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研究

2017-09-27杨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研究

杨峰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有机结合的基础课程,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是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其关键是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及时记录并进行综合分析。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本文将对过程性评价的方法进行研究,将其运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 过程性评价 ;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09-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全国各地不少教师开始探索过程性评价方法,各种过程性评价方法相继出现,刷新了人们的评价理念和方法。但目前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评价还停留在形式上的自评和互评阶段,根本起不到评价的作用,再加上课堂效率低,目标难于达成;学生兴趣低,缺少主动性;教师难于控制课堂秩序等问题普遍存在,极大地降低了信息技术课的效率,对背后的成因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环境设计的不到位以及教学设计不充分是阻碍发展的罪魁祸首,但最关键的原因还是缺少对学习恰当及时的评价反馈等。当前过程性评价一直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缺失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有必要将过程性评价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因此,有必要对过程性评价的方法进行探索研究。

一、过程性评价的内涵及功能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而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主张内外结合的开放式评价方式,主张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叉和融合、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它可以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肯定其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从而改进其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方案设计

下面是高一信息技术第二章第四节“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为例,探讨过程性评价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该方案的过程性评价流程如下:

(一)确定评价内容

本节内容属于综合活动,主要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来完成任务,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根据活动主题来确定信息来源,通过多种方法收集、评价、处理信息,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信息素养包括三部分,一是信息意识,有没有捕捉信息的敏感度,对信息技术运用的意识,遇到问题时,能不能想到以信息技术的工具来处理。这种意识需要长期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中。二是信息能力,想到用信息技术,会不会运用,能不能用好。这里包含了大量信息技术原理和工具的恰当选择。三是信息道德,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是不是符合信息技术的规范,合法合理的来运用。此外,还要能够采用信息技术工具来展示交流信息。同时也评价学生的协作能力、自觉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以及遵守伦理道德合法使用信息的习惯。

(二)设计评价工具

在研究性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在教师机上利用FTP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地将活动计划表、收集到的资料、小组作品等保存在档案袋中,同时教师还要将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每个学生的表现记录在档案袋中。另外,教师通过网络将学生的电子档案袋实现共享,为学生的自评和小组评价提供依据。依据前面确定的评价内容,列举出对应的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细化,设计出针对本节内容的评价量表。

(三)评价过程

根据教学需要,3~5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并选出组长进行组织监督,组员分工,共同完成综合活动。对于研究性学习采用学生自评和小组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帮助学生评判自己的行为,清楚地认识自我的能力状态,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生通过填写“过程性评价量表”结合电子档案袋对自己的活动表现进行自评。小组评价可以使学生相互监督,约束各自的行为,保证客观公正性。学生自评结束后,由组长组织组员共同讨论,结合“过程性评价量表”以及电子档案袋对每个组员的探究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完成后,组长把评价量表收齐上交给教師。研究性学习结束之后,教师综合学生的电子档案袋、小组展示的成果以及学生自评、小组评价的结果,分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哪些方面表现良好、哪些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确定学生的综合等级为“优秀”或“良好”等,然后给予鼓励性评定,记录在“过程性评价量表”中。教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成果汇报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程度,为进一步促进教学提供依据。

(四)评价结果反馈

评价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将观察记录、过程性评价量表等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这次综合活动的全部信息,促使其进行反思,分析自身的进展状态,从而及时地调整学习态度和方法,确定自己的学习重点。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反思

首先,过程性评价在操作上比较费时。学生自评和小组评价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而课堂时间只有短短45分钟,如果探究活动要在课堂内完成,一些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另外,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在开展过程性评价时,教师需要对几十个学生的评价量表进行审阅,分别撰写评语,并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很容易忽视中间部分学生的情况。

最后,过程性评价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性,因此,教师在设置过程性评价标准时应简明扼要,便于学生理解,设定的指标具有可行性,不能形同虚设。

四、总结

过程性评价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能在评价过程中反思教学行为,不断改善教学策略,促进自身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评价内容、评价工具等进行探索优化,进一步帮助学生通过评价提升能力及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郑明达.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张小花.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3]王永平,丁英梅. 过程性评价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0:15-18.

[4]王懿. 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2:20-22+24.

[5]郑静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探讨[J].知识窗(教师版),2012,07:34.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中职“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探讨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