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重视域下荀子哲学的生命教育意蕴探析

2017-09-28唐明燕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荀子

唐明燕

摘 要: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目前学界对荀子思想的生命教育价值关注很少。实际上,荀子的思想中蕴含了一些对生命教育来说至关重要的理念,值得发掘和借鉴。具体来说,荀子人性论思想所包含的“化性起伪”的理念揭示出生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对生命态度教育颇有价值;荀子“修身俟命、与时屈伸”的主张为生命挫折教育提供了思路;荀子对物我关系、人我关系的看法为生命的社会化教育提供了借鉴;荀子从礼义出发反对自杀和争斗,认为“人最为天下贵”,对生命价值教育颇有启发。

关键词:荀子;生命态度教育;生命挫折教育;社会生命教育;生命价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4-0062-05

随着生命教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理论问题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关于中国生命教育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已成为学界共识。但这种共识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具体到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流派、主要经典著作中究竟有哪些资源可以为当代中国生命教育所用却鲜见细致、系统地发掘,仍留有较大的研究余地。儒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干,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目前关于荀子哲学对于生命教育意义的研究仍是学界研究的空白点。本文拟立足于《荀子》这部著作,从生命态度教育、生命挫折教育、社会生命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等多重视域,对荀子思想中所蕴含的可以与当代中國生命教育相结合的理念,进行发掘、梳理和萃取,以期做出新的诠释。

一、“化性起伪”与生命态度教育

“人性论”是《荀子》一书的核心议题之一。荀子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典型地体现在这样一段话中:“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1 ]可见,在荀子看来,如果放纵人的自然本能不加节制地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道德品质的败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荀子由此认为“人之性恶”。但是,追求道德品质的完善和社会秩序的和谐毕竟是儒家的终极目的,为此,与“性”相对,荀子又提出一个“伪”的概念。所谓“伪”,就是通过师法的教化、礼义的训导,使人性由“恶”变“善”,即谓:“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1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化性起伪”的过程。而“性”与“伪”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便是“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1 ],“性伪合而天下治” [1 ]。

以往学界对荀子上述人性理论的阐发,主要囿于荀子人性论所蕴含的心、性、情、欲之间的关系,荀子人性论究竟是“性恶论”还是“性朴论”的辩争。以及荀子和孟子人性论的异同等中国哲学领域的纯学理问题,而关于荀子人性论对于生命教育的价值却很少有人关注。实际上,荀子的人性论内含了一些对生命教育来说至关重要的理念,值得发掘和借鉴。

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重新诠释荀子的人性论,我们会发现,荀子实际上表达了对于“生命”的这样一种态度,那就是:生命是一个从“不完善”开始不断走向“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这样一个过程的完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通过后天艰苦的努力,接受师法的教化、礼义的训导才可以完成的。这个过程,用荀子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不断的“积”和“渐”的过程。所谓“积”,在荀子这里,主要是指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在“书”中学,在“行”中学,向“君师”学,不断把“善”内化到自己心中。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自身应该做的事情,做到“全”,做到“尽”,那就可以成为“圣人”了。这也就是荀子所讲的:“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1 ]所谓“渐”,在荀子这里,主要是指注重环境的熏陶浸染。荀子认为,后天环境的熏陶对人性重塑具有重要意义。人性会随着周围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正所谓“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 [1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1 ]。因而,荀子认为:“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1 ]总之,在荀子看来,生命正是在“积”与“渐”的漫漫征途中,逐渐臻于完善,没有捷径可走,即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

生命态度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荀子人性论所流露出来的上述生命态度,正是当下中国生命教育所需要的。生命教育在港台和内地(大陆)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尊重生命的现象。比较典型的有,不尊重自己的生命,如自杀;不尊重他人的生命,如暴力伤害他人等 [2 ]。尽管每一起自杀或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但同时不容否认的是,也与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出了问题有很大关系。当一个人把生命凝固化,只看到生命当下所发生的一些不愉快,而不能把当下发生的不愉快放入整个生命成长的链条中去考察的时候,就容易在思想上陷入偏执,就容易把一些事情过分扩大,从而引发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极端行为。如果能够借鉴荀子人性论的思维方式,把生命看成是一个过程,并以这种过程思维来考察自己的人生,来认识自身的当下处境,便可以生发出辩证的眼光,从而避免夸大生命中暂时出现的困境,减少为了一件事或几件事而冲昏头脑做出自杀或伤人等极端行为的几率。进而,荀子所传达出的“生命是一个需要经过努力,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这种正确的生命态度,还会激发出人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动力,让人不慕玄虚,踏踏实实地去做人、做事,从而使整个生命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荀子的这些理念值得当代开展生命态度教育时汲取和借鉴。endprint

二、“修身俟命、与时屈伸”与生命挫折教育

“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在于是否能够直面生存困惑。” [3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在不如意的境遇中,在面临各种生活挫折时,最容易产生生存困惑。于是,如何帮助人们恰当合理地理解自身境遇,获得直面挫折的勇气,最终走出生命困顿,便成为生命教育所必须要解决的课题。在这方面,荀子的命运观可以为生命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理念。

当陷入挫折时,儒家也会和生活中许多人一样把其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如《论语》就讲过“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之类的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儒家一方面承认“有命”,另一方面又“不认命”。他们激励人在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开拓发展空间。“尽人事,听天命”可以说是儒家在“命运”问题上的一贯立场。荀子也是如此,甚至相较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等其他儒者,荀子表现出更强的进取精神。例如,前文提及的在人性完善的问题上,荀子认为,可以通过后天“积”和“渐”的努力来实现;再如,在天人关系上,荀子明确宣称:“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1 ]可见,在荀子的视野中,人自身的努力至关重要,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当然,荀子也意识到了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外在环境或者偶然因素在个人发展中同样重要,有时候甚至是至关重要。用荀子的话讲就是“节遇谓之命”,即制约人生的遭遇就是命运。在人生历程中,人难免会遇到无能为力之处、无可奈何之时。对此,荀子的基本看法可以概括为两点:

其一,端正态度,修身俟命。所謂“修身俟命”,就是要做好准备,耐心等待。荀子的这一观点在如下一段话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夫贤不肖者,材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 [1 ]这段话告诉我们,在面临时遇不济时,君子应该比处于顺境时更努力、更小心、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即“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也就是要好好地做学问,仔细地考虑问题,修养自己的身心,端正自己的品行,然后“以俟其时”,即等待机会的降临。等到时来运转的那一天,因为君子事先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苟遇其时,何难之有”,一切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反之,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如果不知反省、只知抱怨,则于事无补,即谓:“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 [1 ]

其二,调整行为,与时屈伸。所谓“与时屈伸”,就是要随着时势的变化,随机应变。用荀子的话讲,就是:“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诗》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能以义屈信变应故也。” [1 ]这段话告诉我们,面对不同的境遇,明智的人应该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有时候可以柔顺得像香蒲和芦苇一样,但这并不是出于懦弱胆怯;有时候又可以刚强坚毅,但这也并不是出于骄傲横暴。真正的君子应当向时而动,当曲则曲,当直则直,灵活应对。

荀子上述“不怨天、不尤人、修身俟命、与时屈伸”的理念正是当代生命教育应当获取的宝贵资源。这样的理念既能让人在面对困难与坎坷时保持应有的坚守与坚韧,又能启发人采取必要的灵活方式去应对挫折。这样的理念内化到心中,有助于人们理性、平和地看待自身遭遇和社会发展,保有一份坦然和豁达,保有一份对未来的希望,不致丧失进取心,并能减少怨气。在当代中国,很多自杀和暴力伤人事件正是出于对生活的绝望和怨气的积聚。因而,荀子的这一理念值得当代通过生命教育的开展,结合当下社会需要传达给人们。

三、“物我、人我观”与社会生命教育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在与“物”的接触、与人的交往中才能够开展,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能力影响着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命质量。“生命教育应帮助人塑造社会生命” [5 ],待人接物是其中的应有内容。在这方面,荀子的“物我观”和“人我观”可以为此提供不少借鉴。

在“物我关系”方面,荀子的核心主张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君子役物”;其二,“欲利而不为所非”。“君子役物”,语出《荀子·修身》篇,完整的表述是“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即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欲利而不为所非”,语出《荀子·不苟》篇,意思是君子希望得利,但不会用不正当的手段去求利。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究竟是“役物”还是“役于物”,究竟以何种方式去“欲利”,是值得每个人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的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命归宿。例如,最近一些年,在新闻媒体上我们不时会看到一些绝症病人在面临生命终结时,会反省得病之前的所作所为,为自己曾经过度为名、为利疲于奔命而后悔。后悔为了那些身外之物而忽略了身体健康和亲情、友情、爱情等这些生命中比名利更重要的东西。这种反省就是对“役物”与“役于物”之间界限的反省。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些手握特权的人,在追求物欲的路上贪得无厌,最终身败名裂,身陷囹圄。类似这样的事例,正是在印证着荀子“欲利而不为所非”的重要性与正确性。总之,荀子在“物我关系”上的这些理念提醒我们:对名声、财富的追求要有界限,要适可而止,应让名利成为使生命更精彩的保障,而不是让名利绑架我们的生命,更不能为了追求名利丧失底线,不择手段。

在“人我关系”方面,荀子既提出了基本要求,也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就基本要求来说,最起码应该做到不伤害他人、不陷害他人。在荀子看来,这是遭人摒弃、让人痛恨的行为,即谓“伤良曰谗,害良曰贼” [1 ]。在一个群体中,当自身的能力比他人大时,荀子认为,应该宽容大度地去帮助引导别人;当自身能力比别人小时,荀子认为,应该恭敬、谦逊、小心地对待别人,承认别人的能力,即谓“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絀以畏事人” [1 ]。反之,当自己有本事的时候就仗势欺负别人,当自己没本事的时候就嫉妒诽谤别人,在荀子看来,就是十足的小人了,即谓:“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忌怨诽以倾覆人。” [1 ]在现实生活中,因仗势欺人而促使双方矛盾加剧,进而暴力相向的案件时有发生;因嫉妒别人而造谣中伤,甚至采取犯罪手段夺人性命的案件也屡见不鲜。类似这些事例都在提示荀子上述理念的重要性。当今生命教育在教导人珍惜自我和他人的生命时,确实应该把“不因权势而欺人,不因嫉妒而害人”的理念讲清讲透。endprint

就处理“人我关系”的较高层次的要求来说,荀子的主张主要有三点:其一,真诚待人。荀子曰:“是是、非非谓之知……是谓是、非谓非曰直……匿行曰诈。” [1 ]可见,在荀子看来,明智就是能分清是非,正直就是能够坚守是非的标准。荀子又讲:“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1 ]即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唯利是图,就是荀子眼中的小人。类似这样的观点在《荀子》一书中比比皆是。其二,关爱他人,荀子曰:“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劳苦之事争先,饶乐之事能让。” [1 ]也就是说,做人应该外在恭敬、内心诚实、遵循礼义、性情仁爱,劳苦的事情争着干,享乐的事情让给别人。这是在与人交往方面荀子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道德境界上不断提升自己。其三,学会欣赏他人,有出于公正之心“崇人之德,扬人之美” [1 ]的雅量。荀子所提出的这三点,特别有助于发展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在一个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自身也必然会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四、“人最为天下贵”与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引导人们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提升生命价值。可以说生命价值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归宿。在这方面,荀子值得称道的理念就在于他对人生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1 ]可见,在荀子的视野中,“人”是天下最尊贵的存在,而人的尊贵性就建立在道德理性之上。荀子把“礼义”看成是人之尊贵之所在,这其中隐含的意义就在于,如果人不知“礼义”,不行“礼义”,不按“礼义”的要求去做人做事,那也就丧失了人的尊贵性,也就不配做人了。在荀子这里,懂不懂礼义,是人与禽兽的分界线,礼义践履程度的高低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明晰这一点,对于培养人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是十分有用的。

例如,对于“自杀”这种行为,荀子就从“礼义”的角度进行了否定。荀子曰:“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 [1 ]在这段话中,荀子结合商朝末年一个名叫申徒狄的人来表达他对自杀的看法。传说申徒狄因为对世道不满而怀抱石头投河自尽。荀子认为,尽管放弃自己生命的事对一般人来说是一件难事,但这种“难能”却并不“可贵”。因为轻易放弃生命的消极行为于事无补。儒家所倡导的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样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现实,先秦时期的儒者或游说诸侯、或著书立说、或收徒讲学,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去改变现实。放弃、逃避,从孔子开始,就不是儒家所认可的态度。正是基于此,荀子认为,申徒狄的自杀行为不符合礼义,不是君子所倡导的行为。在荀子看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可贵,不是看其是否难以做到,而是要看其是否符合礼义;判断一种学说是不是可贵,不是看其是否艰深、奇特、难以把握,而是要看其是否对“礼义”有好处;判断一种名声是否可贵,不是看其能否流传千古,而是要看其是否符合礼义。因此,“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 [1 ],即关键是以礼义来衡量是“当”还是“不当”。

不仅对轻易放弃自己生命的做法,荀子持批判的态度,而且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同样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其批判的标准也是礼义。荀子曰:“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室家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然且为之,是忘其亲也;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为之,是忘其君也……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忧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过甚矣哉?” [1 ]可见,在荀子看来,如果一个人為了发泄一时的愤怒,而与人暴力相向,要么受伤、要么丧命,是十分愚蠢自私的行为。荀子在这段话中举例说,哺乳的母猪为了小猪都知道压抑怒气,不触犯老虎,哺乳的母狗都知道为了顾及小狗,不到处游逛以免招惹事端,而有些人却忘了自己性命的宝贵,忘了自己对亲人、社会的责任,为了一时之气与人争斗而惹祸上身,这在荀子看来,是猪狗不如的事情。荀子还指出,大凡争斗的人,必定认为自己是正确而别人是错误的。但是荀子认为,即使自己果真是正确的,别人果真是错误的,轻易地豁出性命、不计后果地与人争斗也是大错特错的事情。因为这是“忘其身、忘其亲、忘其君”的不合礼义的事情。

在当代中国,“礼义”的具体内容尽管已与先秦时期有了较大的不同,但荀子的上述理念,就精神实质来说,对现代人如何认识生命的价值,如何调适、取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仍颇有教益。据统计,中国的自杀率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自杀已经成为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而且自杀的年龄有不断走低之势。有的人甚至因为父母老师的几句批评、因为一次考试或一次作业的不理想都有可能去自杀。另外,近年来,在一些公众场合,为了一些小事恶语相向、大打出手进而造成恶性后果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为了一时之气便鲁莽行事,结果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不幸和苦难,给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是让人十分痛心的事情。荀子的思想提醒我们:生命是宝贵的,人生是有尊严的;人生价值就体现为在有限生命历程中的不断努力,就体现在对自己人生责任和道义的承担;轻易地放弃生命或者为了一些事端而争斗,于人于己无益,于事无补,不值得去做。荀子的这些理念应该被融入到当代中国的生命教育中,让其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荀 况.荀子[M].方 勇,李 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375,375,313,313,110,111,109,5,5,265,480,41,28, 16,27,27,15,34,18,28,127,25,25,39.

[2]郑晓江.从生命教育的背景看中国生命教育的特色[J].思想理论教育,2007(10):8-13.

[3]欧阳康.生命教育应当直面生命困惑[J].广东社会科学,2011(1):59-6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5]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8-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荀子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机场与修理匠(微篇小说)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荀子思想之“隆礼重法”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荀子:周游列国,不如虚拟双簧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浅析荀子“礼”论思想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知识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