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分析提升学生志愿服务积极性的策略

2017-09-27杨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积极性学生

杨哲

【摘要】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是当前各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现阶段各学校的志愿服务工作虽然形式多样,但是还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缺乏积极性、实践的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所以本文在分析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学生志愿服务积极性的措施。

【关键词】学生 ; 志愿服务 ;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96-01

一、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志愿服务工作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也是使学生参加到社会实践中来的重要方式。而作为志愿者队伍主力军的学生志愿者来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在进行志愿服务工作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对志愿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

大学生参加志愿者工作大多是在学校和社团的组织下进行的,学生们将志愿服务工作看成是在学校中要完成的必修课,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难以投入感情来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此外,还有一些学校没有明确的告诉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而只是将其看成是评价学生道德品质好坏的标准。由于学生对志愿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学生为了得到表扬或者奖励而盲目的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工作,这就使得志愿服务工作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二)志愿者激励机制不完善,积极性不高

对于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工作来说,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很好的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志愿服务队伍虽然在逐渐的扩大。但是一直以来,相关部门没有明确规定我国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再加上志愿者遇难事件时有发生,这就使得学生志愿者对志愿者这份工作产生了质疑,降低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在权利方面,许多志愿者难以接受到相应的教育、培训机会少、待遇得不到保障等,也是造成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第二,社会基础薄弱。现阶段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比较萧条,人们对公益事业的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就使得我国的公益事业无法深入人心。首先,在企业进行招聘的时候,往往将学历、在校期间担任过干部或者党员等看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标准,而那些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学生往往被忽视。此外,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很少是因为自己想要去做或者是喜欢去做,而是为了响应某些政治号召或者是完成某项任务,这样不符合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理念,在一定意义上削弱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影响力。

二、提升学生志愿服务积极性的策略

(一)转变学生对志愿者工作的认识,加强宣传力度

要想提升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明白志愿服务工作是建立在奉献、互助、友爱的基础上的,端正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态度,让学生由被动的参加变成主动地参加。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报、广播、文化专栏等形式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宣传。但是,在宣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的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宣传的时候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将宣传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精神上,使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有一个初步的正确认识;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则要将重点放在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上,让学生明白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够增强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开拓他们的视野,从而淡化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功利性目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消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

对与志愿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这一问题,对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政策法规,从而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首先,政府要履行其义务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教育,让志愿者了解志愿服务工作的性质及其在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减少在志愿服务中出现的志愿者伤亡事故。其次,政府要根据各国的与志愿者相关的法律文献,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志愿者的基本情况为志愿服务工作和志愿者制定一条系统的政策,消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

(三)完善对志愿者的激励机制

为了提高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完善对志愿者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但是在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让学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进行志愿服务工作。首先,要改善社会基础薄弱的情况,就要形成社会多方的支持力度,为志愿者创设一个良好的精神激励氛围,如政府相关部门将志愿服务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中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还可以对企业实施“慈善免税”的措施,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慈善中来,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资金支持。有了资金的支持,志愿者们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时候就能够放手去做,从而促进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媒体对志愿者行为的报道也是激发学生志愿者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所以媒体要做好宣传工作,在社会上形成一股正能量,从而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来。第三,改善志愿者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第四,有些学生虽然非常想参加志愿服务工作,但是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志愿服務部门,这就限制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所以,管理部门要为学生志愿者搭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志愿者们展示自己的风采。

三、总结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学生志愿者的队伍在不断的扩大和发展,因此对学生志愿者的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是面对现阶段存在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学校要做好管理工作,统一规划和引导志愿者的工作,被保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完善奖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相信在学生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这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队伍一定能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谱写出一首动人的乐章。

参考文献

[1]朱承等.高职学生的志愿服务现状与改善策略——对常州卫生高职校志愿服务的调查与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2(18)

[2]于明涛.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积极性学生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