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诊断学教学改革研究

2017-09-28黄海燕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诊断学医学影像医学

黄海燕

【摘要】超声诊断学教学在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改进超声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依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及技术开展教学,加强超声诊断学的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对超声诊断学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超声诊断学 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H319.1

一、超声诊断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超声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内容,超声诊断学与普通放射诊断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CT诊断学、 MRI核磁共振成像学、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诊断学、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学等构成了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1]。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的今天,超声诊断学在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已成为必不可缺少的诊断和治疗的手段,其独有的无创性、无痛性、准确性、直观性、快捷性等方面发挥着其他诊疗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临床上对超声诊断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日渐增多,但是医学影像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超声诊断学相关的课程设置较少,例如:当前开展的课程仅有超声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设备学等,超声诊断学课时占所有专业课课时不到百分之十五,比如超声诊断学的书近500页的课本,教学时数却不到一百学时,这样短的时间内,教学授课的效果很难得到保证,只能走马观花,泛泛而谈。

2、超声诊断学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医学影像专业学生使用的超声诊断学相关的教材数量较少,比如介绍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超声三维重建、介入超声、血管内超声成像、超声靶向药物治疗等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的教材极少2。

3、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方法及手段相对比较单一,采用案例式、导学式、基于PBL、多媒体以及PCAS系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也比较少。

4、超声诊断学的学生操作动手能力的训练比较少,对学生的考核只注重理论知识而不注重操作动手能力的考核,学生的操作动手技能、超声诊断能力及报告书写能力不足。

5、超声诊断学双师型(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师资和实践教学经验)的师资都相对不足,教师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等都使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二、超声诊断学教学改革思路

超声诊断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改变这种现状,应从转变学生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信息系统、先进的设备开展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等为切入点,不断丰富超声诊断学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1、改变超声诊断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模式。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用“4+1”的培养模式:前四年学习基础课、公共课以及专业课,最后1年进行实习。该模式由于专业课学习与临床技能培训的时间跨度比较大,而导致理论课与临床技能结合不够紧密,教学的效果欠佳。因为最后1年医学影像专业学生还将面临就业的压力,有很多实习学生因准备就业以及要参加就业招聘或者公开招聘考试而导致实习的时间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为改变该现状,我们学校把医学影像本科专业“4+1”的教学模式改革成为“3+1+1”的教学模式,即前3年学习基础课、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第4年所有的学生均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进行专业课学习,第5年才进行实习。该模式的亮点在于第4年集中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进行教学,方便学生接触临床,学生还可利用课余的时间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到临床诊疗工作,加深学生对临床超声诊断工作的理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超声医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学科,为了做好学生在第4年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诊断能力及报告书写能力,我们还专门配置了B超仪器,专们设立超声技能培训场所,配备1名专业超声老师负责超声检查的操作技能培训,医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操作并得到临床带教老师的实时指导,从而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无缝衔接[2]。

2、在超声诊断临床技术实践阶段采用实习学导师制。本科学生“导师制”在我校内已开展实施成功多年,但在实习医院尚未实施。目前在传统的医学本科实习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实习生科室轮转的方式,实习教学任务由所在科室带教老师负责,转科后由新的带教老师接替,由于现在医院的科室越分越细,学生在每个科室的实习时间也应较短,随着临床科室的医疗任务加重,部分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逐渐淡薄,教师和学生双方缺少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了解不多,很少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指导和评价,这样不利于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全面发展,更难以保证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实习质量[3]。如果对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实施“导师制”,可以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既可以充分调动了带教老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医院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优化,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了医院教学工作和学术氛围的良性发展,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导师随时关心与指导,实习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3、运用CAI辅助教学。在超声诊断学的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应以解剖学为基础,病理学为依据,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熟悉常见病和多发病。利用CAI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互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CAI走进课堂,为超声诊断学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新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使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的超声诊断学教学仅依靠教师的讲解、黑板、粉筆及幻灯。超声诊断学的图像本身为动态图像,因此使一些内容不容易理解,同学们觉得枯燥乏味,处于被动地位。而CAI教学具有幻灯片、投影仪、电影、录像、录音等功能,使原来的学习内容由枯燥乏味的形式变成了图、字、声、像并茂,且栩栩如生。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容易理解、吸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观体验,由一种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见实践课在超声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因此我们努力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在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使学生都能上机操作,让他们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对操作所得图像和临床检查结果作相应的讨论和分析。这样做不仅能对书本上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同时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及临床应变能力。使他们思维灵活不拘泥于书本。为他们迈向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l]游宇光,葛贻珑,叶军,等,临床医学超声分流专业《超声诊断学》教学对 策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9):1161-1162.

[2]游岚岚,朱小虎,查晓霞,等,医学影像专业超声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中国医药导报 2011,12(4):188-189

[3]杨娜,刘国浩,关于加强医学影像专业超声医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中国校外教育,2014

猜你喜欢

诊断学医学影像医学
多种医学影像设备联合应用在突发事件卫勤保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AI医学影像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探究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