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7-09-27张誉张春涛刘潇贾彬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研究

张誉+++张春涛+++刘潇+++贾彬

【摘要】本文指出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目前广泛运用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引入到这门课程中来,研究了其实施方法并从任务分配、任务指导及成果汇报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 ;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57-0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来说至关重要。目前混凝土结构应用广泛,能否良好地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关系到学生对于其他学科比如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等知识的融会贯通,一方面又关系到其能否顺利地从事相关领域的专业工作。

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涉及混凝土及钢筋的材料特性,梁的弯、剪、扭计算和柱的拉、压计算,同时还要与有关规范相结合,需要学生掌握的概念、公式繁多,教学难度较大。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往往只能配合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布置课程设计等手段将一系列复杂的概念及公式解释给学生听,而这种做法较难达到良好的成效。

其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这门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需要具体到某一实际工程案例中来看待某一问题,如果脱离实际直接讲授某个概念或公式,则学生理解起来较为抽象,对课程感到枯燥,同时也增加了课程的教学难度。

再者,虽然在课程结束后,教师会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希望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从单纯的概念理解到设计,是一个需要学生主动变化思维的过程。在缺乏对实际工程问题的理解的情况下,学生简单地参照模板、套公式,缺乏自主思考,并没有真正理解所设计内容,也就达不到课程设计的期望;二是缺乏系统、规范的施工图制图训练,学生的图纸质量大都质量不高,达不到专业图纸的要求,造成对学生的制图能力培养脱轨。

2.项目驱动式教学的理念

项目驱动式教学即将课程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完整的小任务并分配给学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成果演示完成教师所指定的任务的教学方法,整个过程类似于完成一项项目。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更为深刻地学习和掌握所需知识,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目前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类课程,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朱芳芳[1]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对桥梁结构物钢筋混凝土技术课程进行了改革研究,实施后发现效果良好,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均得到了普遍提高;吴秀峰[2]等对钢结构课程进行了驱动式教学实践研究,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熊浩[3]将这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运用到了土力学课程中,并进行了实践调查,认为这种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见,已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将项目驱动式这一新型教学方法应用到土建类学科,并且进行了相应的实践调查。从成效上来看,其均能与课程内容良好地融合和协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综合能力。在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时,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具有不可否认的优势,并且这一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

3.项目驱动式教学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3.1 任务分配

任务的内容关系到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所能学到的知识及能够得到的锻炼,因而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须根据课程核心内容对任务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在分配任务前,教师可對核心知识和任务过程进行大概的讲解,令学生对整个任务有总体上的认识。

所分配的任务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每个任务的内容不易太大,可将一章的内容按知识点组成划分为一个个铰小的任务,这样使得任务更有针对性,学生实施起来也更容易。例如,在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这一章,可布置任务:自学双筋矩形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学生须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形制作学习笔记,分组讨论交流,掌握双筋截面的设计原理及公式的适用条件,完成课后有关计算习题,最后以讲演的形式分组进行成果汇报。

其次,任务内容不宜单一,而应多样化,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任务形式。如在学习受弯构件的受力过程时,可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或观察试验时构件的裂缝开展过程并记录;在进行板或梁的承载力计算时,可给定一套建筑图纸,指定不同分组的学生不同的构件,采用实际的荷载来进行指定板和相邻梁的设计。

3.2 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辅导

学生在完成不同的任务时,可根据任务性质让学生自行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完成任务。一般的小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均能解决,如果不能解决的,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各个分组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统一讲解。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老师教多少就学多少的被动学习状态,而驱动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往往更为牢固。

3.3 成果汇报

为了对学生任务的完成度进行检验和考核,学生在完成任务后,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整理,然后统一向教师汇报。由于任务是分组完成的,学生可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结合笔记、相关资料、习题等形成讲演大纲,并派代表在讲台上统一汇报,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教师在进行考察时,可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及笔记整理、成果汇报进行综合评定,对平时认真完成任务、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肯定,对于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问题、出现错误的同学及时给予指正。

4.结论及展望

本文对驱动式教学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了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方案,并进行了详细阐述。但在实际实施时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方案还需多次实践来进一步对其探索和改进。

除了对教学形式的改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引入更多新颖、有效的办法。如部分学校没有让学生参与结构试验的条件,则可将实验过程录制成视频在讲解时进行播放,以让学生实际地了解受弯、受压等构件的从开裂到破坏的详细过程,提高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朱芳芳.基于项目教学的钢筋混凝土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10,12 (9):72-75.

[2]吴秀峰,杨春玲,段晓牧.任务驱动是教学在钢结构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12:228-230.

[3]熊浩.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土力学课程中的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4, 23(5): 69-71.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