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如何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2017-09-28韩俊先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如何培养职业能力会计专业

韩俊先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管理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敬业、发展、主动、责任、执行、品格、绩效、协作、智慧、形象”等构成了新时期的职业素养。中职会计专业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促进中职会计专业的长远发展和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中职 会计专业 如何培养 职业能力

中国分类号:F23

一、当前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

1、大众化。我国中职教育目前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招生人数呈阶梯上升态势,会计专业教育显示出不同寻常的繁荣。据2011年的统计,会计从业人员超过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已成为世界独有的“超级会计大国”。会计教育规模增长过快,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

2、国际化。随着资本市场、网络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WTO等多边国家组织、国际政策协调组织等推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了解国际经贸环境,熟悉资本市场运行规律和规则,寻求机遇,规避风险,是会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3、信息化。信息技术环境下角色须重新定位,公司财务部门应从成本控制、业务处理和会计报告的传统工作中解脱出来,转向战略支持等高级管理活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继续发展,社会对会计行业服务的质量要求也大大提升,对会计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加快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二、新形式下中等职业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审视新的形势,中职学校能够培养道德品质高尚、人格健全、会计基本功扎实的具备综合工作能力初级会计人才。考察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向,学生毕业后多从事出纳员、会计员、报税员、统计员、财会文员、仓管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技能型人才,教师在会计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中要围绕职业能力开展教学,这些职业能力会在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下逐步实现。

三、如何实现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1、加强职业教育,拓宽专业背景,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从专业教学角度讲,要适时地引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把过去单纯的以培养学生“做事”转变到既 “做事又做人”的模式上来。就人才素质的整体而言,“做人”比“做事”处于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位置。紧密结合相关的法规、制度、案例,注意“从会计源头”上加强会计职业教育,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

会计教育模式要从知识增长型向素质提高型转变,要对教育内容进行全局性、前瞻性的调整和规划。根据经济和企业的需求,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为学生创造更宽阔的就业渠道。为此,要拓宽专业口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导入行业标准,增加会计实务,加强管理会计和会计信息管理利用等方面的实训,强化人文科学素养的培育,扩大学生知识面。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以适应现代会计工作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2、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新的会计人才观。要跳出会计看会计,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专才仅仅学会某一专业技能,难以适应社会的复杂性和快速变化;通才并非通晓一切,而是强调掌握根本性、启发性的知识与方法和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养成终生受用的思考方法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环境和职业的不断变化。但从长远和现实的角度看,复杂的经济环境、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会计人员尽可能是复合型人才。所以,我们应当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

3、自身素质,强化师生互动。教学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关注学生的情感与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以改善学习方法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满怀信心、积极进取地去学习,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富有想象力主地去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性、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朋友和领者,教师应始终树立世界眼光,加强国内外科研教学的交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收和整合新思想、新观点。

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教师要用现代高科技教学手段与技术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大力推行教学互动类方法。要多层面、全方位的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实践式教学法和创新式教学法。其中前三种是典型的互动式教学法。创新式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将中小企业会计和财务运行过程中的大量实际问题用互动式来解决,让学生知道在实践中存在什么实际问题和应当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是这种教学的最大亮点。让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自行去实践、去发现、识别、讨论、解决、验证,然后再由教师综合汇总,进行对比分析,将创新思路、创新知识、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始终放在专业教学的中心位置。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素质与技能的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三个模块。

(1)基本素质与技能的训练。包括外语、计算机操作、珠算、點钞与验钞、中文大写数字及阿拉伯数码字手写体的训练等、基本的账簿书写训练,其中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可以通过专门的课程实现。其余内容可以与基础会计的凭证填写、账簿登记、错账更正和账务处理程序等组成基础会计的综合实训。(2)专业技能训练。校内,业技能训练可以与教学同步或在相关课程结束后进行,如:基础会计的单项模拟实习、整套会计业务综合模拟实习等。校外,学生可以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或借助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训练。(3)综合技能训练。可以从会计业务综合训练、假期社会实践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三方面来分解综合技能训练的难度。从校内的会计业务综合训练入手,熟练会计业务处理技巧和流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既能掌握相关职业技能,又能让学生提前体会社会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学会如何与上司、同事相处,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5、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会计教育的现实环境必然要求中国会计走向世界,会计教育也必然要融入世界,走国际化道路。总之,我们要按照中国会计学会金会长所提出的“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利用后发优势,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借鉴国外先进成果。

参考文献

[2] 沈英.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06,(4)

[3] 梁方正.当前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7,(10)

[7] 赵鹏飞.会计教学理念的嬗变与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如何培养职业能力会计专业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