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幼儿教育的“静与动”

2017-09-27鞠健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儿童

鞠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80-02

在我提笔写下这篇论文之前,我观察了也思考了很长时间,总觉得有些不好写,可能是题目起的过于广泛,但还是决定写一写。写一些关于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良好素质养成的一些东西!我个人认为这很重要,因为我是一名幼儿教师,要知道关于此类的知识,并能充分用到我的工作中!所以,我以微力提笔开始写……

人们都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幼儿期的孩子,亦是如此。对于幼儿来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尤为重要!当然,我在这里所说的“环境”就是幼儿园,也就是我的工作地点。在这里孩子们学习如何简单的想象、与人接触、动手做一些东西。但怎么能让孩子们更好的做到这些呢!开好人生学习路程的头呢!说来也简单,我索性把这个过程分为“动”、“静”两部分!

动:古语云:“动,意为行也!”这里的“行”就是做!把想法付之于行动中!现在孩子们,在家受宠过多,从出生就生活在蜜罐里,父母把能做的事都做好了。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失去了许多可以自己动脑、动手的机会!但在幼儿园我们可以给他们弥补这样的机会!

很多家长跟我说:“孩子太淘,有时搞不清楚他是怎么想的!”当然,这是很多家长的弊病,整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了解孩子们在想什么。其实,孩子们多动、淘气,这些就代表了孩子想自己做些什么,确切的说是,孩子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做些他认为有趣的事!那么就让我们给他们机会,但前提是我们得了解孩子们的性格和想法!这就要求我们“动”起来,把“死搬课本”、“只认教材”放到一边,多和孩子们交流,从交流中让他们自己说出想法,说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样一来,我们既了解了孩子们的想法,也锻炼了他们与人交流的能力。接下来,我们就要在学习和活动中多给他们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和机会,多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这样,他们的思维多角度变换能力和逆向思维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让他们学会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并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

在我的平时观察中我发现,幼儿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创造力。在平常的一日生活中,他们经常表现出积极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动机。例如:我有一次教孩子们如何做蛋壳娃娃,其中就有一个平时很淘气的男孩提出了让蛋壳娃娃说话的想法,我很高兴的告诉他那是可以做到的,他听后便认真的动手做了起来。虽然,他最后没有做到让蛋壳娃娃说话,但他认真去想了去做了,我们就算达到目的了!因为,幼儿期的孩子们有自发探索的欲望是很珍贵的,作为老师我们要珍惜、鼓励、支持、引导他们多动手操作、实验,并让他们学会在失败和成功中总结经验,从而,学到新知识。同时体验自己动脑、动手成功后的乐趣,以便他们增强自信心。要让孩子们“动”起来,首先就要培养他们“动”的兴趣!游戏,最好的选择,因为,在游戏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主意识。

静:说到了“静”,也就是幼儿内心思想及性格,我把它引申為幼儿的素质修养!这很符合当前我国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也就是让孩子们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所以,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人的素质如何,特别是智力素质如何,能达到多高水平,主要取决于幼儿期。

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超常儿童不只是天生的。遗传素质的优异只为超常儿童发展提供可能性,如果没有适合的环境和教育,即使遗传素质好,也不可能成长为超常儿童。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中等以上的智力,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如果注意充分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的个性特征,就有可能把他们培养成超常儿童。同时,超常儿童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如果教育不当或缺乏进一步的开发与培养,早期发展超常的儿童也会丧失其优势,成为平平庸庸的人。我们所知道的“伤仲勇”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适合的教育对超常儿童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都是极端重要的。故,我提出以下两点薄论,以便更好的实施“静”式素质教育!

(1)教育模式: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实施的是全面发展教育,90年代中期之后提出素质教育,目前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实行新课程改革。其目的只有一个,即造就适应现时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我们看看这三个阶段的教育,会得出同一个结论——“分数决定论”。不论实施什么教育,最终都要用考试来裁判,这就是我国教育改来改去却跨不过“分数”这道门槛的症结。而幼儿教育没有考试、没有分数,没有直接的应试体系,在课程设置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环境。但是人们的眼光看得远了,特别是幼儿家长。他们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在思考上学的事,眼前的事实使他们不得不思考自己的孩子将来能不能考上高中、能不能考上大学。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幼儿教育提前知识化,本末倒置,贻误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所以,提倡什么教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改革教育制度。我国教育不改革其制度,永远走不出“分数”的圈套。中小学教育如此,幼儿教育亦是如此。

(2)幼儿园、家庭、社会的配合环境: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环境,因而作父母的除了给孩子吃好穿好以外,必需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这是我在前文也提到的!任何人从为人父母的那一刻起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孩子的教育者。所以,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怎样对待朋友、价值观、审美情趣、行为准则、娱乐方式等等……无时无刻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们步入社会的第一站。我们作为老师就应根椐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创造每一个儿童适应环境,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指导孩子们在与周围的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进行身心活动和素质的培养,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发展。使他们既有初浅的文化知识,又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品德、美好的情趣,有爱心、能关心人、意志坚強、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静”式教育方法突出了,以“静制动”的理念,把我们看不着摸不到的素质教育具体化,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转变观念,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素质教育面向未来。

看看在自己不算长的幼儿教育工作时间里,看到了很多幼儿教育的不足与缺点。幼儿教育,不存在意义上的规范和标准,只要是能让孩子们在体、智、德、美几方面全面发展,就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我以一句诗文作为我论文的结束语,希望你我共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质素质教育儿童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也谈素质教育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