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中有进 稳中提质 稳中增效

2017-09-30蔡阳宗朱多亮

甘肃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古浪县学校教育

蔡阳宗 朱多亮

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近年来,古浪县委、县政府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接受公平教育、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重点,攻克难点,抢抓精准扶贫发展机遇,着力加大教育投入,认真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大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立足实际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突出质量公平发展主题,努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实施改薄项目,教育硬件建设实现新突破

2014全面改薄项目实施以来,古浪县紧抓机遇,制定了《古浪县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项目规划》,并结合该县移民区建设工程,依托项目扶持,在裴家营、黄羊川、黄花滩、永丰滩、黑松驿、古丰、直滩等乡镇建设了一批寄宿制学校,因地制宜调整学校布局,累计撤并学校47所,盘活了师资和设施等教育资源,有效化解了师资难配备、质量难提升的办学困境。投资800万元,修建了古浪六中综合楼,新增学位600个,较好地缓冲了城区初中办学压力。

项目建设是古浪教育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2014年以来,古浪县争取建设资金4.7亿元,实施教育项目291项,新改建校舍16.6万平方米。伴随着移民区住建规划蓝图的实施,一幢幢崭新的校舍,一个个美丽的校园,拔地而起,昔日风沙弥漫的黄花滩,今日换新颜。

“近年来,我县将改薄项目与全县“下山入川”工程相结合,在移民区投入资金2.9亿元,新建中小学校14所、幼儿园14所。保证了3.5万山区移民子女入学需求。2016年动工建设的绿洲中小学、幼儿园,规划投资1.9亿元,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施配套。移民区学校建设走在全县移民规划建设前列,建设进度快、标准高、质量好,成为近年来教育项目建设的最大亮点,也是全县基础建设的样板工程”。古浪县教育局项目办负责人闫万德介绍道。

据了解,随着全面改薄项目的推进,古浪县县教育基础设施取得了巨大突破,因此,古浪县一鼓作气,将2017年确定为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年,提出围绕“七建六提”推进达标创建(建好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三通两平台、体育活动场地、校园文化环境、师资队伍和特色亮点,提高中小学实验教学水平、图书装备水平、学校信息化水平、体音美器材配置水平、中小学教师配备水平、中小学管理水平)。

落实精准扶贫,教育公平推进取得新进展

教育精准扶贫聚焦了贫困地区群众对接受各类教育最迫切、最关键、最突出的困难与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近年来,古浪县在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建立精准扶贫云数据、大平台,保证了各项惠学、惠民、扶贫政策精准落实。

学生资助工作是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古浪县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步建立健全了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职高和高等院校的助学体系,实现了对所有学段的全覆盖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覆盖,从制度上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资助的基本权益。

据了解,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鼓励长期在教学一线辛勤工作且家庭经济困难的教师安心从教,表彰奖励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集体、教育工作者、教师和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不断促进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2012年3月起,古浪县政府设立了古浪县教育发展基金,对在本县中小学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当年考入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资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2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500元,高中生每生每年1000元,大学生每生每年2000元。

“我县教育发展基金自建立运行至今,成效显著,助学、奖优、帮教意义重大,达到了预期的成效。共计筹款788.7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486.4万元,社会捐资300.93万元,利息1.45万元。至2016年年底,共列支713.95万元,其中奖励先进229.55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师生12953人次、484.4万元”。古浪县教育局资助中心负责人郭志才介绍。

随着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该县学生资助规模逐年扩大,资助金额逐年增长,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聚焦提质增效,教育质量提升达到新高度

教育的发展主要依靠学校的发展,体现在教育质量的提升上。近年来,古浪县强化教育督导,深化教研教改,督研结合,全县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我们依托联片教研,深化校本教研,基于课标落实、教师发展和课堂增效,持续开展研、学、督、训、赛、评捆绑一体的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大力营造向課堂教学要质量的氛围。实行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定期检测、分级奖评和跟踪督导制度,县级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全程参与,引领学校将工作重心指向教学管理、指向提高质量”。古浪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郑俊说。

2017年以来,古浪县继续扎实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通过阵地建设、活动引领、课题带动等途径,加强新老帮带,拓展联片教研,强化时间、质量和效益观念,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改变被动传授、机械训练、简单重复的课堂教学,切实促进了教学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古浪县加强内涵发展,紧抓特色学校创建不放松。大力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德育示范校、艺术教育示范校、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阳光体育示范校和绿色学校等特色学校,2014年到2017年,共评定市级特色学校23所,特色学校的创建,起到了标杆带动作用,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教育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部分,近年来古浪县积极研究制定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学前教育向行政村延伸,在1500人以下有需求的行政村建设幼儿园5所。联合安监、交通、消防等部门对民办幼儿园办学情况进行了全面排除,集中整改存在问题,规范了办园行为。扩大学前教育招生规模,将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办学水平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确保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以上。endprint

与此同时,古浪县高中特色化办学稳步推进,古浪二中创建为市级示范性高中,古浪一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创建工作通过市级预评估,正在实现普高教育由“千人一面”向“特色多样”的转型。立足本县实际,推动职成教育由“分散发展”向“凝聚内涵”转型。古浪县职教中心大靖分校启动招生,黄羊川职中和裴家营职中职高部撤销,职业教育“一中心两校区”的发展格局初步建立,职业教育办学影响力和吸引力正在不断提高。

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同时,古浪县督学责任区制度有效落实,2012-2016年中小学幼儿园综合督导规划全面完成,中小学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以规范教育收费、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和推进校务公开为重点的教育综合治理取得突出成效;以禁毒教育和防欺凌、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为重点的校园安全教育扎實开展,学校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落实,校园安全责任机制、预警机制、督查机制、应急机制、监督机制不断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和学校、家庭、村社横向联系的安全网络密集建立,学校安全大堤牢固构建。

优化师资配置,队伍整体水平实现大提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近年来,古浪县狠抓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通过落实“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等就业政策,招录和引入专业人才,2014年以来,共补充教师253名。

通过县城集中招考、县域内交流轮岗、乡镇内调整组合、联校走教、支教挂职等途径,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改善城乡教师结构。2014年以来共调整交流校长教师674人,轮岗交流校长教师133名,选派83名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

“我们非常重视师资培训,认真实施“国培”、“省培”项目,1000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各类专业培训。实施完成历时五年的“古浪县校长教师百千素质提升工程”,1200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先后到甘肃文理学院参加培训;3600余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网络研修,教学素养不断提升”。古浪县教育局人事处负责人何鸿介绍道。

在不断加强教师专业培训的同时,古浪县还着力提升教师待遇。据统计,近3年累计发放1950万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人均每月60元增加到2017年的350元,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先后建成农村教师周转宿舍277套,改善了农村教师生活条件。

随着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古浪县多措并举,应对这一问题。首先优先考虑把现有的公办幼教专业教师从小学调到幼儿园,并将布局调整后小学剩余师资通过转岗培训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同时对学校富余工勤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安排到幼儿园担任保育员。其次面向社会招聘一定数量的合格幼儿教师,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还加强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园本培训和“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开展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学前教师业务素质。

种种成绩的取得,是古浪县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的结果,是古浪县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古浪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无私奉献、协作共进的结果。“新常态孕育着新机遇,新定位承载着新希望。站在新起点,我们当以勇立潮头的自信、舍我其谁的担当、先行先试的勇气、干事创业的激情,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开拓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再创新局面,让古浪教育更加绚丽多彩”!谈起对古浪县教育发展的设想,古浪县教育局局长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经奎自信的表示。

编辑:蔡扬宗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浪县学校教育
古浪县水果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甘肃古浪县黑果枸杞人工栽培与采收技术研究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