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塘镇:比出新路径 煮好“旅游饭”

2017-09-28孙蕙

当代贵州 2017年35期
关键词:大塘短裙粮仓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孙蕙

大塘镇:比出新路径 煮好“旅游饭”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孙蕙

今年夏季,雷山县迎来避暑旅游高峰。

“往年,云雾缭绕的茶园美景只有茶农们自己欣赏,今年却‘卖’出了钱!”大塘镇党委书记张洪智高兴地说。

作为雷山县的茶产业核心示范基地,坐拥2.84万亩茶的大塘镇,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茶叶销售,与贵州瓮福集团签订茶叶产业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入3600万元新建茶叶深加工厂、茶吧、低产茶园改造等,发展集观光、休闲、娱乐、旅游、文化、体验互动为一体的生态茶观光园,让“茶文化”带动“茶经济”。

“茶旅”融合发展仅是大塘镇由极贫乡镇向旅游风情小镇转型升级,以卖“旅游饭”实现脱贫摘帽的路径之一。

今年,按照“北西江,南大塘”旅游布局规划,雷山县抢抓雷山至榕江高速公路、县城至大塘快速通道、“苗岭天路”等项目相继启动建设,将大塘镇固有的“茶、文、农”资源与旅游融合发展,依托特色旅游推动全镇发展转型。目前,已累计投入并整合其它资金共计23亿元以上用于大塘镇脱贫攻坚工作,为煮好“旅游饭”添柴加火。

“虽然来到这里路途有点远,但没白跑,舞蹈和服饰跟我在网站上看到的一样,很美,水上粮仓更有特色!”7月15日,从广州远道而来的游客王先生,聊及此次大塘之行的印象,他对短裙苗族舞蹈和水上粮仓赞不绝口。

大塘镇是短裙苗聚集之地,苗族手工制品、水上粮仓、苗家美食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今年,大塘镇拟启动建设水上粮仓酒店群、桥王、掌批3个高标准旅游驿站项目,以及千户精品民宿、千家乡村客栈“双千”乡村旅游示范点工程建设,让固有的文化资源变成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产业。

“短裙苗乡、水上粮仓、苗岭天路、花海幽谷等独具特色,今后的大塘镇将是最美的短裙苗农耕文化根据地。”大塘镇党委书记张洪智说,到时候,说起雷山县,能想到不仅只有北西江,还有南大塘。

“文旅”融合发展风生水起,“农旅”结合稳步推进。

今年7月,张铭仁的银枫生态养殖基地迎来了一拨拨客人。“每天都有游客来,除了吃现杀的黑毛猪肉,有的游客还另外付钱将买的猪仔寄养在基地。”

大塘镇依托境内的九十九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借助园区内银枫生态和万城牧业黑毛猪养殖企业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扶持、产业带动,在农旅融合发展上做文章。除了养殖,大塘镇还引进赐大健康集团有限公司与村民们签订丹参中草药种植收购协议,充分利用林地、坡地发展林下经济,在大塘32个村发展天麻、丹参等中草药种植。同时,在九十九农文旅一体化产业园,规划建设农业体验观光园,让游客通过亲手种植、采摘蔬菜,体验农耕文化。并计划在苗岭天路“旅游圈”鼓励村民开设农家乐、农家客栈。

(责任编辑 / 顾海凇)

大塘镇在农村集中建房和危房改造项目实施中,将各村寨统一按照苗族民居风格进行打造。(欧辉 / 摄)

猜你喜欢

大塘短裙粮仓
5G+智慧农业 打造中国粮仓高产田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金口河区:守护“粮仓”织牢监督网
后脱贫时期民族村寨规划发展探索
锦绣“云城”春未央
木星地
粮仓
裙潮游个秋
香港宏施慈善基金一行到大塘镇慰问五保老人
短裙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