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习惯能力的提升

2017-09-29李婷

读天下 2017年21期
关键词:能力提升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音乐教学也开始受到重视,成了学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歌唱能力并提升歌唱习惯能力成了音乐教师关注的重心。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歌唱习惯;能力提升

随着教育改革的号召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教育行业的重视,小学音乐教学不仅是启蒙孩子的音乐细胞,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更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课堂上老师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们对音乐的热情,唤醒学生们歌唱的意识,并在一步步指引下,提高学生们歌唱习惯能力。

一、 音乐情境下的情感共鸣更能引发歌唱的欲望

音乐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中音乐的内容所设立的一种能够激起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的场景,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氛围中去,从而引发歌唱欲望的一系列措施。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情景的设立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画面、音乐游戏等将学生代入到音乐的殿堂中,激发学生歌唱的欲望,为学生的歌唱习惯奠定基础。

(一) 多媒体的介入,使音乐具有画面感

小学生容易被鲜艳灵动的动画人物所吸引,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加入动画元素,不仅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更能让孩子对音乐有了新的认知,原来音乐也是具有生命的。

例如在学习《过新年》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描述过年有哪些习俗?问大家过年都会做些什么?学生会说过年要吃饺子、守岁、看春晚、吃好多好吃的、还会收压岁钱、串亲戚等等。接着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看一段关于过年的片段,孩子们会很兴奋的发现原来大家都是这么过年的,然后会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接下来老师就把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播放给大家听,配合着画面,将学生的热情引燃,然后趁热打铁地让学生跟唱。

(二) 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学会唱歌

小学生处于爱玩的年龄,任何有趣的游戏都是他们所感兴趣的,教师可以通过孩子们这一特性,将音乐与游戏有机地结合,潜移默化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例如《找朋友》这一课,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扮演各种小动物,首先可以让扮演“小兔子”的小演员上场,老师问:小兔子要找朋友,谁愿意做小兔子的好朋友呢?同学们:我愿意!(齐声喊)老师问:小兔子找到小熊做好朋友,可见到好朋友该怎么样呢?(让学生自发讨论,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交友的方法)学生们:敬个礼,握握手,鞠个躬,抱一抱。然后老师可以先跟着伴奏唱一遍,再带领学生边游戏边唱,最后让学生们自己边唱边玩,慢慢地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歌曲的印象,直到会唱。

二、 引导学生改掉歌唱陋习,养成好的歌唱习惯

学生在之前教师各种铺垫工作下,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教学指引下,关于吐字、用气、转音等等都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學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唱的声嘶力竭面红心跳,一堂课下来嗓子都坏了,教师要注意纠正孩子们歌唱习惯,改掉唱歌陋习。面对学生普遍的“喊唱”习惯,我做了以下纠正措施

(一) 气息把握是唱好歌的关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我在教《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们示范,告诉他们要用气息演唱,声音好像是在你们的头部上盘旋,感觉你自己的胸口有震动感,这种感觉就对了,声音也会很美而且不会空洞。学生们在练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我会反复示范,反复讲解,反复让他们去做,带领学生们感受气息的存在,并且将气息融合进歌曲里,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重复断连呼吸的过程,锻炼气息的平稳度,比如告诉学生:1. 吸气像闻花一样,出气像吐丝一样。2. 急喘气。快速地出气吸气,俗称狗喘气。3. 用一口气从1往10、20数。数的越多时间越长越好,但要慢慢来,循序渐进,一开始不要太多,否则会出现缺氧的情况。其次是会用丹田气,方法很简单:在我们睡了一觉起来,打了一个长长的懒哈欠。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气和声音出来了小腹却鼓了起来。这就是丹田气。然后可以让学生在平时多加锻炼,在课上多让学生去演唱练习,慢慢会用“气”唱歌。

(二) 乐感是歌唱的灵魂

乐感顾名思义“音乐感染力”,具有感染力的歌曲无论是从节奏上、音质上、感情上都很细腻丰满的,例如在训练节奏感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手里拿些乐器进行节奏感训练,在播放歌曲的时候跟着老师的提示打节拍,从中找到规律,教师可以播放不同曲种曲风的歌曲进行训练,以达到锻炼节奏感的目的。

(三) 情感的带入是歌唱的点睛之笔

很多人唱歌技巧痕迹很重,但是缺少了情感,而往往情感的带入更能感染别人,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一起感受歌曲的情感。

例如《但愿人长久》老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领会歌词的意思“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学生想象着月宫嫦娥的孤独与惆怅,不禁被这样的情绪所感染,然后老师播放这首歌,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最后让学生跟着唱。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情感的渲染,只有情感得到共鸣,才能激发学生的歌唱积极性,再通过老师在歌唱训练当中的音准、气息、肺活量、转音等的专业指导下,唱好歌并不是难事,再以媒体、游戏为媒介,让孩子不再抵触音乐课,乐于其中,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刘璐.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J].儿童音乐,2015(06):46-47.

[2]盛昕熳.小学生良好歌唱习惯的培养探讨[J].快乐阅读,2015(04):10.

作者简介:

李婷,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能力提升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