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2017-10-09李香慧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名著课外中学生

李香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252-01

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普遍存在着这些问题:一是阅读量太少,阅读时间明显不足。大部分同学每天忙于课本知识、作业,而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甚至有些同学平时几乎不看课外书;二是阅读面狭窄,很多同学急功近利,为了提高写作,只读中学生作文选,或者只凭兴趣,阅读消遣性读物,特别是娱乐性报刊,而对于经典名著的阅读,几乎是一片空白。初三学生对于《水浒传》不知其中的大部分情节,对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只知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而不知道他的生活经历,更不能很好地体会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三是阅读兴趣不浓,很多教师、家长阻止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特别是在考试的牵引下,认为这就是“不务正业”,致使学生本来萌生的阅读兴趣也荡然无存。

现代社会,阅读已成了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生存能力。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发展,加强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能够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的成果,更快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同时在阅读中,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所以面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让他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要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必须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大胆扬弃一切束缚和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条条框框,引导学生放心读、放心学、放心想。在阅读数量上从“多多益善”到个性化选择阅读;在阅读质量上从“不求甚解”到“知其所以然”。结合课堂教学,灵活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同时,在学生每学一篇课文时,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们都应向学生多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如讲到《再塑生命》时推荐学生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就像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二、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进行阅读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因此,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有效途径。如在阅读训练中,注重整体理解和感知;明确文章写作思路。在阅读名著时,以自读为主,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整体把握主要内容需略读,精读部分和难点需要向读课文那样精读;读思结合、读记结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还可以抄名言,写摘要,写心得。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词汇量,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在初中每个学期我们都要给学生推荐一些名著来扩展视野,加深理解。如《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等等。學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和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这一心理,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名人伟人故事、名著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给学生阅读时间和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名著课外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