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歌曲《飞出苦难的牢笼》的情感表现

2017-09-28易英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牢笼演唱者高潮

易英丹

· J616

一 、 简介《飞出苦难的牢笼》

《飞出苦难的牢笼》是选自歌剧《草原之歌》中的第六曲,歌曲结构较自由。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旋律优美舒展,第二部分由于结构的变化为3/8拍,使音乐较为活泼,加之速度逐渐加快,音乐趋于激动。其中内容为:头人赶走了侬错加的情人阿布扎,侬错加被关了起来,在狱中思念情人阿布扎的一首抒情歌曲,也是这部歌剧中的重要唱段之一,一直流传到现在,人们久唱不衰。

二 、对作品的把握

每一首优秀歌曲,都有其诞生的历史背景和词曲作者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以及所倾注的理想追求或精神寄托。这首歌曲《飞出苦难的牢笼》是歌剧《草原之歌》的第六幕曲,在歌剧中的第六幕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情节:女主人公侬错加身陷牢房,痛苦不堪,但她满心牵挂的只有她的心上人阿布扎,不知道他现在身在何处,情况怎么样?很希望有人来给她带个消息,告诉她关于阿布扎的信息。歌曲表现了侬错加对阿布扎的无限思念之情。歌曲的歌词在第一部分带有哀怨与期盼的感觉,作者以“金雀”和“银雀”来比喻主人翁阿布扎和侬错加,金雀和银雀要永远相随,相亲相爱。把“身陷牢笼”比作是忽然来的一场暴风雨,把相亲相爱的两只雀,打得一只东来一只西,身陷牢笼的侬错加对在外的阿布扎十分思念,可是阿布扎却无音信,这样让侬错加倍感哀怨;歌词在第二部分作者却以欢快的词语来表达侬错加的内心变化,让她对阿布扎充满了信心。

这首歌曲《飞出苦难的牢笼》是一首抒情歌曲,也是这部歌剧中的重要唱段之一。一直流传到现在,人们久唱不衰。第歌曲表现了身陷牢笼的侬错加对阿布扎的无限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由的渴望。结尾三句“飞出这苦难的牢笼”要有递进的感觉,音量渐强,声音要有力度。这首歌曲音域较宽,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以及人物内心的独白,在音色上也有明显的对比和变化。声音要求忽而深情低沉,忽而焦急不安,忽而亲切充满幻想,忽而迎着暴风雨而满怀仇恨冲出牢笼的激情。在速度、音色、情节与感情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三 、 体验歌曲旋律的情感

(一)对歌谱的全面认识

演唱者对歌谱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应该有所认识、有所设想、有所创造,这样才能逐渐在艺术表现上达到完美的境界。音乐是表演艺术,一个演唱者需要有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感情的能力,并且会用歌声去表达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这是一个演唱者应当具备的表现能力。

(二)对歌曲的处理

1、演唱及情绪控制

要善于运用歌唱的技能、技巧,把所理解的内容、感受的情感用歌声表现出来的表达能力。在表现歌曲《飞出苦难的牢笼》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人物内心的刻画,在演唱的一部分的时候,声音主要保持在中低声区,织就要求我们有良好的胸腔共鸣,要沉得住气,中低声区的演唱气息要稳定。第二部分节拍改变为3/8拍,这样能使音乐较为活泼,在第二部分的时候人物内心的刻画显然出现了极大的转变,第二部分侬错加的内心是充满希望的,是富有想像力的,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间奏起了很好的过渡作用,情绪上的转换,与音区上的提高,间奏为演唱者提前做好了准备。第二部分的演唱,声音主要保持在高声区,这就要求了头腔共鸣,不仅要有稳定的气息,还要有音高位子。在演唱这部分的时候,面部表情应该是略带微笑的,身体趋于舒展。但是在结尾三句“飞出这苦难的牢笼”的时候要有递进的感觉,音量逐渐增强,声音要有力度,这样才能体现出侬错加的坚定决心与不朽的信念。因此,演唱者要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领悟其内涵,用歌唱得技能技巧把它表现出来,这是使歌唱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2、对前奏的处理

前奏是一首歌曲的触觉,它的出现拉开了歌曲的序幕,由它牵着歌唱部分的到来,于是情绪由此生,歌声源源来。歌曲《飞出苦难的牢笼》的前奏是意境性前奏,带有一丝悠远深邃的感觉,给人以心灵上的宁静,还略带一丝遐想。

3、高潮的处理

高潮,一般是歌曲中最高的主旋律音,從情绪发展来看,高潮的形成是思想感情最饱满、紧张度最强的时刻。所以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高潮的发展要合理、自然,不能在高潮到来时才去加工渲染,而是要利用高潮前后关系中的对比作用来烘托它。歌曲中的高潮、低潮对比所产生的作用,就好像大海中波涛起伏所产生的波峰一样,有着活泼的动感力,对歌曲起着不断的推进作用。

四 、演唱的处理

(一)声乐艺术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和文学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文学语言的帮助,声乐具有思想的细腻性和感情的确定性的特点,这是其它艺术所不及的。“言为心声”,语言本身就具有传达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功能,可以直接倾诉内心所体验到的每一种情感。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情感。有了对歌曲的真情实感后,就应该对歌曲处理有一个全面的总体设想,这里包括整个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等问题。在歌唱中特别要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如一首歌的叙述性与歌唱性的区别,一首歌曲的强弱轻重变化,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歌曲的高点(高潮处)和低点。一般来说要突出高点,一定要把低点放低,一定要有铺垫的过程,否则,一个劲儿的强或者一个劲儿的弱是达不到艺术效果的。

(二)演唱的处理

1、语言的处理

中国歌曲要求咬字吐字的清晰,中国汉字的声母韵母的发音,平翘舌的准确,前鼻音及后鼻音的准确,都关系到在演唱歌曲时的咬字吐字的清晰情况。歌曲《飞出苦难的牢笼》中鼻音及平舌比较多,所以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需要注意。

2、节奏、速度、力度的处理

歌曲《飞出苦难的牢笼》的结构较复杂,节拍变化较多,第一部分旋律优美舒展,节拍以2/4、4/4、3/4交替进行;第二部分由于节拍改为3/8拍,使音乐较为活跃,加之速度逐渐加快,音乐变得更加激动,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其中要注意连音与休止符的运用,以及高潮部分速度的渐强。

3、情绪的处理

第一部分旋律舒展优美,情绪趋于平缓,第二部分,音乐较为活泼,加之速度的逐渐加快,情绪趋于激动,在结尾处是情绪的高涨阶段。

4、音色的处理

对歌曲音色的处理,既是表现歌曲情感的需要,又是音乐表现的需要。为了真实而又生动的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准确的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歌唱演员就应该根据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通过音色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15]歌曲的演唱者侬错加她作为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这要求演唱者的音质透明清亮,音色富于变化。

猜你喜欢

牢笼演唱者高潮
到底谁呀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逃出牢笼的袋鼠
A Case Study: The Strategy of Translating Metaphor and Alliteration
到高潮了吗?
单独中的洞见
在音乐演唱中如何进行心理调控
心中的牢笼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