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回归探究

2017-09-28张燕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高中语文教学

张燕

摘要:现当代教育中,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应试教育的发展需求,在高中阶段要尤为注意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语文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之间实现良好的平等交流,教师在实现人文教育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语文课堂上的能动性与创造性,这样一来,学生在充满人文氛围的语文课堂上,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感悟生命,思考人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教育的良好渗透在素质教育中显得至关重要,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如何有效的渗透人文精神不仅是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新课程背景下颇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回归探究

G633.3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主义教育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它主张教育主要是以个人的需要为其存在基础的,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个人形成完善的人性和获得美好的精神生活,其次才是使个人获得谋生的手段和求得物质生活的满足。其中,人文教育在内涵上提倡学习人类传统文化遗产。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对物质文明建设也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的向前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在很大方面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水平的高低。人文教育的理想是实现人性的完整。从现代教育学上讲,人文教育包括四个层面:人文学科教育,人文方法教育、人文思维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人文教育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真善美融合的健全人格。而如何形成科学、正确的人文精神价值体系,是语文教育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也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并解决的重大课题。理解人文精神及其人文教育的内涵,并将之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了解人文精神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就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师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近年来,部分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文知识技能的有效训练,对于记忆力、理解能力与概括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视,从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和兴趣等一系列因素,从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有效培养。在这种情况下,高中语文教育的教学重点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偏颇。在统一、刻板、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阴影下,高中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关注语文作为工具性的一面,强调其实用性和功利性,而其本身所承载的人文性却受到了冷遇和忽视。

2.2语文课堂失去人文光彩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高中语文教师中师课堂教學的学科化,在教学目标上,有些教学材料也是以语文知识系统为编写起点,过于加强理性知识的传授,削弱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有的语文课堂依然以全盘讲授的灌输知识的形式为主,课堂始终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把过多而又无用的知识灌注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大大减少,对于语文学习课程知识的能力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也会随之大幅度降低。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回归探究思考

3.1挖掘教材人文意蕴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回归探究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高中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是语言文字和语文知识的排列组合,在课本上充斥着丰富多彩飞人文精神,教师必须先把文章中彰显人文教育的内容挖掘出来,充分地把握其中的人文内涵,合理地整合其中所呈现的人文意蕴。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使得学会在丰富的人文意蕴中充分学习和挖掘人文意蕴,提高语文学习氛围与较高的人文素养。

3.2优化语文课堂人文教学

对于课堂上的人文教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涵养人的美感,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认识,规范人的行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有效培养与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促进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既是教育培养现代人的发展趋势,也是教育价值的重要取向。优化语文课堂上的人文教学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回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上,人文教育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情意发展过程,不强调知识体系的传播,而注意情感充实、情意加深和兴趣培养,强调直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在自由、民主、开放的氛围中纵横驰骋,把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心灵与心灵碰撞出鲜活的思想、智慧的火花。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是加强中学语文人文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行课堂活动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学科,语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审美内蕴,对于有效培养人文精神有着深厚的载体与底蕴。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有效培养与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只有在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高中语文学科中人文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做到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人文教育的有效渗透,语文课堂更能精彩,学生的精神思想才会更丰富,心灵才会更充实,目光才会更敏锐。随着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学生将会更真切地关注人类、关注世界、关注历史、关注人类永远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陶冶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90-95

[2]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2-127

[3]周丽娜.人文素质培养的科学方法[J].文学教育.2009(03):56-58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高中语文教学
注重人文关怀点燃生命之光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