的利害关系。

参考文献:

[1]习罡华.试论景德镇陶瓷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4.12

[2]刘璇.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遗产保護与利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4

[3]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论[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

[4]王巨山 、夏晓晨.整体性原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11.03

[5]潘慧娟.关于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陶瓷学报.2011.02

[6]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7]李 莉,倪艳翔,李 鸿.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聚落与“非遗”保护[J].中国陶瓷.2014.02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我的家乡景德镇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初探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动画剧本研究
用景德镇话与世界对话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