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性伦理视域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缓解对策探究

2017-09-27谢林周盼蒋显伦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

谢林+++周盼+++蒋显伦

【摘要】研究表明由于高职教育英语学科的特殊性,高职英语教师总体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本文从德性伦理视角分析缓解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探究教师个体因素在应对职业倦怠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中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德性伦理 ; 高职英语教师 ; 职业倦怠

【基金项目】本文是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课题“基于德性伦理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SC14WY34。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74-01 一、概述

1.教师德性伦理研究概述

从古希腊到近代,德性伦理作为一种主要的伦理学形态在西方伦理史上占据了主导地位。20世纪中后期以来,德性伦理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麦金太尔1981年出版的《德性之后》被学者尊为现代德性伦理研究的纲领性文件,通过追溯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构建了“实践-个人生活整体-传统”为背景的理论体系。寇东亮2003年在《“德性伦理”研究评述》一文对80年代至2003年中外德性伦理状况进行了梳理,概括了“德性伦理”研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观点,探讨了研究中的主要缺陷;杨豹《当代西方德性研究综述及其启示》,张传有《中西德性伦理学比较研究》等对中西德性伦理研究现状进行了长期跟踪,探寻德性伦理在当代社会的社会价值。

对于教师德性伦理的研究近年来也论著颇丰,张西方在《教师德性伦理内容及其特点》中提出“德性”的伦理学意义是指“人所具有的受人称赞的品质”,“是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是道德(规范)在个人伦理行为中的实现”,“‘伦是指人的关系,‘理是指道德律令和原则,伦理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发展已由规模迅速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在高等教育系统中,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是一个独特而关键的庞大群体。作为高职教育实践(包括教学、科研以及为社会服务)的重要主体和核心行动者,其思想信仰、价值取向及工作士气直接决定高职教育的效率和效益,并从根本上影响高职系统的学术生产力和社会生命力。随着改革逐步深入,高职英语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教师的压力和责任也越来越重,职业倦怠迹象愈加明显,引起了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陆晓燕2007袁荣儿(2011) 、季清芬(2012)、 高瑞洁(2014)、吴吉东(2014)等研究表明:尽管从情绪衰竭(EE) 、人格缺失(DP) 和个人成就感降低 (PA)三个维度上,在性别、职称、婚姻状况、工作量、收入、是否行政兼职、办学性质等方面存在著差异,但结论是高职英语教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

二、德性伦理对缓解职业倦怠的积极作用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情绪衰竭(EE),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过敏和情绪紧张;人格缺失(DP),表现为对学生存有消极态度,有意减少甚至断绝与学生的联系。个人成就感降低 (PA),表现为一旦发现教师职业为他们提供的积极反馈很少,不足以满足其成就感,就不愿意再做出努力,甚至产生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美国学者德沃肯 (Dworkin,1987)认为:“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和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 因此,担负着高职量大面广的英语基础课程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更大、更深刻、更长远,不仅影响教师自身身心健康,而且影响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影响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影响社会的进步。

1.坚守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

“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教师职业观直接影响到从教者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心力投入的方向及其程度,决定对事业的投入和热情,影响着学生的未来。高职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工作对重要性;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英语应用能力对于高技能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通用工作语言,学好英语也是高职学生消除语言障碍、了解世界、开阔眼界、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高职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职责,提升对职业的热情和信念,通过自身努力建构具有奉献精神的道德形象、新文化创造者的文化形象和有效能教师的人格形象三者统一的职业形象。

2.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养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内容体现在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由于网络的发展,摄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增多,目前的高职学生思想前所未有地活跃,知识需求面扩大,需求量增加,新技术带来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与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学生不仅仅依靠教材和教师获得信息,更可以从多种媒介和渠道接受知识的输入,这对英语教师而言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却知识更新速度慢,知识贮备不足,使得教学捉襟见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这也是造成教师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降低的重要因素。

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专业知识,还要熟悉教学技能与教学理论,利用现代先进的手段和渠道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对前沿知识的敏感度。课前查阅收集资料,制作PPT演示文稿,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课件,课堂上熟练操作电脑、投影仪和其它与教学相关的仪器设备,及时处理这些先进仪器发生的故障,高效成功的课堂教学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

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在这个“Publish or perish (不发表就淘汰)”的时代,教师要把课堂作为科研的基地,通过教学中经验的积累,发现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再与科研理论相结合,就能够撰写出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科研论文。重视科研,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仅提高了教学水平,而且在科研上也有所突破。

三、结语

“教师德性是教师职业伦理的永恒主题”,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只有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才能突破困境,不断克服职业倦怠,保证自身素质全面、和谐、持久地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寻找高职英语教师个体发展和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 龚群等译. 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5

[2]蒋燕.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的解读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 青年文学家. 2010

[3]寇东亮.德性伦理”研究评述[J].哲学动态. 2003.09 17-19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讨论和解决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相关性研究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