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09-28周健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

周健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它要求教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既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旨在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最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G633.3

语文是学生学习中必修的一门学科,它在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以及教学效率低下等,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学校、教师做了大量努力,但见效甚微。本文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多样“包装”,激发兴趣,营造有利

于学生发展的多元环境语文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动力,就应该去“包装”语文课堂教学,想尽办法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语文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一种追求。学生动力愈大,兴趣愈浓,追求也就愈执著,学习效率也愈显著。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應结合学科特点,努力为学生创造多元的学习和发展环境。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发挥出来。语文老师要有这样的信心,并且要传达给学生这样的信心。尤其是那些语文学习成绩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快乐,冷落多于接纳的学生,更要为他们提供机会和创设条件来展现自我,发挥优势,体验成功,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老师公平”,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幸福指数。语文老师一定要顾及到学生现有智能水平的差异,尽可能发挥学生各自智能的优势。可以创设多元情境,激发或支持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思维状态,如采用齐声诵读、听讲演、看影视、表演课本剧等方式,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多样包装。

二、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理答是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研究表明,巧用追问、探问、转问等方式对学生课堂回答进行理解,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1.追问。即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回答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人思考而创设一些问题。如,教《鸟的天堂》一文时,其中一节是描绘鸟儿翻飞齐鸣的景象。我用很多渲染的话来描绘这一景象后问学生:”看到了这些,你想到了什么?”下面有一位学生马上嘀咕起来:“烦死了!”碰到这种情况,也许我们会假装没听见,也许会批评此生乱讲。而我却随机追问为什么?那名学生说:”心情不好,听到这么多鸟叫声,心烦!”我再次

追问,那么巴金听到这鸟叫声为什么心不烦呢?在我的下,学生展开讨论,最终明白:同样的情景,由于人的感情色彩不同而有所变化,这就是触景生情。一次错误的生成,由于老师的追问,无意中却形成了一段精彩! 2.探问。所谓探问,是学生由于缺乏知识,问题模糊或困难等原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时,老师变换角度,从更容易理解的角度让学生换一个差不多接近问题的答案。如,教《俩只小狮子》一课时,我在学生认读了“狮”,认识了反犬旁后问:“从这个反犬旁你看出了什么?”一学生马上回答:“这个-狮.字由三部分组成,是左中右结构。”显然,这不是老师问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我即时纠正了学生对于这个字结构的不正确说法,又将问题分解:“哪些字也用到反犬旁?”学生举出了好些例子,有一学生恍然大悟:“老师,反犬旁都是跟动物有关的。”

三、“温度”与教学语言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

很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有“温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说话应该尽量做到清晰,亲切温和,暖如春风。切忌重复、啰嗦、带口头禅。教师提问范围不要过大和笼统。否则,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要么无法找到切入点,要么不围绕课堂预设,乱说一气。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学二年级《找春天》的时候,首先让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就提问:你了解了课文的什么内容?学生一时不知道从哪方面回答才好,于是就出现了冷场。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提得有一点大了。老师还不如去问学生:这篇课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这样也许会好一些。又如教师在表扬学生的同时也在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你能抓住这句子的意思来体会,好!除了这些,你们还能到什么?”“你的想象真丰富!还用了‘有的……有的……来说,了不起!”“你的想象多有趣呀!还活学活用,用上了‘这边……那边……的句式。”这样,导向明确,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有所启示,表现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四、教学准备的有效策略

教学前教师只有做好教学准备和备课工作,才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完美。教师可以从备自己、备学生、备教材三个方面去做。第一,教师要认清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设计出有个性的教案。例如,一位教师在准备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3篇课文的教学时,根据自己擅长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特点,运用幻灯片、视频等来辅助教学。这位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体现了其备课的有效和高效。第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备课,实现个性化教学。一位教师在教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之前,对学生的读书情况做了调查和统计,结合学生读书的习惯、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方法等展开教学,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有用的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一位教师为了做好语文四年级上册《望洞庭》一课的教学,备课时还阅读了与课文相关的古诗词,研究了作者的生平事迹。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这位教师还补充了孟浩然的《望洞庭赠张丞相》,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得延伸,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语

总之,要变无效、低效的语文教学为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务实的措施,把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根本宗旨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夏桂云. 创新语文教学设计增强语文教学有效性[J]. 语文建设,2013,33:9-10.

[2]夏绮红. “五度”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08:15-16.

[3]倪文锦. 问题与对策:语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11,09:57-59+66.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