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17-09-29王云飞

读天下 2017年21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摘要:语文作为高中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进行相应的教育体制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对高中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语文不仅承担着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的表达应用等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还承担着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和国家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塑造作用。本文将主要围绕当前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渗透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渗透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一、 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 有助于减少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在经济碰撞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定的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碰撞。在经济全球的背景下,必然带来西方文化的渗透,合理的利用优秀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创新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要做到为我所用。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过分热衷于西方传统文化,例如: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等节日,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却对中国传统民族节日的了解较少。部分国际幼儿学校,在幼儿园为幼儿提供全英文的生活活动环境,导致一些幼儿可以熟练掌握英语口语,却不能熟练掌握母语的表达。在以上中小学和幼儿教育中出现的现象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结果,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民族文化的渗透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体,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帮助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的背景下,仍然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有重要地位。

(二) 引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教育总目标中,进行了明确的目标规定:“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将优秀传统文化注入高中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传统优秀诗篇,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字里行间感受或是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赞美之情,或是游子思乡之情,或是在逆境中乐观不屈的精神。了解传统文化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歌颂,通过对中华英雄的形象塑造的文章中感受前辈英雄对中华民族的英勇奉献,懂得今天丰厚的生活环境来之不易,教导学生学会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不辜负前辈用一腔热血为我们塑造的崭新天地,不忘民族精神,不负时代使命,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在全球化时代应对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冲击。

(三) 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不只是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语文素养涉及范围较广,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也包括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审美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合语文课堂同时,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内容支持,用饱满丰厚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提供正确思想价值观和情绪情感态度培养的保障,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促进的作用。

二、 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课堂以及课外教学的融入

(一) 立足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课本教材的编写是经过专家严格审查的,教材内容中囊括历代文人墨客的千古经典诗篇,历代英雄前辈事迹的歌颂,对自然风光的优美佳作,其中包括丰厚的文化内涵,有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有尊老爱幼美好品德的歌颂,也有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师在进行课本内容讲授的过程中,要注重深入思考并挖掘内容里蕴藏的优秀思想内涵,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教师积极正确引导与学生产生相同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优秀思想品质的树立。

(二) 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发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不同地区区域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中华传统文化是由丰富化、多元化的地方特色文化共同组成的系统。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优秀传统文化,带领学生在走出课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地区传统文化的背景和内涵,并将实践中的收获进行整理,引入学校的教学中,丰富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当前再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扔掷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中,只依靠单纯知识的灌输,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厌倦心理,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以以全新的形式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学生生活环境为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了解以及对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语文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重视学生课外经典名著的阅读,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重视学生课堂教学中民族文化积累的同时,也要看重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中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更多的蕴含在历代经典文学巨著中,通过完整的文学著作的阅读,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和对传统文化内涵的领悟。

三、 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迎来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要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需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以及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积极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参考文献:

[1]温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研究[J].学园,2014(05).

[2]鄭远辉.浅谈高中语文课堂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3(22).

[3]王世英.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高考(综合版),2013(04).

作者简介:

王云飞,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