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政治教师课程力的有效性策略

2017-09-29谭佳

读天下 2017年21期
关键词:陈旧政治现状

摘要:课程力是贯穿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综合教育教学素养,有利于促进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论述了提升政治教师课程力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政治;课程力;有效;策略;现状;陈旧;薄弱

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更加凸显出了核心素养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治教师需转变常规的教学理念,提高课程力。课程力不仅包含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取舍,教师对已有课程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有效理解,对师生双方定位的思考和观念,超越固态课程文本的课程资源开发;还包括将预设的课程进行科学、艺术的呈现的执行能力和技术。从教师的成长特点和规律来看,还应包括对课程教学不确定情境的课程教学智慧和情感投入。总之,课程力是贯穿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综合教育教学素养。

一、 提升政治教师课程力的现状

当前的政治教师在完善学科课程力的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和理解程度较低,面对的是独立的课程认知陈旧、课程自主薄弱、课程融合不足及课程反思缺乏等方面的问题。

许多教师对课程认知陈旧,认为这门课已经过时了。在努力应对当前的政治教学和考试指标方面,许多教师仍将课程与教学、教学与教材等同起来,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以教材是教学和课程实施的主体。这表明,一些政治教师未能认识到课程的价值,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也未能走出“知识论”的怪圈。

课程自主薄弱。在如今,学校之间的差异化教学成为人们的共识,目前仍存在着许多学校安于上级统一开发的课程,缺乏对学校的研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的了解,缺乏对校本课程自主的专门研究和发展;同时,政治教师自身也缺乏相应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的自我意识,在认知学习和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加被动。

课程融合不足。政治学科课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法律等多方面的内容,甚至还包括课堂文化、学校规章制度等隐性课程等,这要求政治教师有选择地进行课程整合。然而,许多政治教师却将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及隐性课程等人为地割裂甚至对立起来,致使政治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单调化、形式化,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二、 提升政治教师课程力的策略

(一) 在激励和培训中提升课程认知

课程认知是提升政治教师课程力的前提。因此,学校、校政治教学组及政治教师本人应当重视对学科课程认知的培训,从而促进对课程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课程认知奖励机制,通过举办课程认知比赛和课程理论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对表现突出的政治教师予以认可和表彰。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政治教师自身要重视对课程认知的学习,多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课程理论的熟知和掌握。通过政治教师自主、合作、探究、调查、实践、参与等主要途径来提升政治教师的课程意识,使其完整地把握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等不同维度的课程目标的融合,从而为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及推动学生核心素养提前做好理论上的充分准备。

(二) 在发挥师生互主体性作用中研发课程资源

首先是在个性化课程的开发方面。政治教师可以将国家及地方课程作为课程参考进行借鉴,但在课程的具体设计和开发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国家及地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拓展、补充、增删,对其中的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建构。

其次是在课程开发中发挥师生互主体性作用。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政治教师要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放在首位,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让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课程的设计、研发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真实愿景进行课程开发,结合学生对课程的期待和建议设计课程,使其目标和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需要,真正意义上做到“课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同时,政治教师需要避免“课程固定论”的错误倾向,要认识到政治课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尤其是在具体的政治课堂及课外活动实施中,教师需要灵活应变,根据即时发生的教育教学情境和问题对预设的课程进行调整。

(三) 在“課程共同体”中对话、实践课程内容

在课程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在“课程共同体”中进行对话、交融。一方面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即政治教师群体之间的对话和交融。在政治课程开发、开展中,可以集合该校政治教师或者校外政治教师队伍,在评课会、课程交流会、课程沙龙等集体互动的实践中进行学科课程的观点互补和经验共享。

另一方面则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介体,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对话和交融。要达成政治课程的目标,不仅仅需要本学科的努力,也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因此,在政治课程的具体设计与落实中,教师要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在文学、经济学、逻辑学、政治学等各个学科的交汇中,在课程显性资源与隐形资源的融通中进行课程实施,使学生在自觉接受政治课程的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在教学改革日趋深化的今天,自觉引导教师增强课标意识,提升课程能力,不仅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且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作为学校,要充分意识到提升教师课程力的重要性,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昌标.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9.

[2]许大成.依托课例:提升教师课程力的实践探索[J].数学月刊,2016,4.

作者简介:

谭佳,重庆市,重庆市石柱中学校。

猜你喜欢

陈旧政治现状
陈旧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万物都不曾变心
陈旧的谎言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我用美好透明的话语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