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厚“内功”让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2017-09-28胡丽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内功示范引领

胡丽娟

摘要:本文从以下四方面浅谈语文教师如何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语文教师应字句珠玑,引领学生享受语文之美;用一口流利、純正的普通话示范朗读是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笔走游龙,勤写苦练成华章。

关键词:语文 基本功 引领 示范 艺术性

中国分类号:G633.3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实施新课程,教师要时时“充电”。俗话说:打铁要靠本事硬。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语文教师应该自己先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

一、语文教师应字句珠玑,引领学生享受语文之美

教师要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须下苦功夫锤炼教学语言,讲究语言艺术,在语言运用上达到“讲课出口成章,精言妙语脱口而出”的境地。“语言不是蜜,但是可以粘东西。”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尽管如今多媒体手段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讲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但教师口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学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真正的美感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每一节课教师都要以饱满的热情,亲切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引领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乐园。如果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不能生动形象地再现诗歌的优美意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不能对某一情境进行对答示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不能来一段激情横溢的即席演讲,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赏析一篇美文……那么,语文课势必会枯燥无味,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这样的语文教师如何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又怎么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教师的语言美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动力。只有把学生的情感和智力因素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和谐、生动、活泼、融洽的课堂氛围,才能切实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用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示范朗读是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语文教师绝对要说普通话。普通话字正腔圆,表情纯正,生动的语言,成就了一个生动的语文教师。只要你练好这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加上你浓厚的语文感觉,你的语文课堂定会妙趣横生。而运用普通话进行示范朗读则更体现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古人讲求“吟”诗作赋,今天,作为传递历史文明的语文教师,面对卷卷经典,是否还会“吟诵风雅”呢?

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示范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课文的内在美陶冶着学生的性情,课文的外形美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既是对美的体察,更是对美的体会和感悟。所以,在学生阅读和诵读兴趣的培养上,教师的示范朗读极其重要。

三、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

1、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语言在日常交往中至关重要。在德育过程中许多教师能用一句鼓励的话坚定一个上课不专心听讲,却给老师画像的孩子当画家的梦想,用一句恳切的话帮助学生走向崭新辉煌的人生,这与教师善于运用语言有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师应努力把教学变成朋友式的侃谈,语言中多一些“春风”,让课堂增添一些人文气息。

2、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摒弃一切无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提问,敢于反弹琵琶,突破课文束缚的新角度、新视点去激发学生思考。语文教师千万不可把提问当作一种过场,满堂都是“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最多只能换来学生的齐呐喊,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入探究。

3、课堂评价要诚恳,有激励性。语文教师没有必要揪住学生的一个错误回答而大发威风,也不必对学生一个常规的正确答案大张旗鼓地吹嘘夸赞,“你太棒了”、“你是最聪明的”之类的评价固然是好话,用多了难免言过其实,听来让人心虚真正发自于内心评价才更具激励作用。

四、笔走游龙,勤写苦练成华章

1.让“字”成为语文教师的形象大使

一手漂亮、潇洒的好字是一个教师的“门面”,会无形中增进教师的影响力。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往往是从细节开始的,漂亮的粉笔字,幽默的课堂语,个性化的手势,学生都乐于效仿。近几年,高考阅卷老师普遍高呼:“学生书写太差!”这些日益显著的问题清楚地告诉我们:“加强学生书写训练势在必行。”如果教师在板书、作业批语中常常错字连篇,书写东倒西歪,乱七八糟,我们还有什么底气在学生面前指指点点,喋喋不休?师高弟子强,只有教师首先把字写得规范、工整、美观,写得有艺术感,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笔耕不辍,常“写”出华章

写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自己要懂得作文教学之道,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实践总结领悟,得法其中。

语文教师不一定都要成为作家,但至少要能写几篇有说服力的文章,否则,就成了“弹花匠的女儿——会弹不会纺”了。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讲起作文理论来头头是道,可自己却懒得动笔,致使理论指导与作文实践脱节,作文训练的效果平平。缘于此,语文教师坚持写作,首先应从下水作文开始。大家围绕一个话题,同台竞技,相互切磋,教师和学生站在不同的高度赏析品评对方的作品,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写作现状,从而推动作文教学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基本功,教师如果没有相应的能力,就不能与时俱进,便会成为时代的落后者,这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教育水平高低。况且,现在一直倡导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理念,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成为这一理念的先驱。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功示范引领
什么叫做真正的太极内功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平行文本在旅游翻译中的示范作用
绝世武功
一起做训练感觉吧!加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