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创造性讲述的训练方法及指导

2017-09-27雷蕾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雷蕾

【摘要】讲述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重要课程,创造性讲述活动是指在幼儿园组织的语言活动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想象,比较完整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讲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的,其中,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讲述能力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 ; 教育 ; 讲述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73-01

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步由“模仿型”、“继承型”向“创造型”转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更要向幼儿的积极主动性、独立自立性、创造性等基本素质的培养靠拢,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大班开展创造性讲述活动的目的、意义

语言是幼儿认识世界,与外界交流、交往的工具,为幼儿接受其他教育奠定了基础。《幼儿园指导纲要》语言领域明确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语言活动中,可以积极开展创造性讲述活动,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以此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二、幼儿园创造性讲述活动开展应遵循的原则

1.选材的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创造性讲述材料要具有趣味性特点,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要遵循从贴近大班幼儿生活、符合大班幼儿兴趣点的讲述材料中进行筛选的原则。

2.尊重幼儿能力的差异性原则

个体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每个幼儿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性特点,因此,在大班进行创造性讲述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能力的差异。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可在他们想象编构时提供较多形象生动的图画、教玩具等凭借物,提难度较小的问题,并鼓励这部分幼儿大胆地想象和表达。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少提供凭借物并最终可过渡到不提供凭借物,鼓励这部分幼儿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

三、大班幼儿创造性讲述的训练方法

1.看图编故事

看图编故事是启发幼儿在观察图片、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句创编故事的一种活动。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老师可以为每位幼儿提供一本相同的图画书,刚开始,可以不给幼儿任何框架让其尝试自主讲述,但老师要鼓励他们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情。經过一段自由讲述后,再请个别幼儿在集体前讲述。刚开始的尝试阶段,幼儿可能会无从讲起,总是三言两语。这时老师就可一起参与,听听他们的讲述,然后再给予指导进行针对性的提醒。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的讲述会越来越丰富,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都能讲述全面。给他们较大的思维空间后,孩子们能讲出许多不同于别人的故事。用看图编故事的方法,幼儿不仅可以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创造性讲述的能力、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2.续编故事结尾

故事,是孩子们喜欢听的,老师可以从讲故事入手,给孩子分析故事的构成要素,帮助其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孩子对前面老师讲过的故事情节有了深刻的印象,正听的津津有味时,老师的讲述戛然而止,激发幼儿想要知道故事结尾的兴趣,引发孩子的无限遐想。刚开始时编的结尾或许是零零散散的,与前面故事的联系性、逻辑性不够。随着老师耐心的、正确的指导,孩子对于前面故事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的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能从多种想象中选出合情合理的故事结局。续编的故事结尾也可以是各式各样的,这就需要老师启发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发挥想象,求异、求新,开阔思路编出多种故事结尾。无论幼儿编出的故事结尾是怎样,老师都要给予肯定,鼓励他积极地独立思考。

3.构图讲述

构图讲述是由老师为幼儿准备一些半成品图片,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进行拼摆讲述。构图讲述的形式主要有:相同的背景图,不同的角色讲述;不同的背景图,相同的角色进行讲述;不同的背景图、不同的角色进行讲述。老师可以提供各种背景图片,各种动物、人物、事物的角色图片。刚开始,引导幼儿独自拼摆讲述,然后可以小组为单位3-5人合作拼摆讲述并扮演不同的角色。此过程中,孩子们自主选择图片,自己为故事取名字,自己分配角色,设计故事情节,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合作,还逐渐培养起团队意识。孩子们运用同一幅背景图,再运用不同的动物或人物角色,就可编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这样的方法要求幼儿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想象力。

4.排图讲述

排图讲述是指幼儿依据教师所提供的图片,予以合理排序,并将所排的结果及所体现的情节讲述出来的一种语言教育活动。传统的排图讲述方法是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事件发生的地点(场景)的变换、时间的变化、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情节的发展等,发现图片上所承载的信息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和整理“排序”的线索,从而顺利地完成图片“排序”工作。或者是引导幼儿去观察图片的内容,如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等,根据图片上所蕴含的信息,进行大胆的联想将图片进行合理的排序,进行讲述。

5.绘画讲述

语言活动也可穿插在其他活动中进行,比如在美术活动中,老师可结合美术活动,引导孩子开展绘画讲述的活动。刚开始,孩子们根据已听过的故事进行画画,然后再进行加工讲述,然后孩子们可以自己想象自编绘画并将自己的画编成故事讲述出来,孩子们通过构思画面、绘画、说画,大大提升了想象力。

6.户外情景讲述

户外情境讲述是在自然环境中引导幼儿对某一事物或情景进行的一种讲述活动,它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动态教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下可以展开想象,自由表达。户外情境讲述可以采用主题式、自由式、交流式等多种形式。

四、教师的指导作用

创造性讲述活动需要通过老师的层层点拔,鼓励和引导幼儿积极想象、探究和质疑,从而有效地挖掘图片、故事和当前环境所隐藏的内容进行的讲述。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根据大班幼儿的观察水平,用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该年龄段幼儿根据画面或环境提供的线索,层层推理,大胆想象并表述,并要随时把握幼儿的思维动向,认真倾听幼儿的讲述,首先要及时肯定幼儿清楚、连贯的讲述,然后更重要的是因人而异的指出其中的不足。只有这样,此年龄段的幼儿的自豪感、成功感才能得到提升,其创造性讲述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