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着学生体味数学之美

2017-09-30刘斌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直观爸妈妹妹

刘斌

有人说,旅游是花钱买罪受,驴友却眉飞色舞地说,风餐露宿算得了什么!多数人不喜欢夏天出门的满身大汗,但室外锻炼的人却乐此不疲。同一件事情,能感受其中之乐趣,才能在心底接受它。数学学习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让儿童体验到数学的简洁美、应用妙,学生不也会乐在其中了吗?

一、感悟数学的简洁美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孩子就开始感悟这个美妙的数学世界。小朋友的一张嘴可以用“1”表示,两只眼可以用“2”记录,玩“鼻子鼻子——嘴巴(眼睛)”游戏时,学生把位置稍微指错一点儿,便引来嬉笑一片。七八百字的《龟兔赛跑》故事,我们用如下图的行程图就可准确记录。凭着这个图,加上前因后果、想象发挥,学生就能讲述一个发人深省的哲理故事。

又如,一张普通的纸带旋转180°后首尾连接,就成了莫比乌斯带,可以“一圈走全程”,整体只有一个面。难怪过山车轨道、机器传送带都是莫比乌斯带结构,是为了过山车在旋转中既刺激又无颠簸感,也是为了传送带能正反面交替使用,从而成倍地延长它的使用寿命。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此紧密,简单的纸带就能有这么多的应用,简洁又神奇!

二、体验数学的交流美

数学把生活装扮得这样美好,学生自然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追寻周围事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自觉发现、转化、解决以及评析,并运用数学去沟通交流,他就会令人刮目相看。下面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证明。

伴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不少孩子开始计较有了弟弟妹妹后的“得失”。学生小哲就向我炫耀了他的胜利:“我爸妈想要二胎。一个弟弟或者一個妹妹来了,我的牛奶、面包都要分给他一半。父母整天围着他转,还顾得了我吗?我得到的爱就会≤[12]。所以我坚决不同意我妈要二胎。”小哲的数学倒是“学以致用”了,但这种思想可不好。我打趣道:“看来,家里是你说了算。”小哲面露喜色之后,我话锋一转:“我们换个角度想,他们为什么非得听你的呢?他们一定是怕委屈了你,才打消了生二胎的念头,父母是多么爱你!”“但是有了二胎后,他们就不会这么爱我了!”他还在坚持。于是我跟他算了一笔账:“如果爸妈现在对你有1份爱,有了弟弟妹妹后,爸妈还是会一样爱你,而且弟弟妹妹长大后知道你对他好,是不是也会爱你呢?这样你又多了1份爱,以后就有两份爱了,对不对呢?”小哲点了点头,不再固执了。

抛开孩子的自我中心不说,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能数学地思考面临的境况,并能用数学结论来说服他人。毋庸置疑,这样爱思考的孩子已经初步形成了数学思考——成功解决问题——喜爱数学的良性循环。

三、享受数学的严谨美

能直观严谨地表述自己的探究、思考,学生的数学素养才高。平时学生作业较多较复杂时,我会要求学生画示意图、思路图。课堂上注重展示有思维流程的探究成果,让他们谈发现、说思路。

如我在执教《鸡兔同笼问题》时:有8个头,26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一个学生画出的思路图如下:

全部是鸡则有脚:2×8=16(只)

比实际的脚数量少: 26–16=10(只) 添上少的脚

兔子数量:10÷(4-2)=5(只)

鸡的数量:8-5=3(只)

学生用示意图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考过程,解题过程一步接一步,大多数学生都豁然开朗。我为了突破难点,补充解释道:从多出的10只脚里面,把每只鸡少算的2只脚补上就成了兔。也就是相差的10只脚里面有几个相差的2只脚,就是兔的只数。这种能将探究过程直观而又严谨地表述出来的思路图,既让学生的思维表达如行云流水,又让其他学生能迅速理解。

数学文化的渗透并不难,只要学生能体味到数学之美,形成探究推理、直观严密表达研究结果的习惯,就能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作者单位:谷城县粉阳路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直观爸妈妹妹
我的妹妹不爱我
爸妈的约法三章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听爸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