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团队建设与教师课程力的提升

2017-09-29周兴宁

读天下 2017年21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协同

摘要: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是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团队建设与教师课程力的提升从教研团队、班主任队伍、骨干教师团队、青年教师团队等角度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团队;课程力;教研组;构建;班主任;骨干;反思;青年

好的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优化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深化教师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意识,从过去单一的教书匠逐渐转变为课程内容的设计师,课程系统的规划者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者,使老师的教学过程不再流于形式,教师主动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学习和完善学校课程实施需要掌握的各种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即课程执行力。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 构建“五位一体”的教研组团队

教研组是推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力量。为了进一步推进教研组队伍建设的进程,学校可以实施“五位一体”的发展措施。“五位”即是完善机制,培养精神,培育大雁,组织活动,注重战略;“一体”是“以人为本”。我们努力创造一个标准化、协调、开放和发展的团队工作环境,不断为课程开发创造新的局面。

一是完善机制规范人。我校建立教师团队课程实施发展档案,完善考评机制,多元评价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各项工作,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各项教学活动中来。二是培育文化陶冶人。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建教学团队,认真制订团队合作方案和发展愿景,形成统一目标,职责明确。教师们人人参与,自主构建具有共同发展愿景的团队文化,从而在协同校本课程实施中开阔视野,发挥团队整体优势。三是培养“头雁”带头人。我校打造教师“雁领矩阵”,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核心力量,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利用成员的特长优势,取长补短,开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课程建设新局面,提高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组织活动调动人。我校通过读书交流、集体备课、集体磨课、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主题论坛等活动,发挥教师在团队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通过电子备课平台,引导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畅所欲言、交流心得、展示成果,提高其在课程建设中的自信心和向心力。

二、 构建探究合作的新型班主任团队

班主任作为教师中的“双重职业”者,一方面,他们是最基础的学校管理者,另一方面,他们从事的是、塑造灵魂和人格提升的脑力劳动。学校采用“目标定位,学习共享实践研究”的模式,开展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合作德育的发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是在目标定位中为团队成长导航。我校根据学校各年龄段班主任的自身条件和目前所处的发展层次,建立班主任个人成长档案,包括发展目标设计、学习计划、学习心得、个案反思、主题班会设计、经验总结、考核奖励等,记录班主任自我发展的历程,提高其协同德育的针对性,激发课程实施的内驱力。二是在学习分享中提升理论素养。我校坚持让读书成为教师教育生涯和工作享受的重要内容,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写读后感、德育论坛、演讲等活动,鼓励教师分享心得、智慧和经验,丰富和创新协同德育工作的理念、方式和方法。三是在实践研究中获得发展。我们从问题入手,通过课题研究、师徒结对、主题班会研讨、问题与诊断等形式,就各个问题展开实践研究,使教师获得有效的德育工作技能和策略,这些技能和策略有效促进了德育的规范化和合理性。

三、 培养协同发展的骨干教师团队

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与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和功能,往往难以完美统一。因此,在协同课程建设中需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协同和引领作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提炼问题和创新发展的能力。

一是把握主要特征,理顺相互关系。骨干教师在学习方式和行为上,表现为善学;在教学业务上,表现为善行;在专业发展方面表现为善于实践。我们通过骨干教师团队建设这一主渠道,协调教师们在尊重团队意识和追求个人发展之间形成统一,从而更好地开展协同合作与教学。二是整合团队资源,增强凝聚力。我们整合团队建设的有利资源,挖掘团队建设的各种内涵,实施“反思与总结—协同与合作—回应与再生”的发展模式,倡导分担与分享,互补与互进,增强团队凝聚力,为教师的协同合作提供创新动力。三是改善行为方式,提高创造力。我们在教学工作的安排上“委重任、压重担”,采取“扶着走、带着跑”的办法,做好“传、帮、带、教”工作,建立每周集体校本研训制度,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真正实现智慧与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师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四、 学习反思型的青年教师团队

青年教师占我校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建设一支乐于学习、勤于反思、富有团队精神的青年教师团队是我校课程建设和发展的希望所在。

一是把握团队特点。青年教师在我们学校团队有明确的教育教學和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试图建立一个合理和稳定的组织结构,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实践平台,鼓励教师以学习的反思作为首都,提高青年教师的课程建设和幸福的感觉。二是营造文化氛围。我们遵循平等的、开放的、互补的原则,通过课程的编写和实施、计划的落实等后续活动,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拓宽青年教师学习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的学校渠道,加强学习、教学、研究、情感交流,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反思在课程建设中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三是搭建实践平台。通过教学示范、评价和校外实践活动,提高青年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理论、教学单元设计、写作或基于项目等课题的改革,测试教师的专业能力,督促青年教师提高课程管理与发展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龚超.以团队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J].现代教学,2017(23).

[2]陈永斌.试论提升政治教师课程力的困境及对策[J].成长,2016(8).

作者简介:

周兴宁,重庆市,重庆市石柱中学校。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协同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京津冀协同发展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