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弘扬雷锋精神视阙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研究

2017-09-30陈向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结合体,是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准则的高度浓缩,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雷锋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树立了价值榜样,弘扬雷锋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当前,要以学雷锋活动为载体,坚持学雷锋活动参与者的大众化、时域的固循化、组织部署的制度化和形式的多样化,深入持久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雷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900760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識形态工作的主旋律。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要反映当下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党中央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1]。实践表明,党员群众良好素质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思想灌输,更需要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结合体,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弘扬雷锋精神为抓手,深入持久地开展培育和践行活动,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雷锋精神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雷锋精神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其内涵包括助人为乐、爱党爱国、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忠于革命等道德价值。在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创新实践中,其内涵不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集中而生动的体现。

1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价值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各界认同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政治前提。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坚定祖国明天会更好的理想信念,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雷锋同志在短暂的一生中,自觉把个人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忠于革命事业,用实际行动表达他对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追求。雷锋同志对国家和民族的坚定理想信念,已经转化为国家的精神象征,对于加强新时期国家核心价值观念,提高国家号召力、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都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2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是社会发展层面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的社会理想。雷锋同志在世时,尽管这些理念尚未上升为社会的价值目标,但是崇尚自由、反对压迫、追求公平、反对歧视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雷锋同志以他的光荣事迹为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时代发展道路上所形成的雷锋精神,其所蕴含的社会责任、社会效益、遵纪守法、诚信守约等价值观念,不断地启迪人民公平竞争、善待他人,不断促进和谐关系、和谐社会的生长。它为当代中国树立了一个精神坐标、一把道德卡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相互统一。

3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个体的价值准则

爱国是为人之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个人的基本要求,是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准则。如果说要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选择一个“代言人”,那么雷锋必定是当之无愧的最佳人选[2]。雷锋同志无论在哪里都能自觉服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勤勉敬业,精益求精,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雷锋同志身上无时无刻不闪耀着“忠诚、奉献、勤俭、利他”的精神光辉,这样的光辉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再现,是当下社会人们道德行为的一盏闪亮的指路明灯。

二、弘扬雷锋精神就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为12个词语24字真言,其优点是周延、丰富、缜密,几乎囊括了精神层面的所有价值认同。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样的归纳显得焦点不够集中,不便于群众记忆和传颂。正因为如此,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更加形象的表达、更加直观的载体。雷锋精神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能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逐步养成当今社会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承载并付诸实践的有效载体。可以说,弘扬雷锋精神实际上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1雷锋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

尽管时代带来了沧桑与巨变,然而人类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和崇高精神的推崇始终未变。雷锋同志对世界的观点、对人生的看法、对理想的追求,尽管带有鲜明的阶级烙印,但其基本的精神内核却隐含了党的先进理论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吸纳和集中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与人类共同精神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做好事”“当好人”俨然成为人们对雷锋精神理解最为朴素的表达,“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成为在任何时代都能打动人心的代名词。从干劲冲天的火红年代,到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人民无时无刻不崇尚雷锋、呼唤雷锋、学习雷锋,传承雷锋精神蔚然成风,一代一代雷锋式的英模人物,一批一批的雷锋式先进典型层出不穷,成为感动中国的耀眼群星。事实表明,雷锋精神穿越了时空隧道,始终保持着撼动人心的恒久魅力,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2雷锋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一个价值榜样

伟大的实践活动,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离不开伟大精神力量的引领和支撑。雷锋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和激励人们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雷锋同志把崇高理想与平凡生活相结合,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仅彰显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践行的方向。因此,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通过榜样的力量,彰显主流价值观,克服文化多元背景下的价值迷茫;有利于正确处理功利价值和道义价值间的关系,克服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道德滑坡,从而匡正社会风气,助推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形成。这些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终极目标之所在。endprint

3弘扬雷锋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搭建了一个有效平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想在现实社会发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作用,就必须用其来武装群众,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崇高精神,曾激励着几代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奋斗。虽然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在不断地丰富,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精髓却都没变,都在为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地注入正能量。最重要的是,雷锋精神之所以几十年深入人心,长久不衰,就是因为雷锋的事迹贴近生活,雷锋的形象接地气,雷锋的精神不过时。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其既利于使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也利于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可以说,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要“贯穿”于社会实践,深深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弘扬雷锋精神是其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三、以学雷锋活动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意识形态建设事业,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立足现实,放眼长远,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当前,要以学雷锋活动为载体,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弘扬雷锋精神深入持久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坚持学雷锋活动参与者的大众化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全社会弘扬雷锋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依赖社会成员中的每一个个体,需要调动最广泛的主体力量。只有人人都成为积极活跃的建设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能获得最为扎实的群众基础。只有社会各界都成为自觉能动的建设力量,社会核心价值观才能获得最为广泛的社会支持。首先,要强化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领导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抓住“关键少数”、牵住“牛鼻子”。领导干部是决定性因素,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领导者的工作思路,领导者的战略决策,领导者的坚定信心,领导者的意识和觉悟,关系着事业的成败。调动最广泛的主体力量,离不开领导干部和核心主体的示范引导。上面喊下面干,上面看下面干,既不能凝聚学雷锋队伍人心,更极大地影响群众学雷锋的积极性。针对当前社会上对学雷锋活动看法、态度的不一,领导干部不但应成为学雷锋活动的积极倡导者,理直气壮地宣传雷锋精神,大张旗鼓地开展学雷锋活动。同时,在学雷锋活动中,领导干部还要与群众一道积极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努力成为学雷锋活动的表率,让广大群众从领导干部身上看到希望、领悟正气、汲取精神力量[3]。其次,要加强青少年的主体队伍建设。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们都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引领者,他们在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中所反映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导向将在普通群众当中发挥率先垂范作用,从而进一步推进全社会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学校是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依托,因此,各学校应通过各种形式,将学雷锋活动贯穿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以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即“四化”推进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2推进学雷锋活动时域的固循化

学雷锋活动是弘扬雷锋精神最为传统的实践形式。但不知从何时起,“雷锋叔叔也开溜,三月来了四月走”“雷锋叔叔没户口”等顺口溜在学雷锋时也常常被人说起。究其原因,无外乎是有些部门把学雷锋活动变成了一种形式,而这种学雷锋的形式主义不仅对雷锋形象造成损害,更使得全民信仰危机进一步加剧。因此,开展学雷锋活动不仅需要形式载体的推动,更要以学雷锋活动时域的固循化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以相关社会团体机构为牵头,制定学雷锋活动的计划,明确学雷锋活动的集中时间,学雷锋活动的重点区域,在全社会真真正正开展学雷锋活动,把松散自愿的自觉行为转变成自发的、有制度保障的行为,让民众有时间学,有意识学,有地方学。首先,要继续坚持每年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月”。每年3月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已然成为我们的一种社会习惯,我们不仅不能漠视这一习惯和形式的意义,还要将这一传统习惯不断延续下来,让民众深知雷锋精神没有过时,时代需要雷锋精神,我们还要不断地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其次,要以关爱他人为主题,以志愿服务需求为导向,坚持集中组织和日常活动相结合,建立社会志愿者队伍,定时、定向开展应急救助、便民利民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让雷锋精神温暖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第三,要能真正體现雷锋为民服务的精神。每年三月或重阳节时期,在个别养老院,因爱心活动过于集中,有些老人“一天要被迫洗七次脚”,一场爱心活动被演变成了作秀,还严重地被骚扰了。这不是开展活动的初衷。社会需要关爱的不仅仅是养老院的老人、孤儿院的小孩,即便是养老院、孤儿院,他们需要更多平时的关爱。因此,志愿者活动组织机构应与养老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由养老院机构有序安排服务时间,使老人真正得到社会的帮助。

3形成学雷锋活动组织部署的制度化

价值观往往是潜在的、无形的,而制度是显性的、有形。制度总是承载和传递着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体现出来。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制度显现,并获得制度保障,才能避免成为无所依附的观念漂浮物,才能扎根现实、持续有力地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关心和支持学雷锋活动,为活动的开展排忧解难,进一步完善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激励政策及相关制度建设。应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奖励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等良好道德行为,优先推荐申报各级文明单位,确保让有德者有得,激发全体公民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加大对不道德行为的惩罚力度,不仅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与规章对之加以制约,而且应该发动全社会力量对不良道德行为进行声讨和谴责,形成有利于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endprint

4推进学雷锋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我们要认识到,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但学雷锋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人文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利己思想与雷锋精神的利他价值观冲突日益加剧。适应新环境,创新新形式,与时俱进地学雷锋已成为当前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亟须解决的问题。一要立足岗位学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本质所在,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是雷锋人生价值完美展现。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我们社会的每一名成员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和身体力行的品质,培育敢于拼搏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造就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坚忍不拔的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二要不拘一格学雷锋。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助人为乐的爱心公益活动、艰苦奋斗的劳动实践和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主题演讲、报告座谈、读书征文、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雷锋精神深入青少年心中。三要专业分工学雷锋。在社会志愿者群体中,不断优化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探索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伍专业化,把一次性服务与长期性服务、专业性服务与综合性服务有机结合,不断丰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在原有的扶贫帮困、帮老助残、环境清洁等传统学雷锋服务项目的基础上,组建助残、救助、反扒、防骗、环保、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宣传等多支队伍,不断提升在学雷锋志愿服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和水平。

5切实提高对雷锋精神的宣传效果

宣传工作是时代的传声筒,是展示成果、推广经验、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雷锋精神宣传教育手段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对雷锋精神的信服程度,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成败。

第一,要选好宣传教育者。在理性化的社会中,人们不再狂热,必须确保人们心服口服地自觉接受。宣传教育者本身应该具有一定的道德影响力,有着较高的道德修养,比如有威望的社会人物或者专家学者。如果宣传者本身就不具备雷锋精神,或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和目的性,其宣传必然言不由衷,虚假空洞,自然极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反而影响宣传效果。

第二,要坚持宣传活动的日常性。要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在每年的三月学雷锋传统活动月中,开展集中学习宣传活动,在媒体的重要版面和主时段开办常设专栏,通过新闻报道、专家点评、群众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大面积、高强度的宣传报道。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及时发现、总结新出现的雷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雷锋就在身边”的社会氛围,使民众感觉到雷锋时时在,处处在,感觉到雷锋可学、能学、好学。

第三,要体现宣傳方式的时代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播和弘扬雷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以往那种居高临下的行政命令式的说教,空洞无物的标语口号,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接受需要了。一方面,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运用各种适应时代特点、符合当代青年信息接受习惯的新途径、新方式,如微博、微信、客户端等途径。另一方面,新兴媒体是建立在互动模式上的,传播主体要注意及时跟踪、掌握受众群体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反馈信息,使传者与受者在互动中汲取经验,从而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第四,要注重宣传教育内容的典型性。弘扬雷锋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好的宣传形式,更要注重宣传内容的典型性。宣传不是为了愉悦人,而是打动人,激发人民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年年初,央视在不同领域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就评选活动这一教育方式而言并不新颖,但恰恰因为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之处,打动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的心。这样的价值观教育,能够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宣传效果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2]李平.论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2.

[3]周志平,王蔚.雷锋精神效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12(3):15—23.

[4]邓薇,陈向芳.四化: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视角[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1):27—28.

Abstract:Lei Feng spirit, 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s and the socialist spirit of the times, is a highly condensed summary of national value, social value and individual value and a centralized reflection of basic conten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Lei Feng spirit has the eternal value head of its times. It sets a valuable example to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Promoting Lei Feng spir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t present, we should consider Learning from Lei Feng Activities as the carrier, and adhere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Lei Feng Activities participants, the stability of time domain,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form 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an indepth and profound manner.

Key words:Lei Feng spirit;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ivation; practice

(责任编辑:陈树)endprint

猜你喜欢

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高职院校如何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雷锋精神与中国梦:三个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