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2017-09-28胡炳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验学习新课改

胡炳炎

[摘要]新课标指出:要注重情境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归纳、创造。情境体验,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具体的数学事件當中去,参与到能获得到相应的数学认识的活动中去。这样不仅有助于获取数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能够渐渐掌握数学学习的一样平常规律和要领。所以我们要以“新课标”精神为引导,活学活用,创造性地教学,让学生通过体验认识

数学学习规律,增强学生学习数学信心,从而让学生学会自动学习。

[关键词]:新课改 体验学习 学习规律 活学活用

[前言]一直以来,数学课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很抽象,难于理解,特别是对于理解能力偏差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总是与枯燥、乏味联系在一起,因为学生们感觉到他们很难直观地认识到数学,如何才能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数学的存在,新课改提出要从数学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本身源于生活,同时也是服务于生活,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我们要为了掌握这个工具,正确运用这个工具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所以数学教学要体现课本上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只有建立起抽象的数学知识与鲜活的生活场景的联系,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才能使数学课堂更加的引人入胜,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获得数学体验。

一、让学生参与到小学数学活动中

新课改提出要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在具体情境体验中学习,学习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获得数学体验。现行的教材在编排上结合了儿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趣味性很强,所以我们要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充分参与到数学场景中去,体验数学的魅力。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素材应回归现实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提取出与教材相对应的素材,让现实生活成为数学教材的基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创设出形象的教学情境。让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充满生活化、鲜活有力知识。同时让学生们感觉到学习数学就是像是在了解身边事物一样的简单、从容,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二、在体验生活中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知识也是整个数学的基础知识,所以小学生一开始对数学缺少认识,缺少对数学规律性的探索能力,从而学生们对数学没有任何感性认识。因此必须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操作,探索数学规律,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直接认识,通过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鲜活的生活实例,从而让学生自主联系现实生活构建新的知识模型。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也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课本为本,所以学习的内容不能仅限于课本,而是要不断地往生活延伸。

(一)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体验,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场景中去,直接面对现实的数学问题,在鲜活的事实基础上认知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收获相应的数学知识。情境体验在小学生的认知数学规律和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新课改实施以后,我们的教学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已经不存在了,替而换之是的师生互动、结合现实数学情景讨论的方式,还有新教材的内容也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特别是教材中安排的“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等这些显性的操作内容,教师应该重视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形成概念、推导公式、实践应用。通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学生有机会通过切身体验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让学生能把课堂知识与社会事实等同起来,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二)在生活中使用数学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生活即是知识的根源,也是知识的归宿,所以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联想生活,而且要在生活中联想数学、应用数学,这样才能在生活实践中验证的我们的数学知识,使其最终为生活服务。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动性,真实性,就必须很好地架设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激发学生发现生活奥秘的兴趣。

三、在转变评价标准中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往的课程评价标准偏重于学生的成绩,这种评价标准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与素质教育的原则相背的。新课改对课程评价改革是新课改内容的一个重要内容,新标准要求教师更关注发现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注重日常课堂评价

新课改强调注重对日常课堂的评价,反对盲目看重选拔评价。只有侧重日常课程的评价,才能更好地认识到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为教师的提供教学反馈信息,新课改要求评价标准必须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要让被评价者也参与到评价过程当中来,评价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目前与老师要求的差距,也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现阶段的情况,老师可以根据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样的实时的信息获得,才能加深师生之间的认识,一方面通过评价,老师可以给予积极、鼓励性的评价,学生在得知自己差距后,也能马上迎头赶上。这样不仅在带动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了解教学效果的同时,课堂评价可以实时得知学生水平,也是验证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手段。

(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为了让学生朝着既定目标发展,由于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性,对于不同的学生,发展目标、方向可能是不同的,所以评价的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才是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的。特别是对于数学来说,高分低能的情况普通存在的,而有些学生成绩一般的学生,往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却是得心应手的。所以评价方式可以多一些,以课堂评价为主,结合作业分析作业情况、单元测试等评价方式,同时要让学生展开自评或互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做评价,可以起到让学生自省的作用。我们应当废弃不顾个体差异、只以升学为目的急功近利的评价方式,更加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2]汪霞:《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3]白月桥:《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4]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3月第1版。

[5]杨四耕:《自主课堂的要义与操作》,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0月第2版。

[6]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7]马跃:《现代教师的角色分析》, 辽宁教育,2002年4月第1版。

猜你喜欢

体验学习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基于省级精品教材多元自主学习平台的螺旋上升学习研究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应用研究
漫谈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的策略与途径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体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