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障生数学教学生活化探析

2017-09-29林秀华

读天下 2017年2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策略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和生活能力。智障生先天不足,其个体抽象思维能力极差,逻辑思维欠缺,对数学学习十分困难,但是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又是智障生生活所需要的。因此,智障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对于提高智障生学习数学的效果显然极具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生活化;培智数学;教学策略

智障生由于大脑有缺陷或受器质性损伤导致了认识活动有若稳定性障碍,特教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教学内容与智障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设计富有生活情绪和意义的活动,让生活和教学成为一对“伴侣”,以激发智障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让智障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一、 挖掘生活化的教材,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多角度地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容,使学习内容更能贴近智障生的生活,帮助智障生学习解决数学问题。实践发现,教师的教学内容越接近智障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根据智障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挖掘与智障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素材。首先是智障生感兴趣的素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智障生先天心智缺陷,他们往往只会专注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选择智障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才能有效地激起智障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在教学和生活中,多观察,多了解,特别是多留心智障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点,而不是想当然的套用过时的经验,确实找到他们的兴趣点,才能真正地寓教于乐,让他们爱学、想学。其次是学生易于接受的素材。智障生于普通孩子认知能力有着巨大的差异,不同年级的智障生之间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尽可能地走进智障生的生活,熟悉他们的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明确教学内容以及通过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领会教材意图。

例如,针对智障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有效注意的时间特别短,观察能力十分薄弱的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刺激智障生的视.听觉,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提高有效注意时间。如在教学“10以内的减法”时,用FLASH课件制作了一副小鸭在水中游泳嬉戏的图画,并配上了动听悦耳的小鸭戏水的声音。课件-展示,来自课件的声音和图像,立即把学生吸引过去,露出了一副好奇的面孔和求知的欲望。随着课件的演示,适时点拨、讲解、互动,学生就在这美妙的情景中很有兴趣地上完了一节课,减少了无效注意的时间,提高了智障生学习的兴趣。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当学习内容和智障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智障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以智障生身边的实例作为背景,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人手,把生活中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难以理解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的、具有活力的生活知识。总之,只有用活用好教材,加强钻研,才能对生活素材的选取与处理有个整体的把握,才能够从名目繁多的生活素材中挑选出最适合的素材来帮助实现教学目标。

二、 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对数学的体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是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智障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智障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据智障生的认知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教学《线段》这一内容时,开头引入:一天一只小猴正在家门口玩耍,忽然听见妈妈喊:“小猴宝贝,回来吃水果”,通往小猴家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是直的,一条路是弯的,小猴走哪条路可先吃到水果、这里面有什么数学奥秘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明白了。从智障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智障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三、 运用生活化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弱智儿童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要及时引导智障儿童联系生活实际,尝试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深刻体会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智障儿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在教学“人民币”后,可在班中开一个“小超市”,在每件物品上标好价格,一部分学生当营业员,一部分当顾客,进行买卖活动。这样智障儿童通过买卖双方的实际交易,很自然地巩固并运用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并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息息相关,使学生懂得数学不是白学,学了即可用得上,从而体会到数学强大的应用价值,激发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如,在教10以内数的分合时,我设置了“学生投篮游戏”,准备好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海洋球,学生边玩球边数投中了几个,还有几个球没有投中,加起来是几个。也可以让学生这样说,他一共有几个球,几个红色的,几个绿色的,加起来是几个;还可以说,他有几个大球,几个小球,加起来是几个球。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把10以内数的分合掌握了,为今后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中,教师应该从智障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积极创造条件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切实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课堂,使智障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握好生活化的度,凸现出数学化,让数学课富有实效、富有活力,从而实现新课程实验方案所期盼的“让生活走进教育,让教育改善智障生生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侠.生活化在智障生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2012(2):300.

[2]杨桂民.浅谈如何培养智障生将数学知识生活化[J].学周刊,2017(3):233-234.

[3]任利霞,卢富贤,郑园园.生活化数学为培智课堂教学添翼[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2):768.

[4]孙李林.中重度培智学生培智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生活化数学教学策略在培智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卷宗,2017(9):38,39.

作者简介:

林秀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