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岗:全城动员 赴文明之约

2017-09-28唐继辉任廷会

当代贵州 2017年35期
关键词:市民道德文明

文_唐继辉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任廷会

红花岗:全城动员 赴文明之约

文_唐继辉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任廷会

城区新貌。(红花岗区文联供图)

文明创建,惠民利民。

近年来,红花岗区始终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改善民生、惠民利民的重要载体,红城处处绽放文明之花,城市面貌、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文明风尚的明显改善,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行走在红花岗区的大街小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文明创建的持续深化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背街小巷干净整洁、车辆斑马线礼让行人、城市“牛皮癣”不见踪影、志愿者身影随处可见。

今年以来,红花岗区以创文“十大工程”为抓手,投资35.6亿元完成了海尔大道绿地景观提升工程、黔北生态镇建设、社区小微花园建设等39个项目,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对上学、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求。

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红花岗区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在26条主次干道及社区划出3500个停车位并规范管理,设置电动车临时停靠点1336米,有效缓解了城区停车难题;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8个,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顽疾从源头上得到根治;城市社区环境卫生全面提升,楼道小广告等得到整治和管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赢得了群众对创文工作的支持和赞誉。

如今,红花岗区城市环境整洁优美,公共秩序文明和谐,成为一座内外兼修的文明之城。

在创文工作的持续深化中,红花岗区的志愿服务队伍成为社会新风尚,9万名注册志愿者长期坚持奉献爱心。老红军李光、义工卓先顺、最美教师徐德光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在红花岗区集中涌现。今年以来,老红军李光入围了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罗其义入围中国好人榜,老城小学迟到小学生在风雨中向国旗敬礼的行动感动了数以万计群众。

红花岗区120多个道德讲堂每年开展各类宣讲2600余次,道德模范宣传专栏实现全区楼栋院落全覆盖,潜默移化引导人们崇德向善。

此外,红花岗区不断强化市民素质,全区9个街道综合文化站、65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时间均超过42小时,拥有功能室200余间,长期开展市民教育和各类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市民精神境界和社会文明风尚。

创文带来的变化让老百姓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不少市民感叹:城市美了,风气好了,生活方便了。外地游客对这座城市赞不绝口:“城市很美很整洁,超出想象。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里的机动车都礼让行人,很感动,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很温暖。”

创建成果来之不易,长效保持是群众的呼声,也是党委政府的庄严承诺。为了推进工作长效常态,红花岗区开启了文明创建新征程,探索城市文明“4+1”联包模式和“八大环境”长效常态管理机制。今年6月以来,全区干部累计走访群众10万余户,对群众反映的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开展整治1700余次,解决问题超过1500余件。

如果说城市的环境是城市之“形”,那么文明折射的则是城市的“魂”。在文明创建的持续深化中,红花岗区城市环境更加靓丽,市民素质不断提升,人、城、山、水融为一体,共赴文明之约。

(责任编辑 / 付松)

猜你喜欢

市民道德文明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对不文明说“不”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