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边境教育安全文化威胁

2017-09-27吴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边境文化

吴尹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对M县的10所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关于教育安全的了解进行 调查,发现边境教育安全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双语教学的落后,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境外文化的侵蚀,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边境 ; 教育安全 ; 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84-01

M县地处西双版纳东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长740.8公里,在澜沧江——湄公河交界地段,关累港下游,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绿三角”,与世界闻名的金三角仅距200多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老挝及缅甸等境外文化对我国边民的影响。

一、M县教育安全存在的问题

(1)境外学生对我国学生的影响。在学校中外籍学生所占比例为5.7%,其中缅甸学生为5.2%。在访谈和观察中发现,首先外籍学生年龄普遍比我国边境学生大,对我国学生心理发展还是不利的。皮亚杰认为学生特别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其自身的阶段性和顺序性的,和这些“大龄学生“在一起学习,我国学生的心理发展可能提前。

(2)境外文化的渗透。其次,在对“境外文化会我们产生不良影响”这一调查发现,是有超过一半学生是不赞成的,他们认为境外文化是有益的,如图1。不可否认,境外文化是有其优秀部分,但也是有其糟粕的,而边境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在接受优秀境外文化的同时,还不能将我国民族文化和其少数民族文化全部抛弃。由图1可看出,境外文化已经对我国边境渗透,破坏对我国民族文化,不能对我国文化安全疏于防护。

(3)边境毒品问题。 最后,M县的地理位置需要对毒品警惕。最为注意的是边境沿线的“小红豆”,通过访谈得知,小红豆一包是500颗,100元3颗。一般学生吃了小红豆晚上精神很好,但是白天会萎靡不正。学生沾染上毒品有以下三个原因:①学生在村寨中看到家长或是其他村民有此行为,有样学样;②学生在与所谓社会上朋友交往时,朋友的引诱;③边民出境没有多大的限制,出去人一多带回的毒品就多,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接触到毒品的机会就大大增加。

(4)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M县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在图2中可看出该地的民族主要是汉族、哈尼族、傣族、苗族和彝族等。表1说明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学生还是比较少的,只有39.6%的学生会本民族语言,但是考虑到汉族作为M县最大的一个民族,那么该地对民族语言的保护还是比较完善的。德国浪漫主义哲学家、新康德主义者Herder十分强调语言和文化生成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语言,拥有相同文化的人会以语言为基础产生归属感。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它也是人们与世界相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记载人类文化的载体。中国拥有56个民族,其文化的绚丽多彩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的添砖加瓦。近几年总是报道少数民族的具有几百年的历史的村寨由于火灾等原因毁于一旦,其历史文化可能都会失传,但少数民族语言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因而对培养加强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学习和传承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在开展相关的民族活动和课程还是较多的,但是却没有效果。在“学校经常组织民族歌舞活动”和“我在学校学习了很多本地民族的历史”两个题中选择同意的学生分别是60.1%和77.6%,学校在民族活动和少数民族课程方面还是不重视的。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语言方面,在问卷分析中,高达87.8%学生是喜欢说汉语,学生一旦忘记本民族语言,忘记本民族的身份,他们的后代会一代一代不再讲本民族语言,对于其民族文化的传承无疑是毁灭性的。由此可看出学校虽然有组织民族歌舞活动及关于本地民族历史的学习,但可能次数较少,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二、M县教育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1)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内外交困。境外文化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一些不良和有害信息传播给受众,企图将受众当做其传声筒,改变我国的政治意识形态,扰乱我国社会稳定。我国要重视文化建设及个人素养的提高,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氛围。

(2)近几年橡胶和香蕉价格的飞速上涨,使得人们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学生可支配的花费增长,300-500元的每月消費占32.8%,在必要消费之外,娱乐也成为消费的主要部分,因此学生接触的信息化设备增多,却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差,易被具有诱惑性的信息吸引。学校不能一味的控制学生接触现代媒体,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团结意识。

参考文献

[1]诺伯特·维纳著,陈步译.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一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边境文化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时政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