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南绿色循环经济新引擎

2017-09-29贺函

英才 2017年9期
关键词:商洛安康汉中

贺函

2017年7月底,陕西省政府联合各相关部门在北京举办了“第五届陕南绿色循环经济项目合作交流活动”。在这次活动上汉中、安康、商洛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三座城市介绍的项目市场前景被业内看好。

汉中 绿色循环引领科学发展

说起汉中很多人并不陌生。这里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是汉王朝的重要发祥地。现辖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9县2区及一个国家级汉中经济开发区。位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巴山之间,形成汉中盆地,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城镇”、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是南水北调、汉水进京(津)的源头。

在本次活动上,汉中市共组织31家企业六大类共83种展品参展,虽然参展数量和参展类型不是最多的地级市,但汉中的参展项目和参展介绍是最具现代化气息的。这在汉中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谢京帅的演讲中就可以看到。在PPT中她植入了多种表现手法,其現场演示效果堪比科技企业的产品发布会,短短十几分钟,让与会者明白汉中这座千年古城同样拥有着最现代的魅力。

提问:汉中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谢京帅:汉中是陕甘川毗邻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和陕西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位于关-天、成渝和江汉经济区的交汇地带,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汉中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和“引汉济渭”工程核心水源地,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汉江、嘉陵江等水系发达,拥有个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水利风景区,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素有西北“小江南”和“秦巴聚宝盆”之美称,被誉为“地球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因此,绿色生态优势和日益显现的区位优势,是汉中最大的竞争力。

提问:汉中“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何?

谢京帅:“十二五”以来,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位于陕甘川毗邻城市前列,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9%,实现翻番。2016年生产总值增长12.2%,达到1156.49亿元,总量由全省第7进到第6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2%,2016年达到1145.07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2%、2016年达到105.6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9%、2016年达到45.19亿元。今年第一季度追赶超越指标完成情况列全省第一。综合来看,汉中对全省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综合实力实现整体跃升,绿色循环已成为汉中科学发展的主题。

提问:目前制约汉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谢京帅: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汉中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区、秦巴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区和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区,生态建设压力大。产业关联度偏低,主导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大都呈现“小、散、低”的特点。

提问:汉中市对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政策和制度保障?

谢京帅:2002年市委、市政府已出台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决定》,2009-2015年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汉中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汉江循环经济产业带规划》及《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区先后编制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和《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等,为我市的循环绿色发展确立了产业支撑和制度保障。

提问:汉中在绿色循环经济项目合作方面有无成功案例?

谢京帅:仅在2016年陕南绿色循环活动上,我市就成功签约合同项目62个,总投资额221亿元,其中大部分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工作,正在加紧建设。例如在2016年签约的中国汉中电子商务产业园暨创业创新基地一期建设项目,项目规划建设面积12087平米,完成购置核心处理设备、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存储及监控、办公设备等1456台(套),建设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众创空间等8个功能区,已完成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同年签约的美年大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现已建成管理服务中心1.8万平方米;健康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及五个服务网点;购置体检等专用设备275台(套),其中小型设备250台(套),重型设备25台(套)。

提问:现在绿色循环经济项目很多都存在资金缺口,在金融方面,地方有无良性资金支持?

谢京帅:今年,为了转变政府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为来汉投资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我市将原政府平台进行了市场化整合,组建了汉中市投资控股集团,创新招商及金融合作模式,市政府与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了“优势资源或特色产业+龙头企业+金融资本+精准扶贫”,“六大重点产业+龙头企业+投融资机构+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业园区+ 金融资本+核心要素”等多种金融合作机制。并将逐步设立政府引导基金,以及围绕我市优势产业,陆续设立装备制造、农业发展、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子基金,为来汉投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安康 地理资源优势带动产业发展

安康的新材料及富硒食品项目受到广泛好评。在本次活动上,安康组织20余家企业共5大类40余种展品参展,而且其项目含金量非常高。安康市招商局局长亢岁润表示,安康凭借独特地质地理环境,在发展富硒食品方面有得天独厚优势。

提问:安康在自然资源上有哪些优势?

亢岁润:安康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富硒区。安康由于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形成了以紫阳县为中心,覆盖全市范围的富硒带,其地质岩层、土壤及水质含硒量明显高于全国其它地区。特别是大巴山东段早古生代的某些复杂岩层,含硒量达2.5—6.9ppm(毫克/每公升),富硒地层厚度达40-50米,富硒浓度适中,易于被植物吸收,不含有毒元素。同时,还伴生锌、锶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被专家一致评价为“优质、环保、安全”的富硒区域。安康54.2%的国土面积、2/3的土壤、70%的农作物富硒。所以安康发展富硒食品有得天独厚优势。endprint

提问:安康市开展绿色循环经济的基础如何?

亢岁润:“十二五”期间,安康市经济增长平均速度达到13%以上,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852亿元,增长11.3%,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

安康突出生态优势和富硒特色,围绕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抓工业补“短板”,转方式调结构,强化园区承载、科技支撑和重点帮扶,支持和引导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力促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加速成长。生态立市、循环发展形成共识,循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问:安康市对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政策和制度保障?

亢岁润:安康以“三区两园”和“飞地园区”为依托,狠抓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园区功能,加强人才、资金、项目聚集,提升承载能力与发展活力。

2016年安康招商引资项目276个,到位资金458.6亿元。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创新,安康被确定为国家四个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之一和省级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绿色金融示范市,平利县“两权”抵押贷款试点获得全国人大法律授权;高新金融服务聚集区启动建设,13户企业在股权交易市场挂牌,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3.5%和14.6%。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新增注册企业4878户,增长40%。

提问:安康市在绿色循环经济项目合作方面有无成功案例?

亢岁润:2016年陕南绿色循环经济项目合作交流活动,安康市精心组织29户企业、120余种展品参展,在“陕南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成就展区”面积200平方米,“区域特色产品贸易展区”标准展位5个。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参加活动并在会上做推介。会上,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签订了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安康市重点推介循环产业类项目60个,总投资338.54亿元;成功签约合同项目28个,引资63.14亿元。在汉中期间,代表团赴汉台区参观了陕南亿丰国际商贸城、汉台区汉江产业园区、汉中大秦机械有限公司、汉中燕航机械有限公司、汉中兴元汉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合作项目,相关部门考察了汉中特变电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安中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汉王药业有限公司等汉中市重点工业企业。

商洛 循环经济惠及大众

在本次活动上,商洛市组织30余家企业6大类共28种展品参展,虽然参展数量和参展类型不是最多的市区,但商洛的参展项目充满了地域特色。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商洛市政府副市长陆邦柱认为,商洛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最佳路径。

提问:商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都做了哪些工作?

陆邦柱:商洛成立了市材料科学工程院、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尾矿技术商洛研发中心,组建了钼、钒、氟、锌、新能源、新材料、黄姜皂素、尾矿技术研发及矿山设计、电子商务及物联网等11个研发中心,加入了中国尾矿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当选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理事,启动了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工作。

提问:商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总体布局是什么?重点将引入哪些项目作为具体支撑?

陆邦柱:我市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要着力构建四大体系:循环工业体系、循环农业体系、循环型服务业体系、社会层面循环发展体系。

按照以上总体布局,我市将重点引入四类项目:一是抓好以太阳能光伏制造及发电、电子元器件、金属材料、化工材料、生物医药、资源产业化利用、节能环保等为主的循环工业项目;二是有序推进以核桃、板栗、葡萄、花生、生猪、肉鸡、农业废物产业化利用为主的循环型农业项目;三是加快建设以循环型旅游、绿色消费、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循环型服务业项目;四是全面实施以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及产业化利用、绿色建筑、循环经济基础保障为主的社会层面循环项目,确保规划布局的四大循环体系项目全部建成。

提问:商洛地区对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具体政策和制度保障?

陆邦柱:商洛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创造出了“十个一”的工作亮点,即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规划》;第一个出台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和《关于扶持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第一个成立了循环经济行业协会;第一个成立了专门行政机构;第一个形成了尾矿利用技术研发体系;第一个创建了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专业网站;在省内地级市中,第一个成为国家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市;第一个出台了《加快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意见》并建成光伏发电体验中心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服务平台;第一个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作为矿山采选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第一个把循环经济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纳入县区考核并率先建成了一批产业化示范项目和示范单位。

提问:商洛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取得哪些生态效益?

陆邦柱:在引入循环经济后,我市大力实施“碧水、蓝天、清洁、增绿、循环”五大工程,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污染防治项目102个,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为“一江清水供京津”作出重大贡献。积极创建全省清新空气先行区,加快建设大秦岭清洁空气走廊,严格落实减煤、控车、抑尘和禁燃等措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成效明显,空气质量位居全省首位。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和生态建养工程,深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造林绿化32.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02平方公里,在全省率先入列“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點市”。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洛安康汉中
硒望安康
陕西商洛:创出菌蔬轮种发展新模式
端午安康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繁华五月 祈愿安康
商洛水源地生态经济区划分析
汉中仙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