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只缘错放了眼睛

2017-09-28彭蹊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焦母刘兰芝诗书

彭蹊

中国分类号:I106

被誉为“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真真是一块稀世之璧,每一届给学生讲授的时候,吟咏其文都禁不住唏嘘不已,在为刘焦爱情悲剧叹息之余,不禁再一次追问,如此几近完美的刘兰芝究竟是什么原因招致焦母的厌弃而被休呢?

刘兰芝被休的原因历来为大家众说纷纭,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是她“相见常日稀”的叹息与希望常相聚的愿望与焦母望子“仕宦于台阁”以振兴家族要求相违;二是多年无后,不继香火的不孝之大者;三是因为刘兰芝身高太矮,焦母觉得与儿子不配;四是刘兰芝出身卑微,与焦门不当户不对;五是刘兰芝与焦仲卿太恩爱,离间了母子关系;六说刘兰芝太完美,太能干,受到焦母的嫉妒;七说刘兰芝不够勤快,整日诵诗书、弹箜篌;甚至还有太守阴谋夺妻说……凡此种种,真相何在?

要揭开个中真相,我以为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原则,那就是应该坚持文本解读的原则,切不可主观臆断,妄加揣测。

首先,“相见常日稀”的报怨,会不会一定有时常相聚的诉求?我看不一定,而且这报怨也只是这一次,而恰好是这一次报怨而招致被休,如果常报怨,被休也等不到现在;多年无后是理由吗?很多人认为这是最大的理由,但我以为这却是最次的理由,主张此观点者一般都摆出了古代“七出”的规定,更有甚者从起兴的“孔雀”入手,引用《说文》对“孔”的释义,“孔,通也,从乙从子。乙,请子之侯鸟也,乙至而得子,嘉美之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子”确实是休妻的理由,但这是正当的理由,为何休焦母逼子休妻却不直说?焦母可是一个会“槌床便大怒”的人,她才没有刘母的涵养和委婉;刘兰芝的确可能身材不高,“小姑如我长”,小姑子几年便长得和她差不多高,可见她小巧玲珑,但这也能成为被休的理由吗?即使是,在文中也没有依据。

门第如果不配,确实也会是婚姻的障碍,但如果门第不配,何以当初就成婚了呢?而且刘家门第真的很低,而焦家门第很高吗?我认为恰好相反。你看从刘兰芝自述身世到兰芝被休后回家时焦母对女的评价可以看出刘家明明是书香门第,在那个官宦世袭的时代,如此大家多为官宦,如果这也是母女俩的集体说谎,那么从刘兰芝嫁奁的繁多与奢华,从临行严妆其服装之精美,其首饰之高端,其体态之袅娜雅致,足见其出身之不俗,这些方面是不可说谎的,那么“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只能理解为有学识有修养的低调自谦之辞,其实从人性之积习可知,也只有一个有修养极自信的人才可能这样坦言。相反,你看焦母那情绪暴发的失控,其动作之粗野,其用语之粗俗,其态度之坚决直白,俨然一个骂街的泼妇,那么为何她会有“汝是大家子”“贵贱情何薄”的良好的自我感觉呢?其实她不是“贵”,而是富,因为有钱却又无文,所以才表现粗俗,不知什么原因,现在儿子也到府上当官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府吏,但在焦母眼中仿佛跻身为大家了,从自卑到自傲便在这之间质变,或者其实并没有变,正因为自卑,所以才自傲。不过刘家现在没落了,甚至经济条件开始窘迫了,所以才有“受母钱帛多”的聘礼,而刘焦的婚姻应该是在刘兄的追求物质的势利中完成,这在他后来逼妹改嫁“足以荣汝身”的言语中也可以到得映证。综上,门第不配可能是一部分原因,但这也不是客观的比较,而只是焦母的主观感觉而已。

《礼记》中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夫妻表现得太恩爱确实也可以休,而文中刘兰芝也确实太完美,漂亮能干,琴艺诗书兼通,同时夫妻两也十分的恩爱,遭到焦母的嫉妒也完全可能,但是我们忘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这些本身就是休妻的官方理由,而焦母劝子休妻却并未使用它们。

那么焦母休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要寻找真相远没有这么复杂,我们把焦母想得太复杂了,焦母其实很简单,她要休媳,以她的性格一定不会转弯抹角伤透脑筋地寻找借口,真相她已经在盛怒下脱口而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只是这一个最明白的理由,却不被我们这些千百年来的读者所接受罢了。我们之所以不能接受,其实是受刘兰芝的误导,因为她太完美,因为她太可怜,于是我们便轻易地听信了她“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的辩解。

刘兰芝恭敬懂礼吗?懂!毫无疑问。她自己说“十六诵诗书”,当然有文才不一定懂礼仪,她母亲说她“十六知礼仪”,可见她确实懂礼仪,但懂礼仪是不是就一定恭敬公姥长辈呢?表面上多半会。比如当哥哥要她改嫁时,她说“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多么顺从啊,但是你听“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那语气里有十分的不愿意,让人一听就不舒服。那么是不是对亲人用这种口吻,对公姥就会低眉顺眼,言听计从呢?我们还是在文中来找依据,你看她临行前的严妆,就让人觉得很古怪,本该愁容不展衣衫不整甚至哭哭啼啼的离开,可她却如些精雕细琢地打扮,试衣佩饰,显尽风姿。她也哭了,那是在“却与小姑别”的时候,是在她“出门登车去”的时候,而在公姥的面前她却装得如此冷静从容,仿佛毫不在意。你再听她说话:“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句句谦卑恭敬,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话放在说者本自高贵大家,而听者却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暴发户之间,你感受到的便是句句刺耳伤心,你想这令公姥情何以堪?所以公姥的反应是“怒不止”,这便是焦母所说“吾意久怀忿”真实感受,这一个“久”字,可见出多年以来婆媳两人在生活习惯、话语方式、行事举止等方面相背逆与冲突之持久与剧烈!所以深藏在刘兰芝骨子里的“无礼节”“自专由”才应该是她被休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刘兰芝确实漂亮贤慧,勤劳善良,聪明能干,知书达礼,尊敬长辈,是大家争相聘娶的对象,可是这一切在从贫贱而入富裕的焦母眼中都毫无价值,她要找的只是一个能够从心底尊敬她顺从她的儿媳!《論语》中记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真的,要和颜悦色的对待公婆确实有点难,特别是对于一个出身于没落大家而又精明能干美艳绝伦的女子,嫁到一个暴发户家庭,面对一个粗野低俗的婆婆的时候,要她发自内心的顺从,那是谈何容易啊!

不是刘兰芝不好,相反,她的悲剧正源于她的好,只是这好放错了地方而已!endprint

猜你喜欢

焦母刘兰芝诗书
谈《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情感变化
退休咏怀
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
焦母嫉妒心理探微
兰芝被遣只因焦母恋子
谁在说谎
翻飞在性格的掌中
焦母是可以理解的
腹有诗书 笔参造化——李轶的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