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

2017-09-29黄清川

读天下 2017年21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

摘要:审美能力是个人艺术素养的重要体现,小学音乐学科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内心情感体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培养人审美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如何契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音乐学科的典型特征,巧妙恰当的开展审美教育,让儿童在音乐学习之初就培养起对美的感知和创造美的意识,我们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有很多事情去做。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渴望;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创造

在众多的人文艺术门类中,音乐是人内心情感体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培养人审美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正因为它的这种特殊性,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那么如何能够在小学的音乐课上,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呢?笔者结合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 音乐审美教育中,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渴望

要想让学生去感知、体验一个具有美感的事物或环境,那么要创造一个具有美感特征的艺术氛围,激发起学生对这个美感的渴望。在小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说把音乐教室布置的富有新意,乐器的摆放很有造型,背景音乐的播放很舒緩。在这样一个充满新鲜感和温馨的情境下,教师再巧妙地设置几个悬念,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使之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

二、 音乐审美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雕塑家罗丹说过:“我们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审美感知能力,即音乐感觉能力和知觉能力。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以及对美的创造力,都是建立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的,换言之,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才能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和音乐形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比如在音乐欣赏《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先简要地介绍一下这首歌的大致情况,这首歌是钟立民先生在福建时,想借此机会寻找灵感,写几首反映祖国统一的音乐作品。晚上,钟老和几位同事来到鼓浪屿散步,此时恰逢海浪很大,听着浪涛一轮轮拍打着岩石的声音,仿佛就像一首乐曲,这与钟立民心中骤增的爱国情怀形成了共鸣,给了他音乐的灵感,写成了这首《鼓浪屿之波》。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鼓浪屿与大海的景色。站在大海边,眼前椰树在风中摇曳,海水蔚蓝而深邃;登上日光岩,站立顶峰,耳边海涛阵阵,物我两忘。面朝大海,远处水天一色,波光粼然。通过对歌曲背景的讲述,对音乐画面的观看,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和总体知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条件和心理基础。

三、 音乐审美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音乐的抽象性、模糊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学们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想象,才能感受并丰富音乐作品的美;反之,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美也只有借助同学们的审美想象,才能充分地显现出来。在欣赏舒曼的《梦幻曲》时,可以让学生们闭上眼睛,保持安静,教师用诗意的语言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在一个平静的湖边,微风轻抚湖面,水波荡漾,远方有音乐传来,它似乎在耳边,又似乎很遥远,像是一位老爷爷,同学们都依偎在他身边,他用和蔼的、缓慢的语调,给我们讲着他童年的故事……”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学生的想象自由,特别是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的旺盛的创造性想象,更是充满个性化和新异性,要充分加以保护和引导。

四、 音乐审美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音乐教育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如果教师能有意识的运用它来培养、扶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学生就会在获得大量音乐知识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音乐审美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音乐实践启迪学生的审美创造。如: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或学会歌曲以后,启发引导学生依据歌曲的主题、情绪、意境即兴创编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以律动、歌唱表演、集体舞形式表现歌曲。例如学唱歌曲《小猴子有礼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排演一个音乐小品,事前做好山羊和小猴子的面具,有不同的同学分别扮演旁白、山羊公公、小猴子、水中的鱼儿和天上的小鸟。扮演旁白的同学首先说道:“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七十多岁的山羊公公,河的对岸住着它的外孙,一天,山羊公公想过桥去看它的外孙,可是桥很窄,水流又很急,山羊公公独自过去可真够危险的,小鱼在水中望着山羊公公很着急,可它帮不上忙,小鸟在空中也帮不上忙,这可急坏了山羊公公,山羊公公正在为难的时候,发生了怎样事情呢?山羊公公能不能过桥?请看同学们的表演。”通过这种即兴创编的表演,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在音乐实践中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面对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现实目标与发展目标,如何运用好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已有方法与如何积极参与方法创新实践,是放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溶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在音乐教学法中真正体现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愉悦性,以达到音乐审美教育。帮助学生运用音乐来装点人生,在音乐中体验美好,陶冶情操,得到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提升。

作者简介:

黄清川,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大方县第六小学。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在中专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阅读教学之审美教育方略
墨香满园
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关于审美教育的渗透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