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对待学生的犯错

2017-09-28孟靖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惩罚错误孩子

孟靖

摘要:学生时代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最敏感易错的阶段,作为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方面用心,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指导好学生的行为,在他们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他们的错误,从错误中找到原因,不断的纠正改进。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把握好度,让学生在不断的错误改正中,端正态度,做到严以律己,从而减少出错的几率。

关键词:学生犯错 正确对待

中国分类号:G45

前言:前不久,观看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大作——《思德启思录》,让我获益匪浅。书中有这样一些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们出点错未尝不是好事……。这些话让我深受体会:在我们的课堂内外或者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总觉得孩子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他们的所作所为要让我们看起来“合乎情理”才对。否则,就是错了。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面对孩子们的行为,我们理智一点的做法是点拨和纠正,偏激一点的办法是批评和惩罚,直到孩子达到我们的要求为止。

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又何曾允许孩子们犯错误?又何曾以端正的心态来善待孩子们的犯错呢?面对学生的犯错,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笔者根据自己观点做了一下总结。

一.我们要正确看待学生的犯错

是人就会犯错误,更何况是孩子。所以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常的心、包容的心来对待他们犯错。孩子们由于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以及社会经历与成人不同,他们的所作所为难免会出错。然而,这些错恰恰反映了孩子们认识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尽管有时候确实明显出错,但成功正是从这诸多的错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非常“听话”,老师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当然也从来不犯错误。那么这样的学生还有灵魂吗?他将来能学会本领吗?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二千多项发明,其犯错的次数不计其数,每次失败之后,他说:我又向成功迈进了一步,因为我知道了一条行不通的路。因此,我们毫不夸张地说:犯错是孩子进步的足迹,阻止了他们迈向错误的脚步,等于阻断了他们迈向成功的道路。在一定意义上说,学校就是孩子们“出错”的地方,现在犯错是为了将来不再犯错。

二.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犯错呢

人是在不断犯错、改错中成长起来的,关键是怎样面对错误,怎样改正错误,怎样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使他们能更健康的成长。对于孩子的错误,我们应注重以教育为主、处理为辅。惩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是为了帮助和教育犯错的学生。因此,对学生的惩罚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一是施行惩罚,必须依据事先制定好的公布于众的规则,任何惩罚应该是“有言在先”。否则,不但受惩罚者感到冤屈,其他同学也会打抱不平;二是惩罚中要进行仔细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态度既严肃又诚恳,道理既明了又实在,使其心服口服;三是惩罚后要切实使受教育者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危害,并帮助他们树立改正错误、继续前进的信心;第四,重责其事,轻责其人。学生犯错是有一定的原因,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犯错就一棍子打死。应该认为犯错是难免的,是因为多方面原因的,相信学生只是一时而为,相信学生的本质是好的,要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改正错误的勇气,促使学生摒弃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防止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第五,一碗水端平。对犯错学生,老师要有足够的信心、耐心、细心和爱心。要做调停者,不要做审判官。遇事不急躁,不粗暴,同时细心观察,时常留意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状况,并用一颗爱心去赢得学生的理解、认同与尊重,这样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还要慎重对待学生的以下两种犯错:一是学生因为大意而犯错。这种错误往往是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由于疏忽大意造成的。但学生并无犯错的动机。这种学生犯错后本已忐忑不安,如果教师再加以批评,那么这个学生必将觉得委屈,搞不好会让学生走向反面。因此,教师对此要有宽容之心,原谅学生的無心之过。比如在实验课堂上,由于学生的疏忽,导致实验失败。这时,我们应该关注什么?是关注实验结果,还是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呢?事实上,失败的实验往往让学生收获得更多。教师只要及时引导学生寻找失败的原因,就会让这次失败成为学生有效的学习资源。二是学生因为执意而犯错。对于这种学生的犯错,老师一定要冷静,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千万不要采取高压政策。要认识到学生的这种执着的精神是可贵的。因为这种犯错蕴含的往往是创造的萌芽和智慧的火花。这说明学生是在独立的思考,并有了自己的主见,没有盲目相信别人或权威。此时,他们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尽管学生的执意绝大多数会失败,但这种精神一定不能扼杀。试问哪一个科学家不具有这种执着的精神?学生的执意,标志着学生的成熟,表明了学生对事实的尊重,敢于向权威挑战。这时,我们不要轻率的用权威来否定学生,来纠正学生,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的创造力就在找原因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总结:孩子们由于他们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成人不同,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而这些理解或表达方式在某些方面或许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不准确,但这并不是学生的错。我们对此应该表示一份谅解和宽容。让学生在犯错改错的过程中不断地成熟。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他们可贵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也保住了他们的自尊,实际上是给他们继续求知探索的鼓励,让他们放心地发挥他们的创意和潜能。而批评与指责却可能从此遏制他们的探索欲望,或导致他们逆反地故意重复同样的错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越“出错”反而越真实、越科学、越深刻。不出错或许是更大的错误,允许孩子犯错,他会成长更多。

参考文献:

1.李允. 教学错误资源:理性认识与有效开发[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4)

2.蔡蓓. 让错误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J]. 才智. 2010(04)

3.徐丽君. 直面错误 生成精彩——浅谈利用课堂“错误”资源的教学机智[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9)

4.韩华球. 错误:一笔重要的教学资源[J]. 课程.教材.教法. 2005(03)endprint

猜你喜欢

惩罚错误孩子
在错误中成长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Jokes笑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怒”与“努”
真正的惩罚等
“浮”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